互聯網平臺轉戰消金“水土不服”,螞蟻消金虧超10億元
隨著年季報的收幕結尾,各大消金公司的業績也逐步浮出水面。
在已開業的30家消費金融中,當前已知業績數據的有29家,凈利潤排名前三的分別是招聯消費金融、興業消費金融和馬上消費金融。
這三家消費金融公司中,招聯消費金融當期實現收入159.33億元,同比增長24.32%;凈利潤為30.15億元,同比增長超過80%,成為消金行業中首家凈利潤超過30億元的公司。
(圖源:視覺中國)
興業消費金融和馬上消費金融在2021年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83.91億元和100.10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2.30億元和13.82億元。中郵消費金融和中銀消費金融則以12.29億元和8.44億元的凈利潤,排在第四和第五名。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個消金行業中,這3家頭部公司的凈利潤占所有盈利公司凈利潤總和的比重已超過六成,總資產占比接近五成。消金行業向頭部集中的“馬太效應”愈發明顯。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告訴《財經天下》周刊,當前消金行業正面臨被互聯網消費金融平臺這種低成本、高效率的行業新生力量顛覆和重塑的挑戰,行業集中度的過度上升是不利于行業創新與進步的,對于維護必要的行業競爭也是十分不利的。
在消費金融行業,有互聯網平臺參股的共有9家,分別是滴滴參股的杭銀消費金融、新浪參股的蒙商消費金融、攜程參股的尚誠消費金融、國美參股的金美信消費金融、小米參股的小米消費金融,以及蘇寧消費金融、平安消費金融、螞蟻消費金融和度小滿參股的哈銀消費金融。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9家公司之中,蘇寧消費金融、平安消費金融和螞蟻消費金融凈利潤皆為虧損狀態。互聯網平臺在消金行業的布局還略有些“水土不服”。
據官網,螞蟻消費金融是由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南洋商業銀行有限公司、寧德時代等多家公司共同組建。其中寧德時代持有螞蟻消費金融8%的股份,2021年,在權益法下確認的投資損益為-9359.65萬元,由此可以推算,當期螞蟻消費金融虧損額為11.70億元。也是已知29家消費金融公司中虧損最為嚴重的。
(圖源:寧德時代年報)
根據同等方法計算,中國平安參股的平安消費金融,虧損額達3.37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螞蟻消費金融成立于2021年6月4日,到2021末,開業尚不足6個月。然而,同為新開業公司的蘇銀凱基消費金融卻在首年就實現了盈利,凈利潤為0.17億元。
“消費金融目前還是銀行及其消費金融子公司、獨立消費金融公司的天下,互聯網目前尚處于向消費金融領域的滲透期,而且互聯網平臺流量向被參投消金領域的導流和轉化還有個過程,另外互聯網平臺流與消費金融的契合度、匹配度也存在較大問題,這也是互聯網參投消費金融平臺成績不太好的原因所在。”柏文喜對《財經天下》周刊說道。
整個消費金融行業當前也面臨著不小的挑戰。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指出,從宏觀層面看,近兩年國內宏觀經濟面臨壓力較大,消費部門整體復蘇不夠理想;國內消費金融公司面臨資金成本較高,以及市場競爭激烈、各家消費金融公司獲客成本較高的困境。
在當前激烈的競爭下,互聯網公司想要從中“虎口奪食”,也并非易事。
猜你喜歡
天津銀行個人消費貸款余額五連降,入股捷信消金能否成為突破口?
截至2024年末,天津銀行資產規模為9259.9億元,同比增長10.1%;實現營收167.1億元,同比增長1.5%;歸母凈利潤約38億元,同比增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