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雪的茶“攤上事兒了?VC/PE跑不掉了?
因存在食品安全問題,奈雪的茶被約談。8月3日凌晨,奈雪的茶做出回應,稱涉事的兩家門店將暫停營業。
但評論的網友似乎并不買賬。
品牌的好感度在下降,資本市場上,股價表現亦不佳,腹背受敵,奈雪的茶“不好喝”了嗎?
01奈雪的茶變“臟臟茶”
8月2日晚,新華社報道了“奈雪的茶”北京西單大悅城店、長安商場店等多家門店存在食品加工衛生環境臟亂、食品原材料變質、篡改標簽等一系列食品安全問題。
新華社記者臥底表示,在奈雪的茶北京西單大悅城店,記者上崗首日就目睹了一只“指甲蓋大小”的蟑螂從面包展柜底部爬向面包制作間的過程,但把此事報告給同組值班店員,卻得到“沒事,不用管它”的回復;在長安商場店,奈雪明星單品“軟歐包魔法棒”按要求應在4小時內售完,但面對已過期未售完的產品,員工卻選擇更改效期標簽繼續銷售。不僅如此,遇到客流高峰期,店長等其他工作人員還會直接到后廚上手操作,不戴手套直接處理食材。
作為新式茶飲第一股,奈雪的茶因食品衛生問題直接登上熱搜。從網友的反饋看,一邊倒的評論,讓奈雪的茶深陷輿論危機。
就在這則消息發布的第二天早上,8月3日上午,北京市西城區政府主管領導、西城區市場監管局對奈雪的茶企業負責人及所在商場負責人進行約談。
同時,廣東省市場監管局立即部署開展對全省范圍內“奈雪的茶”門店和相關網紅飲品店專項風險隱患突擊檢查,并聯合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對位于深圳的奈雪的茶總部展開約談。
奈雪的茶分四點進行了回應,具體為:
關于有蟑螂從面包柜底部爬向面包制作間,奈雪稱門店每個月都會聘請專業消殺公司進行2-4次消殺,并表示涉事門店因為公共區域比較大,夏季每月會進行4次消殺;
關于使用發黑芒果,奈雪依舊堅稱絕不會使用不新鮮的原料,認為報道視頻中未看到相關內容,公司會進一步進行核實,情況屬實方嚴肅處理;
關于生產時間標簽打印錯誤,奈雪稱門店群內當天已通報批評,系個別類似手誤情況。目前已自研效期管理設備,將自動校準時間進行打印,同時設有提醒過期功能,讓門店伙伴可以更簡單、高效地做好效期管理;
關于視頻中后廚物料凌亂以及門店群內溝通食品安全事宜,奈雪稱后廚物料和儲物間已進行整改,公司認為報道視頻中門店店長對食品安全問題已非常重視,后續會在官方公眾號上公布自查結果,請更多消費者監督。
在奈雪曬出涉事門店消殺報告后,評論直指奈雪此則情況說明避重就輕,“全程在撇清關系以及說自己多么負責,請問奈雪這么負責為何還出現這種情況?”
有網友直言,“全篇就一句道歉,道歉的點在哪你們弄明白了嗎?搞得自己還很無辜一樣。”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該評論因數千點贊量高居評論之首。
在這方面,海底撈很有經驗。此前,因衛生問題,海底撈也曾出函道歉,卻得到了大部分網友的諒解。但奈雪的茶為何不靈?
消費品牌,需要取得消費者的心智,品牌好感度極為重要,從當前看,頂著新式茶第一股名頭的奈雪的茶,尚未被消費者們所認可。
02股價腰斬,市值蒸發170億港元
兩地約談的當天,港股奈雪的茶大幅低開,盤中一度跌至10%,收報9.72港元。與其最初發行價19.8港元/股相比,奈雪的茶市值已蒸發了超過170億港元,約合142億元人民幣。
自6月30日奈雪的茶正式登陸港股以來,其股價表現一直不盡如人意,從發行價19.80港元跌至現在的10港元附近,直接“腰斬”。
回想上市當天,頂著新式奶茶第一股的光環,趙林、彭心二人身價暴增。上市之前,奈雪的茶第一大股東為LinxinGroup,該公司由趙林、彭心夫妻共同持有,LinxinGroup持有奈雪977344414股股份,照此計算,趙林、彭心二人身家超過167億港元。
不過,上市當天,奈雪的茶開盤即跌破發行價。當天,其創始人趙林在上市慶祝儀式上稱,很多海外機構向他發消息表示,今天是大量散戶拋售的一天,有50%散戶可能會拋售,也是他們快速吸貨的一天。
不同于上市首日表現,奈雪的茶在招股期間格外受寵,其間由于認購火爆,奈雪的茶較原計劃提前一天關簿結束招股。根據其公布的申購結果,中國香港公開發售項下共收到64.2萬份認購申請,超額認購超432倍。
誰料到,市場對奈雪的茶似乎并不太認可。上市至今,奈雪的茶股價始終沒能超過發行價。一眾投資者只能含淚喝下這口“苦澀”的奶茶。
業內有投資人認為,二級市場之所以不看好奈雪的茶主要問題是對新式茶飲行業的不認可。
奈雪的茶、喜茶為首的奶茶品牌,普遍缺少產品護城河,而奈雪的茶主打的第三空間等差異化模式又因成本過高難以為繼,正逐漸被自身舍棄。
技術含量低,簡單易復制,是新式茶飲行業難以解決的頑疾,互相指責抄襲的口水戰背后,是同質化競爭嚴重的現狀。據測算,奈雪成熟單店的坪效分別為5萬/年/平米,遠低于喜茶12萬/年/平米的坪效。
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0年,奈雪的茶實現營收10.87億元、25.02億元、30.57億元,年度營收增速分別為130.17%、22.18%,出現大幅下滑。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2018年、2019年奈雪的茶凈虧損分別為6973萬元、3968萬元,2020年凈虧損額大增逾400%至2.03億元。
雖然在去年成功扭虧,但奈雪的茶經營利潤率卻在逐年走低。2018年至2020年,分別為18.9%、16.3%及12.2%。
而且,奈雪的茶的平均客單價達到43元,在中國高端現制茶飲連鎖店中排名第一,行業均值約為35元。
高昂的價格,讓奈雪的茶很難進入三線城市,喜茶已經推出了客單價更低的喜小茶,但在更低的客單價領域,已經有了蜜雪冰城這樣的玩家。喜茶、奈雪的茶很難在更低的區間打敗已經有了壁壘的蜜雪冰城。
03上市前130億融資,解禁后,VC/PE能否順利退出?
一眾投資者只能含淚喝下這口“苦澀”的奶茶。
2020年奈雪的茶完成了新增200家門店的計劃,截至目前,其門店總數已超500家,并且計劃2021年要再開200家。要開店,就得需要錢,這就是新式茶飲企業的問題,上市前,只能通過融資不斷擴店,上市后則在二級市場融資。
在上市之前,奈雪的茶完成了6次融資,融資金額約為130億。
2017年開始,奈雪的茶進行了2輪融資,投資方為天圖投資。一年后,天圖投資再次追加了A+輪投資,連續三輪獨家注資奈雪的茶。完成這輪融資時,奈雪的茶的估值已經達到60億人民幣。
2020年,奈雪的茶獲得深創投領投1億元B輪融資,2021年年初,再次獲得PAG太盟投資集團及云鋒基金1億美元C輪融資。上市前的戰略融資時,包括瑞銀集團、現金寶、廣發基金、南方基金、建銀國際在內的機構對其進行了投資。
IPO前,天圖投資持有奈雪的茶13.05%的股份,為最大機構投資方;PAG、深創投和弘暉資本分別持有6.22%、3.32%和0.85%的股份;而代表投資方進入董事會的三人分別為天圖投資管理合伙人潘攀、深創投黨委副書記、消費領域投資負責人邵鋼以及PAG合伙人黃德煒。
據最后一輪融資估值,奈雪的茶估值將接近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0億元。
如今,上市一個月的奈雪的茶股價腰斬,這些投資機構何去何從?
一位香港本地券商人士表示“在我們看來,上半年香港市場最受關注的兩個項目,一個是京東物流,一個是奈雪。京東物流雖然規模較大,但行業里的龍頭公司均已上市,所以我們會更關注‘茶飲第一股’的奈雪。”
奈雪IPO雖然被視為是上半年的重頭戲,但在此背后,縈繞在投資者心里、一個揮之不去的問題是,奈雪是否有賺錢的能力?
除了賺錢的能力堪憂,同業競爭是奈雪的茶一個很大的問題。
根據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已經有超過10萬家奶茶店,奶茶的品牌也是五花八門。但無論是瞄準高端市場的喜茶、奈雪的茶,還是布局腰部市場的茶顏悅色、滬上阿姨,甚至是布局低端下沉市場的蜜雪冰城、1點點等等,它們都面臨著同質化競爭嚴重的問題。
如今,腹背受敵,如果不能證明自己能掙錢,奈雪的茶將很快被資本拋棄;如果不能保證產品質量和口味,也將很快被消費者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