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瑞醫療兩年股價下跌約53%,半年度業績由盈轉虧
在創新藥的帶動下,今年以來醫藥板塊的行情一飛沖天,以熱景生物、舒泰神、科興制藥為首的創新藥快速實現了股價翻番。但是,醫藥板塊的其他賽道就顯得相對落寞,比如醫療器械、中藥等等,其中不在少數的股票還處在下跌途中。
例如本文的主角迪瑞醫療。繼去年全年下跌44.52%之后,該股今年到8月1日下跌又達到了9.12%。股價走勢逆勢的原因包括很多因素,但直觀的一點或許體現在業績上。從近期發布的公司半年報業績預告來看,預計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2200萬元至3300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虧損2600萬元至3900萬元。這一數據不僅與去年同期盈利1.65億元形成強烈反差,更創下公司上市11年來的首次半年度凈利虧損。
同時從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東看,似乎其并不太受到機構的青睞,第一季度末時僅有一只公募基金和一只私募基金位列在十大流通股股東之中。
01
迪瑞醫療由盈轉虧公司上半年究竟發生了什么?
自2014年上市以來,迪瑞醫療從未出現過中報凈利虧損的情況,今年將創下公司上市以來中報凈利首虧。萬德的介紹表明,公司是國內領先的醫療檢驗儀器及配套試紙試劑制造商,公司主營業務是醫療檢驗儀器及配套試紙試劑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公司產品用于日常體檢及病情診斷,通過對人體尿液、血液等體液的檢驗,為預防、治療疾病提供身體指標信息。
再進一步看,公司產品主要包括尿液分析、尿有形成分、生化、血細胞、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婦科分泌物分析系統等系列。公司產品榮獲多項國家發明專利,試紙抗V.C、液體尿液分析質控液技術是國內首創;率先在國內研制出品CS-80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H-800型全自動尿液分析儀,FUS-100全自動尿有形成分分析儀采用流式細胞技術及影像法進行尿有形成分的識別與分類。由此,其屬于醫藥中的IVD上市公司一員。
從財務角度看,今年中報的變臉看似突然,但偶然之中也有必然之處。某種程度上,其業績的疲態在去年的年報中已經顯現。2024年,迪瑞醫療實現的營業收入約為12.18億元,同比下降11.63%;對應實現的歸屬凈利潤約為1.42億元,同比下降48.5%。
仔細分析去年的財報,2024年報告期內,公司試劑產品毛利率從2023年的75.42%降至70.06%,同比下降5.36個百分點;儀器產品毛利率則從2023年的33.99%降至24.26%,同比下降9.73個百分點。同時,公司現金流情況也值得關注。2024年,迪瑞醫療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從上年同期的2.24億元逆轉為-2.95億元,同比降幅高達231.29%。
再回到此次的2025年半年業績預告,公司給出的解釋源于兩點:“一方面是受市場因素及行業政策不斷深入的影響,公司總體毛利下降,公司國際市場相對平穩,國內市場公司儀器產品裝機和試劑上量不及預期,導致公司凈利潤水平出現明顯下降?!?
“另一方面是基于謹慎性原則,公司對存在減值跡象的資產相應計提了減值準備。根據初步測算結果,公司預計信用減值損失與資產減值損失合計約2242萬元,報告期內公司信用減值損失及資產減值損失與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長,影響了公司歸屬凈利潤?!钡先疳t療強調。
02
身處IVD行業迪瑞問題重重
管理層吐故納新上臺命運霧里看花
實際,該公司的核心產品就是儀器銷售和試劑這兩塊。從此前公司的財報來看,迪瑞醫療的儀器銷售甚至有壓過試劑收入的趨勢,這與行業的趨勢似乎背道而馳。尤其是2024年,這兩大核心產品收入同比均出現下滑,降幅分別為5.51%和15.78%。與此同時,試劑和儀器產品的毛利率也分別較上年減少了5.36和9.73個百分點。
對于財務上的問題,3月31日時就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上向迪瑞醫療提問:“迪瑞醫療上市以來,2024年每股收益是最差的一年,特別是四季度出現利潤虧損5000多萬,而管理層的年薪越來越高,請公司董秘給以回答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特別是華潤入駐以來,公司的經營業績并不像預期的這么好,是人害還是什么?”
對此,當時公司方給出的回復是,對業績欠佳表示歉意。單季度業績情況不代表公司發展趨勢,公司將投入更多的舉措來保證公司穩定健康成長。公司高管薪酬與公司業績強相關,按照考核結果發放績效工資,24年董監高薪酬為724.14 萬元,23年為1730.56萬元。在25年公司業績考核當中,董事會明確全員與試劑上量掛鉤,通過提高試劑占比,降本增效,來提升整體盈利能力。
幾個月后,近期公司方給出的官方宣傳是,7月27日至8月1日,第77屆美國臨床化學年會暨國際臨床實驗醫學博覽會(ADLM)在芝加哥麥考密克會展中心舉行。作為全球檢驗醫學領域的頂尖盛會,本屆展會匯聚800余家IVD企業。迪瑞醫療攜最新創新成果亮相,向世界展現中國IVD企業的技術實力,似乎預示著未來的發展一帆風順!
但站在當前時點,公司的發展面臨著十字路口的抉擇,要面對的問題主要有三方面:首先,市場競爭始終激烈。根據相關報告,與迪瑞醫療同處在IVD產業鏈中游地帶、進行試劑與儀器研發生產的企業眾多,包括邁瑞醫療、九強生物、安圖生物、華大基因、達安基因、萬孚生物、基蛋生物、迪安診斷等上市公司,賽道越擁擠,相關入局者分到的蛋糕也越有限。
其次,集采擴圍與DRG/DIP支付改革的深入,推動IVD行業進入調整期。在江西和安徽醫保局引領下,體外診斷試劑集采以“國采+省級聯盟”為主導的格局基本形成。2024年以來,全國集采已覆蓋生化試劑89個項目(覆蓋率90%+)、免疫試劑89個項目(覆蓋率50%+),推動終端價格全面降低,相關IVD企業利潤空間明顯收縮。
再次,盡管公司持續投入研發,2024年其研發投入1.30億元,占營業收入10.6%,但新產品市場表現未達預期,其中CS-690全自動尿生化分析儀、CM-640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等創新產品均未能有效轉化為業績增長點。
還有不利的點是,此前迪瑞醫療在2024年報中曾表示,為提高盈利能力、增強市場競爭力、促進可持續發展、優化資源配置及提升效率等,公司方已制定了一系列舉措來應對各項挑戰,如重點推進裝機工作,優化核心經銷商庫存及試劑上量工作等。但從財報預報的數據來看,時至2025年上半年,這些舉措的實施效果似乎尚未充分顯現。
雪上加霜的是,在中報業績預虧同時,公司還發布一則公司人事變動公告。公告顯示,宋清、秦鋒、王學敏、林茂亮4名董事將不再擔任公司董事職務。在9人組成的董事會中,此次變動涉及近半數席位。其中3人離職后完全離開公司,僅王學敏轉任高級管理人員。并且,經股東方提名,公司董事會已同意提名郭霆、郎濤、劉瑩、李光為新任非獨立董事候選人,尤其前3人均具有深厚的股東方華潤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