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啤酒:增收不增利,中報公布后連續兩天跌停,市值蒸發158億
8月19日,重慶啤酒上半年業績報告正式出爐。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重慶啤酒實現營業收入71.39億元,同比增長27.5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22億元,同比減少3.34%。
公告后的兩個交易日,重慶啤酒股價連續跌停,市值蒸發超158億元。截至發稿,重慶啤酒股價為140.28元,總市值678.91億。
上半年增收不增利
資料顯示,重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重慶啤酒廠,成立于1958年,1997年在上海證券交所掛牌上市。
如今,重慶啤酒的股價和業績已經今非昔比,而這一切還要歸功于與嘉士伯的合作。嘉士伯通過多次股權收購,2013年時在重啤股份的持股比例達到60%,成為重啤股份的控股股東。
2020年,嘉士伯履行承諾,完成重大資產重組,將嘉士伯在中國控制的啤酒資產和業務全部注入重慶啤酒,重慶啤酒成為嘉士伯在中國經營啤酒資產的重要平臺,重慶啤酒也因此從一家區域性品牌成長為一家全國性品牌,生產網絡從3個省市的14家控股酒廠,增至9個省份的25家控股酒廠,市場也逐步擴展到新疆、寧夏、云南、廣東和華東等區域。
在資產重組后的三個月時間里,重慶啤酒股價一路飛升,股價漲幅高達324%,總市值一度飆升至910億元。2021年7月,重慶啤酒股價還一度突破200元大關,年初以來的累計漲幅達到70.26%,成為第一高價啤酒股。
然而,從今年上半年數據看,重慶啤酒營收增長,但利潤卻在下降。關于重慶啤酒上半年利潤下滑原因,民生證券研報表示,是由于公司處置損失及銷售費用增加較多,拖累了利潤表現。上半年,重慶啤酒由于資產處置事宜,造成了300萬元虧損,影響同期利潤。
事實上,重慶啤酒上半年收入的增長主要來自于嘉士伯旗下的多款高檔價位產品;而本土品牌中的中低價位產品增長疲軟。
據財報披露,重慶啤酒的產品檔次按照消費價格分為三個檔次,消費價格10元以上的為高檔產品,消費價格在6-9元之間的為主流產品,消費價格6元以下的為經濟產品。今年上半年,重慶啤酒高檔產品收入同比增長62.29%至25.42億元,遠遠超過同期主流和經濟產品的增速;主流產品收入同比增長17.44%至36.02億元;經濟產品收入則為8.6億元,同比增速僅為4.43%,遠低于營業收入的增幅。
在啤酒行業產能下降、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壓力下,各大啤酒企業紛紛布局高端市場,通過抬高產品售價來提升利潤空間,高端市場成為啤酒企業營收的新引擎不難理解。
但值得注意的是,經濟和主流價位的產品仍然占據重慶啤酒六成以上的收入,主要包括重慶、山城、西夏、大理、風花雪月、天目湖等本地強勢品牌??紤]到中低端市場已經趨于飽和,中低端價位的本土品牌想要逆襲存在一定難度。
對于如何提振本地品牌的銷量,重慶啤酒在財報中表示,將為重慶品牌、大理品牌、西夏品牌推出全新的主題廣告,深入挖掘當地年輕消費者的洞察,搶占他們的心智,進而提升品牌喜愛度和忠誠度。一方面對大理品牌進行品牌升級,將形象年輕化;并對中高端“醇爽麥”系列進行產品升級,以進一步提升品牌健康度。
高端化轉型勁敵重重
另一方面,重慶啤酒想要在高端市場取得優勢地位,也沒有那么容易。據2020年全球最具價值的啤酒品牌名單顯示,科羅娜蟬聯品牌價值榜第一位,喜力和百威分別位列第二、第三位,進入前十名的中國啤酒品牌只有雪花啤酒和哈爾濱啤酒。
此外,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8年以百威為首的外資品牌在高端啤酒市場的占有率超過40%,其次是青島啤酒和華潤雪花啤酒,重慶啤酒若要在高端市場分一杯羹,繞不過與各大巨頭之間的激烈競爭。
不久前,嘉士伯一高端品牌樂堡啤酒還曾踩雷失德藝人吳亦凡。今年4月28日,樂堡啤酒官方微博官宣吳亦凡為品牌全球代言人,“吳亦凡全球代言樂堡啤酒”相關話題閱讀量迅速攀升至1.3億,81.2萬人參與該話題討論,成功收割到流量明星帶來的一波熱度,然而合作未到三個月,吳亦凡性丑聞引發輿論軒然大波,為維護品牌形象,7月19日樂堡啤酒緊急宣布與吳亦凡終止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與嘉士伯的資產重組雖然帶來了業績和市場規模的增長,但也導致重慶啤酒負債率高居不下。數據顯示,2016年—2020年,重慶啤酒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63.09%、66.77%、64.77%、66.87%,83.65%,到了今年上半年,重慶啤酒的負債率雖有所下降,但仍高達74.22%,這也意味著,重慶啤酒的融資成本和財務風險仍處于較高水平。
猜你喜歡
春節經濟“熱力圖”:消費引擎強勁驅動,產業活力全面綻放
春節期間的消費場景豐富多彩,涵蓋了出行、購物、餐飲、娛樂等各個領域,呈現出全方位、多層次的繁榮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