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維集團”會掉入多元化陷阱嗎?
2018年,創維在公司30周年慶典上正式提出了“一三三四”戰略。其中的第一點“一”,就是指五年后要實現千億營收。
不過,自“一三三四”戰略提出以來,創維集團營收規模已經連續三年維持在400億元上下,千億營收目標尚未達成一半。
在競爭激烈的黑電領域,創維集團通過高端化布局保持了在業內的一線品牌地位,銷量和金額排名均位居行業前三位;但作為其“一體兩翼”戰略中的另一關鍵業務,創維白電歷經10多年發展卻未能進入行業一線陣營,也難以對其整體營收起到支撐性作用,千億營收目標完成難度不小。
在沒有找到補齊白電短板的有效方法之前,創維又將業務拓展至光伏領域。今年上半年,創維集團光伏業務實現了8.29億元的銷售收入。但在白電業務尚不能真正打開局面的情況下,創維對光伏業務布局似乎跨度太大,后期業務協同性也廣受質疑。
近年來,黑電企業跨界發展鮮有成功者,康佳、長虹更是深陷多元化困局之中難以自拔。因此,創維集團千億營收目標雖然急迫,但盲目的多元化布局似乎并不可取。
1
營收增長超四成,光伏業務貢獻8億營收
8月27日,創維集團發布了截至2021年6月30日6個月的中期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創維集團實現營收225.6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1.2%;歸屬母公司凈利潤4.09億元,同比增長4.60%。
分區域來看,創維在中國大陸市場實現營收146.41億元,增長率達40.8%,收入占比為64.9%;公司來自海外市場的營業額為79.26億元,同比增長42.0%,銷售占比為35.1%。
分業務來看,創維集團四大主營業務均實現了穩步增長。其中,以電視為主的多媒體業務營業額為136.55億元,同比增長45.4%;以白電為主的智能電器業務實現銷售收入22億元,同比增長17.02%;智能系統業務收入為45.99億元,同比增長20.87%;家電保養、物流等現代服務業務實現銷售收入19.87億元,同比增長121.02億元。
從收入構成上看,多媒體業務仍舊是創維集團核心收入來源,收入占比達到60.5%。其中,國內市場實現銷售收入58.68億元,較去年同比增長13.7%;海外市場實現銷售收入47.58億元,較去年同比上漲68.4%。
由于國內彩電市場的疲軟,上半年創維電視國內銷售量同比下降15.6%,國內市場份額為13.3%,與TCL并列第三位。在OLED等高端產品的帶動下,創維電視產品客單價保持了上升趨勢,按照銷售額計算,創維品牌市占率為14.4%,位居行業第二位。
值得關注的是,創維半年報中出現光伏這一項新增業務,該業務上半年為集團貢獻了8.29億元營收,該業務目前被也計入到多媒體業務領域。
整體來看,在國內外環境極其復雜的上半年,創維集團克服新冠疫情的不利影響,營業收入保持較高的增長,并實現國內、國際市場雙雙飄紅。不過,由于上半年大宗商品持續漲價,創維集團毛利率下滑2.7個點至16.6%,導致公司凈利潤增速遠不及營收增速,基本處于增收不增利的尷尬局面。
具體來看,創維多媒體業務國內市場毛利率下滑1.6個百分點至16.7%,智能電器業務整體毛利率下滑4.7個百分點至10.1%,智能系統技術國內、國外市場毛利率也均出現同比下滑。此外,公司新增光伏業務毛利率僅有12.4%,進一步拉低了公司上半年整體毛利率。
2
電視業務高端戰略突圍,OLED市占率達到41%
在四大板塊中,公司起家業務彩電一直在創維集團占據重要地位。近年來,針對國內電視行業存量競爭格局,創維集團不斷調整策略,逐漸把重心轉移至OLED高端電視產品,實現了平均銷售單價的不斷提升,銷售額維持增長趨勢。
作為中國OLED電視市場最早的入局者之一, 創維集團從2013年至今九年間一共發布了16代23個系列38款OLED電視產品。奧維AVC統計的2021年1月至6月OLED市場零售量顯示,創維市場占有率達41.6%,同比上升4.4個百分點,進一步鞏固了公司在OLED領域的競爭優勢。
此外,創維還是中國首家具備OBM(OLED Basic Module,即OLED模塊自制)能力與資質的電視廠家,擁有行業最先進、最齊全的精密設備和領先行業的生產制造能力,成本優勢較為突出,這也保證了創維業內領先的盈利能力。
不過,隨著Mini LED背光電視的大熱,OLED作為下一代顯示技術的地位或將受到挑戰,這也讓彩電行業未來競爭格局再生變數。
從技術上看,Mini LED把原來LCD一整塊背光層換成密集的獨立微型LED芯片,可以局部控光,實現了不遜色于OLED屏的高對比度、高亮度和高分辨率,能大幅提升彩電產品的畫質以及色彩品質,并兼顧耐用性優點。而OLED技術目前仍面臨面板供應和成本壓力,“燒屏”問題也尚未徹底解決。
據奧維AVC預測,2021年Mini LED電視全球出貨預計達到400萬臺,較上一年30余萬臺的規模呈指數級增長。2025年,全球Mini LED電視將突破3500萬臺,年復合增長率達到72%。
從歷史上看,每一次顯示技術革命都會對彩電行業競爭格局產生影響,比如長虹就因在背投與液晶之爭中,錯誤押注而遭受重創。目前看,Mini LED對LCD陣營(三星、TCL)屬于明顯利好,而對于OLED陣營(LG、創維)則是一個利空。
今年2月,創維正式推出首款Mini LED電視——創維Q70鳴麗屏電視。但相比三星、TCL,創維Mini LED電視數量明顯偏少,更像是在“戰術性”的跟進。如果Mini LED背光電視在高端電視領域對傳統TFT LCD構成替代,勢必將給OLED陣營中的創維帶來壓力。
3
千億營收目標仍待努力,盲目多元化似不可取
近年來,隨著國內人口紅利的見頂,黑電、白電、廚電等家電細分行業先后進入到紅海市場。存量競爭格局之下,行業內卷、貼身肉搏早已是家電企業競爭的常態。
細分行業中,電視行業競爭尤其激烈。首先,從總量上看,國內彩電行業存量競爭格局明顯。數據顯示,2013年國內電視銷量為4779萬臺,2019年這一數字為4772萬臺,六年之間未有增長。2020年,國內彩電市場零售量進一步下滑至4450萬臺,規模增長后續乏力已經成為中國電視行業的“新常態”。
其次,海信、創維、TCL、康佳和長虹等五大傳統電視廠商仍在繼續纏斗。隨著長虹、康佳的掉隊,五大傳統品牌市場份額已經拉開了一定距離,但還仍然沒有品牌真正倒下,加時賽仍在繼續。
此外,隨著智能電視時代的到來,小米、華為等互聯網品牌又跨界進入到電視領域,行業競爭愈發激烈。因此,相比白電、廚電、小家電等行業,黑電企業盈利質量普遍不高,在資本市場也不受追捧。
為了擺脫對彩電業務的依賴,創維集團近年來不斷布局新領域。2018年,創維在公司30周年慶典上正式提出了“一三三四”戰略。其中,“一”指實現千億營收,“四”指打造多媒體、智能電器、智能系統技術及現代服務業四大板塊。
目前看,創維集團這一千億營收目標進展并不順利。數據顯示,2018-2020年,創維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402.56億元、372.77億元和400.93億元,基本在400億元規模上下徘徊。
除彩電外,白電(智能電器)業務在創維四大板塊中最具潛力,也被視為創維集團一體兩翼中的關鍵一環。但從目前情況看,創維空調、冰箱、洗衣機三大白電產品均未進入一線陣營,白電業務收入占比也僅維持在10%左右,未能在創維整體營收起到支柱性作用。
2020年1月,創維又宣布成立深圳創維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進軍光伏行業。
按照創維規劃,公司早期將分布式光伏作為開端,因為分布式光伏同屬于零售業務,并貼近終端下沉市場。然而,在白電業務尚不能真正打開局面的情況下,創維對光伏業務布局似乎跨度太大,后期業務協同性也廣受質疑。
此外,戶用光伏產品雖然具有消費屬性,但光伏行業本質上是一個重資產行業,產業鏈上游占據著行業絕大部分利潤。作為一個行業后入者,創維光伏業務12%左右的毛利率,恐怕很難為其真正貢獻多少利潤。
資本市場上,創維也不樂觀。截至目前,創維集團市值僅有64億港元,市凈率僅有0.3倍。這其中,除了黑電行業競爭激烈、存在技術迭代風險等因素外,創維四大業務尤其是白電業務進展不及預期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實際上,一味追求規模的發展模式早已不被資本市場所看好,以機會為導向的盲目非相關多元化,不僅會讓企業面臨到新進入領域特定的行業風險,也會增加企業管理的復雜性和風險性。
近年來,黑電企業跨界發展鮮有成功者,康佳、長虹更是深陷多元化困局之中難以自拔。相反,選擇深耕產業鏈一體化的TCL和專注于顯示技術的海信發展則相對更好。因此,與其去追求“千億營收”這一目標,當下的創維集團似乎更應該聚焦家電主業,無論是Mini LED技術的挑戰還是白電業務的拓展,顯然都要比進軍光伏業務更有意義。
猜你喜歡
跨界個護,押注出海,小熊電器是獨具慧眼還是病急亂投醫?
股價的大幅下跌只是小熊電器面臨困境的一個縮影。公司還飽受產品質量投訴的困擾,同時廚房小家電市場的萎縮、財務總監的離職以及業績增速的承壓等問題也接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