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派家居陷偷稅漏稅風波,經銷商倒戈
“櫥柜龍頭”歐派家居行走江湖多年,現今卻遭到了自家經銷商的“討伐”,陷入“涉嫌偷稅漏稅”漩渦。
近日,多名歐派家居的經銷商實名舉報稱,歐派家居涉嫌偷稅漏稅。記者了解到,多名經銷商爆料稱,歐派家居有巨額發票未開,同時要求經銷商選用個人賬戶對其進行打款,并用多個賬戶進行收款。
同時,經銷商們也對歐派家居充滿“怨言”。據多家經銷商透露,歐派家居業績上漲的背后,也隱藏著對經銷商的“壓榨”,例如歐派家居設置了高難度的業績目標,以此大量淘汰舊經銷商“換新”;并強制經銷商使用歐派產品進行店鋪裝修以換取銷售業績;并且存在區域經理要求經銷商“壓電器”增加業績等情況,這些都讓他們“苦不堪言”。
對此,12月14日晚間,歐派家居在互動平臺公開回應稱,公司并不存在偷稅漏稅情況。但在這背后,家居行業,也在面臨著疫情影響、房地產業震蕩帶來的紅利消退的壓力。
歐派家居被實名舉報
近期,有媒體報道稱,歐派家居的多名原經銷商已向稅務局實名舉報其有巨額貨款未開發票,并質疑公司存在偷稅漏稅情況。
歐派家居原經銷商老韓就是當事人之一。老韓告訴記者,歐派家居在稅賬問題方面存在很大的問題,自己已向廣東省稅務局實名舉報了歐派家居。同時,他還和眾多歐派家居原經銷商成立了一個維權群。
據悉,老韓于2016年至2020年,擔任歐派家居在河南省安陽市的地級市代理。而據老韓表示,在他擔任歐派家居經銷商的五六年期間,累計約有2000多萬元的款項沒有開發票。
被歐派家居“不開發票”的經銷商并不止老韓一人。另一名歐派家居原經銷商孟先生也向《財經天下》周刊表示,自2011年11月至2020年7月,他做歐派家居經銷商期間,也有1000多萬元款項未開發票。
據媒體報道,有經銷商算了一筆賬:如果經銷商把1000萬元的采購款打給歐派家居的話,歐派家居就必須開發票,同時歐派家居需承擔17%的稅,約170萬元。這也意味著,如果“未開票”的話,歐派家居就少交了這筆稅款。
有媒體報道稱,經銷商如果要歐派家居開發票的話,需要達成一定的條件,即需要他們達到相應的回款額(經銷商給歐派家居的進貨款)才行。
但是,老韓向《財經天下》周刊表示,即便如此,歐派家居也不會開給經銷商與回款額相對應的發票。也就是說,如果經銷商回款100萬元,但歐派家居只會同意開具3萬-4萬元的增值稅發票,如果想要開出更多額度,公司是不會同意的。
同時,往往是當經銷商選擇用公司賬戶轉款的時候,歐派家居才對他們開具發票。老韓向《財經天下》周刊表示,在代理歐派家居期間,當他使用“個人賬戶”打款的時候,歐派家居幾乎都沒有給他開過發票,只有當他用公司賬戶打款時才會開票。“然而,90%的情況下經銷商們都會選擇使用個人賬戶打款,僅有10%的經銷商會選擇使用公司賬戶打款。”老韓說。
他也透露,以前和他合作的其他公司,無論他是使用公司賬戶還是個人賬戶打款,每月都會按時把發票給他寄過來。
對于這種企業對經銷商未開發票的行為,河南豫龍律師事務所付建律師認為,如果企業后期收款但卻沒有報稅的話,就存在“偷稅漏稅”風險,會產生相應的行政處罰,甚至刑事責任。
此外,有經銷商表示,歐派家居沒有要求他們使用公對公賬戶,而是允許經銷商采用個人賬戶打款的做法,也是不合理的。如果經銷商是以個人賬戶打款的話,歐派家居在未開票的情況下,再加上消費者不索要發票、經銷商不開票,實際上,也是為經銷商提供了“可以不交稅”的方便之門,其實這就是歐派家居變相地“協助”經銷商一起偷稅漏稅。
對此,付建律師認為,經銷商使用個人賬戶,并不一定就存在偷稅漏稅行為;只能說,當前市場上確實存在有市場主體為了避稅而有意用個人賬戶收款的情況,因為使用個人賬戶確實容易逃避監管部門的監管,從而規避稅收。但是,他認為,在當前的大數據環境下個人賬戶逃避監管的行為也很容易被發現,而一旦被查實,企業就會面臨相應的處罰甚至刑事責任。
此外,老韓表示,歐派家居還存在按照代理商要求隨意開具發票的行為,“根本不管事實如何,經銷商要求開10萬元他就開10萬元;而不是說這個單子進了2萬元,你就按2萬元開。”
經銷商們質疑的,還有歐派家居在上市后增加了多個收款賬戶的行為。據媒體報道,歐派家居上市前使用的是“歐派家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賬戶,在上市后又增加了“廣州歐派創意家居設計有限公司”和“廣州歐派集成家居有限公司”等賬戶。對此,有財稅專家表示,上市公司的會計核算應該是規范的;不過,也不能排除部分上市公司利用自己控制的其他公司賬戶,來收取不開票收入的可能。
對于經銷商們的舉報,歐派家居回應表示,一直以來公司合法經營、誠信納稅,不存在偷稅漏稅情況;同時,公司與經銷商的所有交易往來均在當期增值稅申報時進行了如實申報,未開票部分在申報時做了如實表述并依法繳納了相關的稅費,不存在違反會計準則和稅收法律法規的行為。
但老韓卻向《財經天下》周刊表示,歐派集團的相關負責人曾用經銷商也存在“偷稅漏稅”的可能來“嚇唬”他。
(經銷商老韓與歐派家居相關人員聊天記錄,圖源:經銷商提供)
經銷商為何“倒戈”?
歐派家居作為國內一站式高品質家居綜合服務商,近幾年的業績一直處于上升狀態。在2021年前三季度,歐派家居的凈利潤為21.13億元,同比增長45.73%。
然而,在不錯的業績背后,卻是不少經銷商們紛紛控訴,自己被歐派家居“薅羊毛”了。
據了解,歐派家居的線下門店包括經銷商門店和直營門店,其中以經銷商門店為主。2020年,歐派家居各類型門店總數為7154家,其中經銷商門店7112家,直營店42家。數量龐大的經銷店,也成為歐派家居業績強有力的支撐。
但與此同時,歐派家居每年門店也在大量“更新”。據了解,在2020年,歐派家居經銷店關閉的數量為1343家,新開店數量為1393家,關閉的和新開的門店數量幾乎相當,頗有些“大浪淘沙、以舊換新”的感覺。
而歐派家居的經銷商們表示,在這背后,是歐派家居為他們設置的高額業績承諾、以及“殘酷”的淘汰機制。
老韓提供了一份“歐派櫥柜經銷商招商管理辦法”。據該文件內容,經銷商每年皆有業績承諾,其中市場級別最高的A級要求每年的業績增長率為10%;比較初級的C級每年業績增長率為20%;同級別的經銷商中排名在后面的幾位還會遭遇淘汰。例如,C3級別中的倒數第1-15名就處于淘汰范圍中。
(圖源:經銷商老韓提供)
此外,高邑歐派櫥柜經銷商張達表示,歐派櫥柜每年都會給他們定一個業績目標,完成難度還較大,“同時這個業績目標每年都在遞增,當你完成不了的時候,面臨的結果就是淘汰”。
歐派家居為什么要大量淘汰舊經銷商、更換新經銷商?有經銷商透露,歐派家居會用店鋪的裝修費用“沖業績”。張達就說,每次新店裝修的時候,其中至少有五成裝修費用是需要支付給歐派家居的,因為新店要從歐派家居購買燈飾、桌椅等軟裝,而這些費用“也算是歐派家居的業績,一個店面裝修的話,少說也得幾十萬元”。
張達告訴記者,當初他裝修店鋪時就大概花了80萬元左右,其中至少有40萬元支付給了歐派家居。
但有媒體報道,歐派家居在一個小縣城一年的銷售業績也只是100萬元左右。這也意味著,有一家經銷店重新裝修,就很快會有幾十萬元的業績“充入”歐派家居。
經銷商們還透露,這種事情一般是由區域經理操作,在他們看來,這也都算是區域經理的業績。
除了新店裝修外,歐派家居對經銷店還有“局部裝修”的要求。據張達介紹,歐派家居要求經銷商每4年對店鋪進行一次整體裝修,每年都來一次局部裝修。“整體裝修相當于新店裝修。”張達說,他已經從事歐派櫥柜代理四年,按照規定,他的門店今年正好需要重新裝修,這種局部裝修每年的花費大概在8萬元左右,其中大概6成以上產品要從歐派家居購買。
值得注意的是,歐派家居還存在讓經銷商“壓電器”的現象。張達表示,他的門店這次也在被歐派家居淘汰之列,就是因為他在重新裝修店鋪的時候沒有聽從大區經理的安排去“壓電器”。
所謂“壓電器”,據張達稱,就是區域經理在每年三四月份的時候會強制經銷商購買電器來完成他們的業績任務。他說,區域經理每一兩年調換一次,每到一個新的區域經理,便會“壓榨”經銷商們“壓電器”;同時這種事也并不是一年固定時間來上一兩次,而是每當區域經理的業績完成不了的時候,便會強制經銷商來“壓電器”。
張達表示,經銷商們對此是“苦不堪言”,他們也不愿意“壓電器”,但開店的時候,前期已投入了近百萬元,總不可能為了這么點事就被“淘汰”。但是,因為這次店鋪整修花銷較大,張達沒有同意區域經理“壓電器”的要求。“為此,我惹怒了區域經理,他便強制淘汰了我。但是,淘汰我之后,區域經理并沒有按規章政策讓新的經銷商以一個合適的價格接收我的店面及電器庫存,連品牌轉讓費也沒有歸還給我。”張達表示了不滿。
張達還透露,在他曝光此事之后,歐派家居曾安排人員與他協商,然而,談判的結果是還給他品牌轉讓費3萬元,電器庫存按照一折到三折進行回收,樣柜公司則不肯接收。
“這樣的話,我肯定不會同意。”張達說,“按照這個回收價格,我肯定會虧損很多。電器我當時是被歐派家居強制按正價購買的。當初投入的時候我花了近百萬元,現在我不可能為了3萬元,把幾十萬元的品牌轉讓費加上30萬元的庫存全部浪費掉。”
此外,張達還表示,他被淘汰之后,即使每月歐派家居的活動他沒有參加,但依然還在承擔活動費用。
行業挑戰
作為家居業龍頭,歐派家居也在面臨挑戰。
根據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0年,歐派家居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15.09億元、135.33億元、147.40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18.53%、17.59%、8.91%;凈利潤分別為15.72億元、18.39億元、20.63億元,同比增長20.90%、17.02%、12.13%。
盡管歐派家居的營收在逐年增長,但營收和凈利的增幅已經顯示出了放緩的趨勢。與此同時,歐派家居家具制造業的毛利率也已由2018年的38.38%逐步下滑至2020年的34.70%。
不久前,沖刺上市的慕思股份由于品牌宣傳上使用的“洋老頭”形象,遭到了證監會的問詢。而在2020年底,慕思股份完成股改后進行增資時,歐派家居通過全資持股的歐派投資,認購了慕思股份的1.5%股權,成為其股東。同時,歐派家居也是慕思股份的主要大客戶。
而值得注意的是,慕思股份在今年,也曾被經銷商實名舉報涉嫌偷稅漏稅。據報道,在一位來自于湖北襄陽的總經銷商鄭剛實名舉報稱,在代理慕思產品的13年當中,他累計向公司進貨近3000萬元,但其中絕大部分款項并未向其開具過增值稅發票,只開了一百多萬元的增值稅發票。同時,他還稱,慕思股份也強制其開新店,被拒絕后,公司強勢終止了其代理權。
不止一家家居企業,遇到了經銷商“倒戈”的“滑鐵盧”。
2021年以來,家居行業原材料價格普遍上漲。億翰智庫報告顯示,衣柜、櫥柜、木門的主要原材料刨花板價格前三季度同比上漲6.48%,中纖板等材料前三季度價格也有一定程度的上漲;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對行業整體毛利潤率也造成了一定影響。
人工成本增長、近年來的限電限產等問題,對于家居企業來說,也都是需要面對的挑戰。因此,已有不少家居企業對產品進行了漲價,其中也包括歐派家居。今年9月底時,歐派家居宣布對自制品價格進行微調。
家居行業作為房地產后周期行業,與房地產行業景氣度密切相關。從2018年以來,房地產市場堅持“房住不炒”的主基調,各地房地產調控表現趨緊趨嚴。
受政策調控與信貸收緊影響,房地產行業今年的整體環境并不容樂觀,頭部企業頻頻爆雷,也是讓房地產行業整體環境“凜冬已至”,連傳統的“金九銀十”都沒有到來,據億翰智庫統計,2021年10月份房地產的銷售面積同比增速創下2008年以來十月銷售的最大跌幅。
上游行業的不景氣,自然會影響到下游家居行業。歐派家居作為家居行業中的一員,恐怕難以抽身事外。
猜你喜歡
靠賣家具產品,這個廣東男人成行業首富,半年狂賺10億元!
8月10日晚間,歐派家居發布2022年半年度業績快報。數據顯示,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96.93億元,同比增長18.2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18億元,同比增長0.58%。700億家居龍頭歐派家居年凈利潤增29%,易方達蕭楠或虧3億元
4月22日盤后,歐派家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歐派家居”)發布2021年年報。,歐派家居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204.42億元,同比增長38.68%。歐派姚良松:從四處躲債的窮小子到千億龍頭企業掌門人
從備嘗人生之艱辛的窮小子逆襲成千億企業的負責人,歐派家居創始人姚良松的經歷可謂傳奇和勵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