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醫院:被創始人告上仲裁庭,牽出春華資本、京東方A恩怨往事
一份裁定書牽出一段風云往事。
據工商資料軟件天眼查顯示,曾經對標“和睦家”的北京高端私立醫院明德醫院,被創始人告上仲裁庭,明德醫院需要償還2015-2018年胡波、孫凱的2000萬元借款。
而如今,一手創辦的明德醫院已經成為上市公司京東方A(000725.SZ)間接控股的公司。這場創始人與“親兒子”鬧上仲裁庭背后,是明德醫院創始團隊與資本的多年博弈。
走高端路線的明德醫院成立以來虧損多年,能堅持運營離不開“資本”的幫助。但資本不是慈善家,當年,明德醫院創始人為獲得投資機構的投資,將公司控制權拱手相讓。
渡過蜜月期不久,明德醫院就開始陷入創始人與投資人的相互怨懟中。
“醫療背景出身,干不過玩資本的?!睌的旰?,復盤明德醫院引入資本的過程,胡波如是評價。
明德醫院創始人與資本這些年的糾葛,雖未像阿里與雅虎軟銀、俏江南與CVC那樣鬧的人盡皆知,但卻是早年間面對資本經驗不足的企業創始人,與“逐利”資本之間“碰撞”的縮影。同時,明德醫院也折射出部分民營醫院的生存困境。
這場不歡又散不了的“資本游戲”,是規則出了問題,還是局中人沒“玩”明白?
1
時代東風“吹生”明德醫院
事情還要從很多年前說起。
明德醫院的創始人胡波是圈內名人,曾與夫人在2004年一手創辦了曾經的體檢一哥——慈銘體檢。但后來因申請IPO流程過于緩慢,錯過了登陸A股的最好時機,2014年,被擅長資本運作的競爭對手美年大健康實控人俞熔并購,創始人套現離場。
2010年前后,隨著《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意見的通知》出臺,民辦醫療機構走上風口。
胡波遂萌生二次創業的想法,瞄準的是體檢下游產業鏈——醫院。無獨有偶,時任高端私立醫院和睦家高管的陳沛也懷揣著醫院夢。
胡波和陳沛一拍即合,決定合作成立高端私立醫院“明德醫院”,“明德”二字取字《大學》中“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2012年,一家面積達1.5萬平方米的國際化高端綜合醫院,在北京市朝陽區798藝術區北門成立,成為當時北京單體最大的高端綜合私立醫院之一。
該醫院正是明德醫院,位于京東方A旗下的恒通國際創新園區。彼時的胡波和陳沛可能都沒想到,明德醫院和京東方A幾年后會結下更深的“緣分”。
其官網及相關公告顯示,明德醫院匯聚了國內外各個領域的知名專家,可以提供中英法德日韓阿拉伯等13種語言的服務支持,60%為在京外國人群患者。
醫院內部裝修更是別有洞天,據說很多設計細節靈感來自LV、Gucci、Chanel等網站。
(圖片來源:明德醫院官網)
如此高端、豪華的項目,自然造價不菲,陳沛曾對媒體坦言“每天一睜眼35000元就沒了”。事實上,該項目當年啟動不久便遇到資金問題。
知情人士稱,困難時期,胡波曾出售房產籌措資金,項目才得以繼續運轉,但這筆資金如同杯水車薪。胡波也向獨角金融證實了這一說法,其表示,“2009年前后,慈銘在籌備上市事宜,董事會考慮到這個項目(明德醫院)投資比較大,沒有將項目并入,我自己賣掉兩套房籌集資金,投入明德醫院?!?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資本走向了明德醫院,明德醫院也擁抱了資本。
2
胡祖六“牽手”明德醫院
“不要輕易將主動權交給投資人,在創業過程中沒有人會樂善好施?!卑俣壤顝┖暝缡钦f。
但并非所有創業者都明白這個道理,因此發生的商業“戰爭”比比皆是,而最后的結局往往是慘烈的多輸。
2011年前后,胡波、陳沛通過友人結識了著名經濟學家胡祖六。而在這之前,胡祖六多了一個新身份——PE(私募股權投資)機構“春華資本”創始人,進軍投資領域。
胡祖六和春華資本手握資金,對醫療健康領域頗為關注,明德醫院便成為其“首戰”重點項目之一。
明德醫院創始人陳沛表示,春華資本當初來的時候,稱是因為看好明德醫院的團隊,投的是明德醫院團隊,不會干涉明德醫院運營,只做財務投資。
明德醫院知情人士稱:“因為春華資本和胡祖六的聲望,胡波、陳沛等人當時對其非常信任,而且對方投資的前提就是控股,胡波最終同意將明德醫院控股權給對方了,甚至談判都沒帶團隊?!?
聯姻堪稱閃婚,后續的磨合卻不算愉悅。
蘇龍飛在《股權戰爭》一書中曾寫過,“創業者總是渴望獲得來自風險投資的資金支持,卻很少能看到融資條款中暗藏的玄機。在私募融資過程中,投資者通過董事會條款、對賭條款、防稀釋條款、上市調整條款等,將自己的利益保護的滴水不漏,而創業者卻因為不了解資本游戲規則陷入被動。”
陳沛稱,引入春華資本,注入了充足資金,才使明德醫院這個項目能活下來。但春華資本入股之后,并沒有做到“不介入運營”,“醫院還沒開業,春華資本就選派了一個副院長進來,后來還派駐一個COO(首席運營官),做了一個由6人組成的管委會集體決策制度,其中春華資本和他們支持的兩人占了3個席位。此外,春華資本支持明德醫院核心管理團隊部分人員的非理性決策,對明德醫院造成極大內耗,還影響團隊和諧。比如頗受春華資本重視的某主任,因過度醫療問題,導致明德醫院失去了當時最重要的病源提供者之一,還導致醫院名譽大大受損。”
胡波回憶:“胡祖六團隊進入之后,進行了一系列眼花繚亂的操作,包括協議的條款、調整股權架構等。我們都是醫學背景出身,對于資本運作也不大懂。胡祖六團隊拿到控股權后,開始介入醫院經營,但是這門生意他是外行,造成了資源浪費,而我們讓渡了控股權,失去了話語權,醫院開始走下坡路?!?
3
究竟是誰投資了明德醫院?
值得一提的是,胡祖六“牽手”明德醫院之時,留下一個謎團。
投資界等網站顯示,2011年9月,春華資本投資1億元參與明德醫院A輪;一位投資者亦告訴獨角金融,其2011年曾認購過春華資本旗下一產品,產品相關公告和清算報告顯示,產品中約1.99億資金用于投資明德醫院。
不過,獨角金融發現,當年投資明德醫院的是明德投資,而非春華資本。
工商資料顯示,明德醫院是北京華盛康城醫院管理有限公司(簡稱“華盛康城”)100%持股的公司。
華盛康城成立于2010年,早期股東是孫凱、陳沛。根據華盛康城2012年度至2015年5月的審計報告顯示,2011年至2015年5月31日期間,明德投資出資1.14億元,共持股62.66%。胡祖六一度持有明德投資99.9%的股份,直到2015年4月(京東方A“入主”明德醫院前夕)才將股份轉讓給春華資本旗下春華天津。
一面是公開報道,另一面是工商信息和審計報告,明德醫院究竟是胡祖六個人投資還是春華資本公司行為,令人疑惑。
春華資本人士回應,“2011年對于明德醫院的投資,是春華資本的決策?!?
4
矛盾激化
胡祖六方控股明德醫院后,也沒有實現自我造血。根據京東方A的收購公告,明德醫院2012年至2015年5月從未盈利,分別虧損5625萬、5321萬、4555萬、2253萬(2015年1至5月)。
創始團隊和胡祖六方的矛盾激化在2015年。當時,胡祖六準備將明德醫院控股權賣給京東方A。“賣公司控股權都沒和我們商量,而是直接被通知?!焙ㄕf。
胡波提到,當初出讓明德醫院控股權時,雙方約定公司的創始人要參與決策、且享有優先購買權。但結果卻是,在出售公司控股權這種重大經營決策中毫無參與感。
陳沛也表示,“賣控股權這個決策,春華資本沒和我商量,是后來京東方找我了解明德醫院這個項目才知曉的。轉讓明德醫院股權,春華資本是賺了錢的,卻連一聲‘再見’都沒有和其他股東說,這是我比較耿耿于懷的地方?!?
對此,春華資本方面否認了上述說法,稱“2015年股權出售前,春華資本與胡波等其他股東進行過溝通?!?
2015年6月,京東方A公告稱擬出資2.5億元購買胡祖六方所持明德醫院全部股權,并將明德投資改名為“京東方健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京東方健康”)。
2.5億元收購價相較于胡祖六1個多億的投資成本,接近翻番。春華資本人士稱,“出售明德醫院的股權,為春華基金的投資人創造了良好的回報?!?
基金投資者持有的春華基金清算報告顯示,投資明德醫院項目“收到回款3.13億元,整體收益率約56.98%”。
為何投資明德醫院的基金回款會高于京東方A的收購價格?春華資本稱,為了支持醫院業務擴張,春華除了對明德醫院進行股權投資外,也向其提供委托貸款。差額部分為明德醫院按照貸款合同的約定,向春華償還了委托貸款的本息。
5
“接盤俠”京東方A
前述明德醫院人士判斷,“醫療是一個投資回報周期比較長的行業,因為持續虧損,胡祖六方對明德醫院失去了信心,決定找新的資本接盤,自己退出。”
春華資本人士卻表示,出售明德醫院股權是“正常的商業行為”?!懊鞯箩t院建立在京東方的產業園上,而京東方也有建立大健康集團的意愿。由京東方控股明德醫院,可以發揮協同效應,促進其長遠發展。”
當初,京東方A(000725.SZ)收購持續虧損的明德醫院曾引起投資者質疑。
2015年6月,京東方A在公告中稱,收購明德醫院是布局醫療健康板塊的開始,未來將向智慧健康醫療服務方向轉型,將自身光電設備優勢與醫療進行結合。收購完成后,明德醫院的目標受眾也將由高消費群體轉向普通大眾。
收購明德醫院后,京東方A還在多個城市拿地計劃建醫院。獨角金融不完全統計,京東方投資32億元建設合肥京東方醫院,計劃投資60億建成都京東方醫院、48億建重慶京東方醫院、24億建蘇州京東方醫院,僅這四個項目預計將累計投入164億元。2021年1月,還發公告稱擬通過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募集200億元,其中5億用于成都京東方A醫院項目。
但目前,這一板塊對于上市公司貢獻有限。2018年智慧醫工營收僅占京東方營收的1.19%;2019年,這一數據為1.17%。
6
背靠京東方A,明德醫院何時盈利?
胡祖六套現離場,“接盤俠”是頗有實力的京東方A,創始人胡波曾表示:“愿意把所有資源注入明德醫院,尤其是慈銘體檢的一些高端客人,這樣也可以更好地給用戶提供服務,打開產業鏈?!?
京東方A控股明德醫院后,并未直接披露過業績,僅在2016年報中提及,明德醫院收入、新客戶量同比增長均超40%;2019年報提及“明德醫院門診量同比增長20%”。
這期間,明德醫院向創始人胡波、孫凱三次借款合計2000萬元,投入越來越高卻遲遲不能實現自我造血。另一創始人陳沛也于2018年離職,陳沛表示,“大家在運營理念、戰略布局上存在些分歧,而且明德醫院在京東方旗下逐漸步入正軌,基本過了虧損期,也放心放手了。”
而胡波方面在借款2000萬之后,提出可以協助做一些明德醫院的經營管理,但一直未能參與。而且,因為胡波投資了另一家醫院——慈銘博鰲國際醫院,資金有點緊張,希望明德醫院在借款到期后能夠還錢,但明德醫院因為一直沒有盈利,遲遲未能歸還借款。于是,創始團隊與明德醫院走上了仲裁庭。
仲裁結果出爐之后,明德醫院將如何償還創始人的2000萬元?京東方A是否需要披露控股子公司輸了官司的仲裁結果?京東方A稱,明德醫院2020年總門診人次同比增長8%,接近盈虧平衡;如果沒有發公告,說明該事項未達到披露標準。
雖然贏了官司,但是創始團隊仍然覺得局面很難。一方面,醫院不賺錢,是否有錢償還自己的借款?另外,創始團隊陳沛、孫凱、胡波持有明德醫院股份,雖然是股東中最懂醫療行業的,“進”卻失去了話語權;“退”同樣不容易,找一個合適的接盤方并非一朝一夕。
回顧明德醫院這風雨十年,陳沛認為,項目是好項目,它的發展波折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調”造成的。他說,明德醫院是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啟動的,不得不引入資本、向股東等借款來推進項目運營,早年明德醫院借款利率高達20%,給公司造成不小壓力,后來京東方投入的資金,也只能維持項目,無法升級換代、擴大再生產,導致明德和競對“和睦家”的差距越來越大。
明德醫院經歷的尷尬局面只是諸多民營醫院的縮影。事實上,明德醫院已經算是“幸運兒”。眾多乘著時代東風成立、又搭上資本快車的民營醫院不少仍處于持續虧損狀態,甚至有些已經退出市場。
成立于2001年的恒康醫療(現已更名為“*ST恒康”,002219.SZ)通過大舉并購切入醫療服務。但收購的醫院經營不善,拖累恒康醫療業績,如今已經被新的投資人破產重整。
《法人》雜志曾報道,北京近500家民營醫院,半數以上在虧損。2020年,甚至被稱為民營醫院倒閉年,行業大浪淘沙。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正在進行破產重整的方正集團,新投資人主導方平安集團,非??粗氐馁Y產正是北京大學國際醫院。
戰略投資和布局,太早的話,容易成為被拍死在沙灘上的前浪,反而便宜了后浪。
十年前,胡波、陳沛、孫凱等創始團隊對資本入局滿心歡喜;十年后,卻是不歡又散不了的尷尬局面。如今再入明德醫院,裝潢依舊豪奢,一切卻早已不同。你如何看待明德醫院的發展?
猜你喜歡
利潤破百億,營收增速持續下跌,邁瑞醫療“喜憂參半”
2023年,邁瑞醫療營收增速首次降至15%,這是其自2017年以來營收增速首次跌破20%。2024年第一季度,進一步跌至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