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20年的藍馳創投在早期科技投資的世界觀

        投中網馬慕杰2021-10-27 14:49 大公司
        近兩年來,在創投語境里,早期投資似乎并不好做。不少早期投資機構因此開始布局成長期和Pre-IPO,甚至逃離了早期市場。而藍馳創投卻可以牢牢堅守早期,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截至今年,藍馳創投進入中國已經16年。這家90年代末創立于硅谷的風險投資機構始終堅守著“早期投資者”的第一身份。就像是某種堅不可摧的信仰,早期投資構成了藍馳創投的“底色”。

        如果你了解過去兩年中國早期投資市場的變化,你一定會訝于藍馳創投的這份信守。CVSource投中數據顯示,2020年,早期投資機構的投資案例數量為180,對比2016年的727,降幅達75%。當同行們紛紛離場或將投資觸角往更后期階段延伸時,藍馳創投依舊在早期投資領域默默深耕。

        這個推崇Benchmark精品式投資的早期VC,在盛行“規模擴張”、“平臺型打法”的中國風險投資市場,趟出了自己的星光大路。 

        沒錯,藍馳創投正以理想的成績證實著“保持初心”的意義。截至目前,藍馳創投在中國管理多支美元及人民幣基金,管理資產規模超過100億人民幣,過去18個月基金退出及上市資產價值超50億人民幣。項目層面,藍馳創投在中國市場的投資額拉動了近10倍的后續再融資額,超80%被投項目順利融到下一輪。 

        過去一年多時間以來,藍馳創投被投企業理想汽車(NASDAQ:LI;2015.HK)、青云科技(688316.SH)、怪獸充電(NASDAQ:EM)、水滴公司(NYSE:WDH)接連登陸資本市場。同時,這家機構也是高仙機器人、善診、美術寶、即時設計等獨角獸及準獨角獸公司的早期投資方。收獲不僅體現在項目回報上,更重要的,則是對藍馳創投“從0到1長期支持創業者”的正向反饋與價值肯定。 

        顯然,藍馳創投已經可以成為投資圈的一個標桿——在風口迭起、幾番洗牌的投資市場,藍馳創投“雷打不動”地堅持投早期、投科技。藍馳創投究竟是如何投早期的?又為何能堅持“十年如一日”的從容?近日,投中網與藍馳創投管理合伙人陳維廣聊了聊,試圖找到隱藏在這些謎題背后的答案。 

        陪創業者跨越“從0-1”,早期投資不止是投人

        6年前,在募集新一支人民幣基金時,藍馳創投最常被LP問到的是:“當下這個時點,你們為什么要投云原生、投機器人、新能源車?” 

        彼時,國內創投圈正值O2O大熱,模式創新風潮涌起,LP的“言下之意”不言自明。

        從具體案子上看,LP彼時的疑問也不讓人意外。在云計算領域,藍馳創投2012年投了青云科技。先不說當時青云科技尚在天使階段,單是其還面臨阿里云等互聯網巨頭的強敵競爭這一點,這個案子的風險就被擺在了十分顯眼的位置。

        無論如何,投資青云科技在那時都不是一個十分穩妥的選項。但陳維廣頂住了壓力,并且對公司連投四輪。 

        “回到我們相信的事情吧,我一直覺得都是這樣。”談到篤信青云科技的原因,陳維廣如此答道。這個回答聽起來很哲學,但的確不假。簡單翻譯過來就是,陳維廣相信云計算、云原生的未來,更希望中國有更多像青云科技創始人黃允松那樣有底層技術夢想的人能成功。 

        正是這種“相信”,作為第一個機構投資人的藍馳創投陪伴青云科技超過9年。當然了,后來的事實也證明了陳維廣的獨到眼光,2021年3月青云科技A股IPO前,藍馳創投是公司最大的外部股東。

        如果拉來藍馳創投的案子清單,你會發現類似青云科技投早、投長的案子比比皆是:從理想汽車早期階段進入到公司IPO前,藍馳創投連續跟了五輪;自水滴公司的核心保險業務尚未上線直至公司上市,藍馳創投持續跟了三輪…… 

        而這些優質項目背后,也均體現著藍馳創投對早期項目的差異化投資邏輯——不僅看人,還要看事、懂產業。 

        一直以來,創投圈一以貫之的投資理念,即早期投資就是投人。為什么藍馳創投認為在早期階段,事也同樣重要呢?這源于陳維廣對早期投資的不同定義:早期投資就是投資人自身世界觀與價值觀在現實中的映射;早期投資機構就是需要通過自己獨特的認知和資源配置能力,來支持能重新定義未來世界的創業者。

        “我們團隊一直會問自己一個問題:我們希望生活在一個什么樣的未來里?”陳維廣說,“藍馳創投的初心就是,我們相信未來的中國和世界是什么樣的,然后再反過來決定我們要投什么。” 

        在這種價值觀的指引下,因為相信未來中國的老年人應該擁有更好的保障,并且擁有價格合理的健康險,在2015年前后藍馳創投投資了善診,后者成為了國內老年險市場的“拓荒者”。因為相信未來出行必將更加智能化、對環境更加友好,也相信新能源造車是中國在制造業能彎道超車的路徑,藍馳創投在2017年前后投資了理想汽車,并在之后沿著這一產業鏈投資了一系列公司:自動駕駛企業宏景智駕、車規級MCU生產商云途半導體、V4級超充解決方案供應商昇科能源、飛行汽車企業時的科技等……

        “我們希望通過早期投資去支持我們認可,價值觀相近的人,一起攜手創造一個我們希望看到的未來世界,這是我們最大的理想與愿望。”陳維廣表示。 

        “篤定”自己的認知,“贏”在非共識

        在藍馳創投的項目池里,他們是90%項目的首輪/A輪前領投方,且80%的項目實現了再融資。

        首輪、領投,是藍馳創投在早期市場里的出手原則。在陳維廣眼中,領投即代表著機構對自身認知的篤定,其背后凸顯出行研驅動在藍馳創投內的重要性。“首先是你敢不敢相信并篤定自己對未來的研究和判斷,之后就是要找到和自己世界觀、價值觀相同的創業者。最終,這些都意味著:你要領投。你不領投,如何支持創始人一起從0到1,如何證明你篤定呢?” 

        對于自身認知的重視,在藍馳創投的投資策略上也得到了極大的體現——在被投企業后續融資的每一輪,藍馳創投都會進行一次獨立的盡調,以進行投資再判斷。而對那些業務進展符合甚至超過預期的創業者,藍馳創投會一直投資陪伴,一路支持到企業上市。 

        換句話說,即便是在VC“二八法則”(20%項目跑出,80%的半死不活)的現實規律面前,藍馳創投也保持著格外謹慎的風格,一如陳維廣時常強調的那句方法論,“別人看好的風口,如果你不了解,就沒必要去參與。” 

        然而,在“快節奏”投資的當下,穩健有時也意味著“錯失”。那又如何盡可能地實現不“錯失”呢?最可靠的途徑是,比他人更早預判行業趨勢,提前一步捕捉到優質項目。 

        “好的企業永遠都稀缺,關鍵點就是你是否能提前看到。”陳維廣直言。而某種程度上,把握“非共識”正是藍馳創投極為追求的部分。因為這件事,藍馳創投已經堅持了近20年。 

        堅守初心與“不被定義的人” 

        中國風險投資市場常常上演著變化。基金玩家們表現最普遍的,要么跟隨周期及風口的轉移調整覆蓋方向,延展投資半徑;要么在某個合適的時間點,擴大規模,做成平臺。 

        但藍馳創投卻一直保留著鮮明的“硅谷基因”:專注早期科技投資,尤其關注那些底層的、顛覆式的創新。

        近兩年來,在創投語境里,早期投資似乎并不好做。一方面,過去千百萬倍收益的暴富神話越來越少;另一方面,早期投資周期長、回報慢,管理費也沒那么高。不少早期投資機構因此開始布局成長期和Pre-IPO,甚至逃離了早期市場。

        在這樣的行業環境里,藍馳創投卻可以牢牢堅守早期,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自律只是一直堅守初心的結果。且在早期投資上,我們也在不斷收獲著滿足感。”陳維廣對此的回應言簡意賅。不過細看可知,這句話涵蓋了兩個答案:其一,藍馳創投的每一期基金都取得了不錯的回報;但更重要的是,早期投資是藍馳創投的初心。 

        關于藍馳創投投早期的初心,或許要歸因于基金掌舵人陳維廣的投資價值觀。1988年,陳維廣進入了IBM。在IBM,陳維廣并未加入大型計算機的核心部門,而是被派到了PC業務這個邊緣職位。但幾年之后,PC業務迎來爆發,陳維廣也親歷了這場產業巨變。

        隨后,陳維廣加入新加坡電訊。在新加坡電訊,陳維廣又一次被分配到了當時非中心的互聯網基礎設施部門。那段時間,“我只能從零開始學習一門新技術新模式,一邊摸索一邊組建團隊,并不斷突破自己的舒適區。”陳維廣回憶。然而很快,互聯網技術席卷全球,陳維廣再次見證了這一輪技術革命,并且發現,這樣顛覆性巨變往往是從最邊緣開始。

        因為兩次親歷產業變革的經歷,2000年,陳維廣加入了硅谷的早期投資機構Nokia Venture Partners(后更名BlueRun Ventures藍馳創投),正式進入早期投資行業。在硅谷,陳維廣結識了許多優秀的創業者,包括藍馳創投在美國投資的早期項目Paypal的創始人Peter Thiel和Max Levchin。 

        在和他們的接觸交流中,陳維廣逐漸認識到,在硅谷,平庸的基金通常只會投那些漸進式的“微創新”,而這并不能帶來出色的回報。要想獲得更高的投資回報、創造更大的投資價值,投資人就要敢于冒足夠大的風險,支持真正的顛覆式創新。這也意味著,投資人要和創業者一樣回到“第一性原理”,弄清楚真實需求,識別顛覆式創新的投資機會。 

        對陳維廣來說,在硅谷的投資經歷,讓他對早期創新更加敏銳;而早年的兩段“非主流”職業經歷,也讓其更能理解早期創業者的艱辛與“不被定義”的決心。或許可以這么說,早期科技投資是陳維廣骨子里熱愛的事,亦是藍馳創投的基因。 

        “世界是被那些不被定義、沖破極限的航海家與探險者改變的。我們就是要比大多數人提早識別出同樣‘敢為人先’的創業者和那些還未被定義的顛覆式創新機會。”

        打造成建制輸出戰斗力的組織

        關于基金的持續高倍回報,則需要回到前端的投資策略,即藍馳創投如何做到長期提前認知,在非共識階段拿下潛力項目?

        這主要源于藍馳創投始終堅持的方法論——以行研驅動投資。在藍馳創投內部,投資團隊會不斷提出問題,分享行研成果;追問經濟社會深層的變化因子,觀察需求拐點,感知應用場景、經濟政策、競爭格局的變化,并迅速自我迭代。

        此外,由于多年來深耕硬科技早期投資,藍馳創投發現,當科技公司擁有多年技術沉淀后,真正要發揮商業價值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軟著陸”:讓技術融入到場景中去,讓市場需求與技術創新有機結合。 

        “只有堅持行研驅動,結合‘硬科技軟著陸’的原則,我們才能提前洞察需求變化的拐點,提前在科技應用即將商業化放量的前夕布局進去,更早地將技術與市場需求變化進行鏈接。”陳維廣表示。 

        而更早發掘創新變化的另一差異化動因,還在于藍馳創投團隊及組織文化上的開放性。 

        伴隨信息技術融合,相關賽道場景的邊界越來越趨于模糊。在許多行業和行業的交叉創新領域,藍馳創投正尋找著能重新定義下一個時代的“新物種”與新機會。 

        為了精準找到這樣的“新物種”,藍馳創投持續迭代著組織打法。比如,在團隊背景上,藍馳創投要求“T字型”人才:既有產業認知,甚至具備創業經驗,還要有橫向的技術、金融能力;在組織形態上,藍馳創投還在組建更豐富的資源生態,提升與科研機構、高校學府、或是標桿企業的互動鏈接,嘗試放大“建制化”的投資能力,以形成對項目和創業者更加高效的覆蓋。

        深耕中國市場16年,提及藍馳創投的變化,陳維廣特別強調了“組織”二字。“我們對自身的要求更高了。如今,不再是幾個合伙人就能把投資做好,一定需要成建制的組織在支撐。”陳維廣說,藍馳創投要打造一個更具復合型能力的組織,“因為幫助創業者從0到1,只有使命和愿景遠遠不夠,最終要靠組織來執行落地。”

        【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博望財經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博望財經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得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聯系(微信公眾號ID:AppleiTree)。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亚洲日本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www.亚洲一区| 亚洲an日韩专区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亚洲国产成人五月综合网 | 亚洲人色婷婷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MM131亚洲国产美女久久| 亚洲裸男gv网站| 亚洲人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久久夜AV | 久久久久一级精品亚洲国产成人综合AV区|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视频网站| 亚洲区小说区图片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在线播放| 亚洲日韩一页精品发布| 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夜月|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穿越| 亚洲AV成人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麻豆| 亚洲激情校园春色| 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色777777老人头|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影视| 亚洲第一页综合图片自拍| 亚洲午夜激情视频|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中文|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导航|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亚洲| 亚洲a无码综合a国产av中文| 亚洲一本大道无码av天堂| 亚洲人成图片小说网站| 97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 | 国产综合激情在线亚洲第一页| 亚洲成aⅴ人片久青草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