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壽:上半年銷售減員23萬,新單保費同比下降8.4%
8月26日,在2021年中期業績新聞發布會上,中國人壽圍繞上半年股票價格走低、代理人隊伍建設、國壽改革進展、惠民保等熱點一一回應。
在股價低迷的問題上,中國人壽總裁蘇恒軒指出,“當前是行業結構與新的供求平衡形成的陣痛期”,但他看好壽險業在中國的長期發展;在代理人隊伍規模上,中國人壽副總裁詹忠指出,預計未來行業整體將不會出現大幅增長;針對近年來火熱的惠民保業務,蘇恒軒表示,這有助于提升社會整體的保險意識,與商業醫療保險共同構成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
改革進入陣痛期
今年以來,保險業股票價值長期處于低位,市場震蕩明顯。中國人壽等A股5家上市險企的股價出現下探趨勢。發布會當日,中國人壽A股開盤價29.30元,收盤價為28.90元,跌幅1.93%。
蘇恒軒表示,今年上半年,全球疫情仍在持續演變,外部不確定因素較多。居民消費意愿降低,對于長期大額支出,及非必要必需品的開支更加謹慎。同時,金融產品投資意愿減少。這就造成行業新業務增長出現低位。
蘇恒軒表示,“我們面臨的挑戰是行業結構與新的供求平衡形成的陣痛期”,但他指出,壽險業潛力巨大,中國壽險業仍是大有可為的戰略發展機遇期。
據悉,受疫情和保險需求釋放放緩等因素的影響,中國人壽新單保費為1339.14億元,同比下降8.4%;其新業務價值為298.67億元,同比下降19.0%。
與此同時,今年以來,權益市場整體波動加劇,中國人壽在固收市場和權益市場的投資策略是什么?對此,投資管理中心負責人張滌回應,今年以來,金融市場的表現受到各種因素影響,既包括宏觀環境的變化,也包括流動性邊際改善,市場情緒也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人壽從負債出發,做好長期資產配置,有效管控風險,“我們是資本市場的長跑者”,張滌表示。
半年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中國人壽實現總投資收益1176.38億元,同比增長22.4%;總投資收益率達5.69%,較2020年同期上升35個基點。
銷售總人力半年減少23萬
今年以來,各個險企的代理人流失現象引發業內關注。AI財經社關注到,上半年,中國人壽銷售總人力較去年年末減少約23萬人。在長期個人壽險保單持續率上,中國人壽亦有承壓表現。據悉,該項指標為一個保單群體在經過特定時間后仍維持有效的比例。中國人壽的14個月保單持續率為81.2%,較同期減少了8.4個百分點。
“后疫情時代下,就業環境偏向穩定,增員難度加大。”在隊伍建設上,中國人壽副總裁詹忠對此回應稱,整個市場都出現了下滑態勢,國壽也不例外。去年,中國人壽以線上增員為主,在疫情過去后,也在各地區恢復線下增員。總體來看,“疫情使我們的代理人留存率降低了”,這也是整個行業的變化趨勢。另一方面,中國人壽堅持高質量發展,主動壓實隊伍,優化個險隊伍結構。
詹忠指出,從長遠來看,預計壽險代理人的隊伍規模不會出現大幅增長,行業將更加注重隊伍結構。他透露,目前中國人壽正在進行隊伍4.0體系,順應整個市場變化和高質量發展要求。
中國人壽方面表示,實施三年來,公司在組織架構和人員調整上已經基本到位,總計推行33個項目。目前,20個項目已經落地結項,其他項目還在實施推進中,預計部分在今年年內將實現結項。
持續投資健康養老產業
談及各地出現的惠民保等“城市保”的類醫療險業務對于商業醫療保險是否有沖擊,詹忠表示,基本醫療、補充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商業醫療保險,及新興起的“城市保”,共同構成了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通過多方參與,會讓醫療險的經營基礎更加穩固,提升社會的保險認知與保障意識。中國人壽在“城市保”業務中,已經在9個省推進了27個項目。
詹忠談到,我們觀察到,監管機構對于此項業務較為重視,出臺了相關的政策文件,這對于后續商業健康保險的發展奠定基礎。此外,疫情發生后,社會及民眾對于醫療險的關注提升很多,這種需求更多體現在個性化、差異化、層次化方面發展。“未來商業保險仍有巨大發展空間”。
張滌亦表示,為應對老齡化趨勢,中國人壽對于養老產業、健康產業進行了持續投資。張滌談到,目前,中國人壽設立了中國人壽大健康基金,圍繞健康、醫療、醫保等上下游進行投資,“去年,我們設立了大養老基金,對持續照料的養老社區、養老公寓等進行布局。今年上半年,中國人壽在京津冀、粵港澳加速項目儲備”,同時,中國人壽在海南、成都、江蘇等地進行了養老社區的布局。
猜你喜歡
永安財險主業承壓、增長乏力、屢碰“高壓線”,新帥周暉能否力挽狂瀾?
永安財險能否迎來真正的轉機?新總經理履新,能否帶領其走出多年“沉疴”?在市場格局風云變幻、行業競爭加劇的當下,永安財險如何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