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準釋放1.2萬億資金,恒大、佳兆業、花樣年渡過至暗時刻?
12月6日下午五點,在中國人民銀行的官網上,赫然出現了這樣一個標題:《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于2021年12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基率》。
文中宣告的下調存款準備基率,意味著前幾日還在刷屏的“適時降準”,逐漸明朗起來——10天內會變為現實。
在此利好下,11月7日,5家地產股漲停,A股88家房企飄紅,其中融創、奧園、碧桂園服務、融創服務、中南建設等股票漲幅超過10%,旭輝、陽光城、新城、融信、世茂等地產股漲幅也都超過5%。
下調0.5,釋放1.2萬億元
一篇243字的新聞通稿,宣布即將迎來新一輪的央行降準政策。
據了解,這一次降準是全面降準,下調0.5個百分點將長期釋放約1.2萬億元的長期資金。
圖片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網站
在政策中,中國人民銀行強調,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貨幣供應量,加強跨周期調節等貨幣政策的意義。
關于此次降準的原因,有關負責人回應表示,要加強跨周期調節,優化金融機構的資金機構,提升金融服務能力,更好支持實體經濟的目的。
另外,該負責人還強調了三點,要有效增加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的長期穩定資金來源;要引導金融機構積極運用降準資金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要促進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
實體經濟難、中小微企業難,以及融資成本高,成為當前全面降準主要解決的問題。
在此之前,12月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視頻會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時曾提出,會運用多種貨幣工具,適時降準,確保經濟健康運行。
當時眾多行業專家對這一言論做出了不同解讀,東吳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李勇表示,隨著穩增長壓力的加大,此時降準是適時實現經濟“軟著陸”之舉,還可以減輕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在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宏觀團隊看來,這將會是一次緩解經濟增長壓力,尤其是需求疲弱、地產投資和銷售下滑等問題未見好轉的關鍵之舉。
現在看來,從視頻會見后刷屏的“適時降準”,僅過了三日,中國人民銀行就宣布了降準政策,巧者一決而不猶豫。
降準政策出臺后,眾多房企和地產行業從業者迅速宣布了這一消息,有的地產公司還打出了“回暖主旋律”的文案傳播這一“喜訊”。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認為,降準資金將強化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支持而非房地產,但他分析對于房地產行業來說,也存在一定利好。
在他看來,四季度央行強調金融機構對房地產合理資金需求要給予支持,再加上此次降準,釋放了積極的市場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房企當前面臨的現金流壓力,還有利于維護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
危機之下融資環境開始改善
從去年開始,越來越多房企面臨融資受困,債務壓頂,行業危機愈演愈烈。
先是曾經的“千億房企”泰禾集團率先“暴雷”,苦等白衣騎士后,至今仍未走出泥潭。隨后,華夏幸福、藍光發展、新力集團、陽光100、當代置業、花樣年等企業曝出先后違約問題。
如今,“流動性危機”已經成為房企平穩健康發展的最大攔路虎。
9月份以來,中國恒大的資金及債務問題被多次提及,建業集團的政府求救信流出,以及網傳融創紹興項目向政府求救,背后都是房企正在經歷“資金危機”。
實際上,早在今年7月,央行就宣布了一輪全面降準,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釋放了中長期資金約1萬億元。
數據顯示,7月份降準后,市場利率持續下行,國資、民營房企的融資成本均有所松動。其中國企融資成本大幅下降,較6月下調近75個基點,民企則下調35個基點。
除此之外,面對行業融資環境的不均,政府幾個月前也開始協調。
9月底,央行、銀保監會召開房地產金融工作座談會,要銀行準確把握和執行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保持房地產信貸平穩有序投放,維護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另外,金融監管部門多次釋放房地產金融政策信號,要引導房企融資環境逐步改善,11月中旬,央行又再度表態,要維護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在上述利好政策下,11月房地產貸款投放在10月大幅回升的基礎上,繼續保持環比、同比雙升態勢,初步預計同比多增約2000億元。
貝殼研究院統計,2021年11月單月房企境內外債券融資共發行48筆,較上月增加17筆,發行規模折合人民幣約473億元,環比增加55.6%。
另據克而瑞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11月10日至21日,共有25家房企及城投企業宣布在銀行間市場融資,所涉金額達287.8億元。其中,11月以來,已有保利發展、招商蛇口、金地集團等多家房企公開發行融資工具。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金融監管部門多次發聲,多家金融機構披露的數據,正在表明地產行業融資邊際改善的趨勢,預計在四季度房企融資以及個人貸款等方面,將逐步得到改善。
地產行業渡過艱難時刻?
目前來看,在此次宣布降準之前,地產行業的金融環境已經率先做出改變。
11月企業發債規模的上升,尤其對前幾年集中舉債,紛紛喊出1000億、2000億目標,通過“加杠桿”、“高周轉”方式,實現規??缭降姆科?,是一場補充流動資金的及時雨。
此次降準,長期釋放的1.2萬億元資金,對于整個市場又將是一個巨大補充。
有業內人士坦言,歷史看,只要降準,對于房地產來說就有利好,能緩解資金面壓力。他們認為降準能夠緩解房地產企業的資金壓力,另外對于購房者按揭來說也能夠相對獲得平穩的信貸價格。
這次全面降準,究竟會在地產行業的危機下,釋放何種信號,成為了當前大家關心的主要問題之一。
國泰君安認為,此次降準有望改善房地產市場融資環境,疊加近期出現的部分房地產企業債務問題發酵,房地產政策將持續邊際性寬松。
浙商證券分析認為,央行宣布全面降準,寬信用下地產商融資成本有望降低、利好修復新的開工、拿地意愿,提高地產商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大家普遍關注央行全面降準的同一天,12月6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2年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對合理住房需求的支持,具有非常重要的信號意義,值得房地產全行業的重點關注。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此次會議明確提出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這句表述非常重要,是對房地產給予明確支持的信號。
有經濟專家還指出,當前的政策從供需兩端提振市場情緒,后續在“以穩為主”的基調下,更多支持措施有望落地,行業融資、銷售、購地等行為將逐步回歸常態。
雖然國家沒有出臺針對恒大等地產企業的救助政策,不過在央行全面降準,行業大利好下,也有利于這些企業走出困境。
猜你喜歡
近十年首虧、行業一哥寶座不保的碧桂園,“利潤換穩健”惹的禍?
地產行業是否真正迎來筑底,碧桂園又能否成為行業復蘇中最快速受益的一批,尚需市場給出答案,我們拭目以待。最新地產百強報告:凈利潤均值腰斬!A股地產板塊兩年跌3200億
3月16日,《2023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研究報告》發布,從報告的數據來看,地產行業的頹勢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