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顯家族企業特征、投訴不斷的紫燕食品沖刺IPO:強大盈利能力能否助力其成功“追夢”?
近日,據中國證監會官網顯示,上海紫燕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紫燕食品”)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擬在上交所主板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21300.SH”,廣發證券為其獨家保薦人。
數據來源:紫燕食品招股說明書。
據招股說明書顯示,紫燕食品擬發行股票不超過4200萬股,募集資金約8億元,并擬將此次IPO募集資金:2.49億元用于寧國食品生產基地二期項目;1.71億元用于榮昌食品生產基地二期項目;1.26億元用于倉儲基地建設項目;0.88億元用于研發檢測中心建設項目;0.45億元用于信息中心建設項目;以及剩余1.2億元用于品牌建設及市場推廣項目。
數據來源:紫燕食品招股說明書。
紫燕食品于2000年5月由鐘懷軍、謝斌共同出資50萬元設立,目前主要產品為鹵制食品,以雞、鴨、鵝、豬、牛、蔬菜、水產品、豆制品等為原料,結合獨特的配方和標準化工藝,以川鹵口味為基礎,揉合粵、湘、魯眾味,創造出以夫妻肺片招牌產品、整禽類產品、香辣休閑系列產品等為主的上百種精選美食,覆蓋川鹵、油鹵、鮮鹵、糟鹵、鹽鹵、白鹵、醬鹵、老鹵、熱鹵、冷鹵等十大特色鹵制風味,應用場景以佐餐消費為主,休閑消費為輔。
從股東及持股比例看,紫燕食品實控人為鐘懷軍、鄧惠玲、鐘勤川、鐘勤沁和戈吳超。其中,鐘懷軍和鄧惠玲系夫妻關系,鐘勤川和鐘勤沁系二人的子女,戈吳超系鐘勤沁的丈夫。五人合計持有紫燕食品85.98%的股份并控制紫燕食品88.58%的表決權。毫無疑問的是,紫燕食品是典型的家族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紫燕食品所處鹵制食品行業隨著經濟增長持續推動消費升級等驅動因素的影響仍將獲得更快的增長,同時紫燕食品開辟了一條不同于絕味食品的細分賽道,拉動其凈利率持續處于高位,但行業整體集中度低以及原材料價格波動兩個因素制約行業的高速發展;此外紫燕食品帶有明顯的家族企業特征,疊加食品衛生堪憂,涉及多起投訴,未來面臨重大或有風險。
01
鹵制食品行業的“香”與“難”
按產品定位和消費場景劃分,鹵制食品主要又可分為佐餐鹵制食品與休閑鹵制食品。
數據來源:紫燕食品招股說明書。
在此,筆者有必要科普一下“佐餐消費”和“休閑消費”的含義。其中,佐餐消費主要指的是人們在家庭餐桌、酒店和餐廳等消費場景食用;而休閑消費則主要針對閑暇時光,在正餐之間、社交以及體育活動等場景食用。
鹵制食品作為日常飲食消費產品,佐餐鹵制食品消費具有較強的剛性需求屬性,消費頻次較高,消費者基數龐大,在中國鹵制食品市場中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據Frost&Sullivan統計數據可知,2019年鹵制食品中佐餐鹵制食品市場規模占比達64.26%,占據鹵制食品主要的市場份額。
數據來源:紫燕食品招股說明書。
其中,紫燕食品的產品以佐餐鹵制食品為主,休閑鹵制食品為輔。
據Frost&Sullivan統計數據以及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絕味食品公開披露數據可知,2020年中國鹵制食品行業市場規模約在2500億元至3100億元之間,其中,佐餐鹵制食品行業市場規模預計2025年可達到2799.32億元,2020年至2025年復合增長率為11.40%。
數據來源:紫燕食品招股說明書。
受益于近年來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購買力的持續提升,鹵制食品因其便捷、口味、營養等屬性,市場規模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而增長。未來隨著經濟增長持續推動消費升級、城鎮化率進一步提升、消費理念的變化、配套產業的逐步優化以及新零售模式的快速發展等驅動因素的影響,鹵制食品市場規模將獲得更快的增長。
如此廣闊的市場前景必然引起眾多的投資者進入,“誰都想分一杯羹”就會極端演化為“誰也分不到羹”。
目前致使鹵制食品行業無法高速發展的因素主要包括行業整體集中度低以及原材料價格波動兩個方面。其中:
行業整體集中度低方面,目前我國鹵制食品行業企業數量眾多,規模以上企業較少,大多數企業均為標準化程度不高、質量控制不嚴的小作坊、店鋪式鹵肉攤。雖然規模以上的鹵制食品企業都已建立了嚴格的食品安全控制體系,但小作坊式企業規范意識較差,在食品安全控制上存在較大隱患。由于規模企業產品價格相對小作坊企業并無優勢,同時食品安全、原材料品質和健康性等關鍵要素相對于價格難以被消費者直接感知,導致本行業存在較為明顯的劣幣驅逐良幣效應。如果發生因作坊式企業產品質量問題而導致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將影響消費者對鹵制食品安全性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給整個行業的未來發展造成負面影響。
原材料價格波動方面,鹵制食品的主要原材料為農副產品,原材料價格波動對成本的影響較大。而農副產品又容易受到自然條件、動物疫情、食品安全以及各國政策等因素的影響,價格存在一定的波動性。同時鹵制食品行業價格傳導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導致行業內企業難以在短期內完全將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轉移給終端消費者。近年來,農副產品價格整體呈現上升趨勢,禽流感、非洲豬瘟疫情等突發性畜禽類疫情的發生進一步加劇了原材料價格波動,也對市場供給造成不確定性影響。原材料價格的波動將直接影響到行業內企業的盈利能力。
據招股說明書顯示,紫燕食品抓住連鎖經營快速發展的機遇,鞏固并提升市場份額,立足華東區域向全國拓展,已在全國范圍內發展出超過4300家門店,產品覆蓋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內的110多個城市,同時不斷提高對原材料采購、產品生產、物流等環節的品質把控能力,提升在鹵制食品產業鏈中的話語權和核心競爭力。2020年,紫燕食品在國內鹵制食品市場零售端的占有率約為1.48%~1.84%,業務規模在國內鹵制食品行業中位居前列。
對于紫燕食品而言,在自身所具備的產品研發、產品質量、產品供應鏈、信息管理以及銷售渠道等優勢的加持下,業務規模已發展為國內鹵制食品行業前列。但同時,紫燕食品還伴隨著銷售區域集中度較高、融資渠道較為單一等劣勢,如何在發揮自身優勢的同時補足劣勢或成為紫燕食品下一個增長點。
02
高凈利率或源于產品定位
據招股說明書顯示,2018年至2020年,紫燕食品實現收入分別為20.02億元、24.35億元和26.13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4.2%;同期實現凈利潤分別為1.23億元、1.36億元和3.88億元;扣非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6億元、2.44億元和3.4億元,年復合增長率45.6%。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和2020年,紫燕食品營業收入增速分別為21.60%和7.31%,凈利潤增速分別為10.44%和184.84%。
紫燕食品近三年營收、凈利持續處于上升態勢,且2020年凈利潤增速高達近2倍,足可見其盈利能力“很強”。
此時,多數讀者可能對“很強”并不敏感,要知道,有對比才會有“傷害”。
據招股說明書顯示,國內主要鹵制食品企業的主要產品品類及銷售情況如下:
數據來源:紫燕食品招股說明書。
據招股說明書顯示,2018年至2020年,紫燕食品綜合毛利率分別為25.40%、25.46%和30.45%;相較于同行業上述3家上市公司平均值42.10%、42.69%和43.21%而言,均處于較低水平。
數據來源:紫燕食品招股說明書。
令筆者大跌眼鏡的是,毛利率最低的紫燕食品,卻同時擁有著最高的凈利率。
2020年,紫燕食品、絕味食品、煌上煌和周黑鴨凈利率分別為14.85%、13.12%、11.74%和6.93%。這意味著,即便與龍頭公司絕味食品相比,紫燕食品的凈利率水平同樣最高。不僅如此,近三年紫燕食品凈利率均絕對處于絕味食品之上,2020年差距還有所收窄了。
數據來源:紫燕食品招股說明書。
通過上述數據對比,紫燕食品的盈利能力很強毋庸置疑。
筆者認為,紫燕食品之所以凈利率持續高于絕味食品,主要源于其開辟了一條不同于絕味食品的細分賽道,產品定位在佐餐為主,代表產品夫妻肺片、五香牛肉等畜類產品,百味雞、藤椒雞等整禽類產品以及各種涼拌素菜等。
03
或有風險纏身
6月23日,據悉有消費者在黑貓投訴上表示,“午飯點了成都紫燕百味雞橫橋店夫妻肺片、涼菜米飯套餐,在菜品里面吃出了石子,異物是包裹在菜品里的,一口吃下去感覺口腔里有東西,拿出來一看才發現是石頭。然后平臺投訴、聯系商場協調賠償無果,商家還說是我自己放的,甚至污蔑外賣小哥,說是外賣小哥送餐途中放進去的,態度很惡劣,不檢討自身食品安全的問題,也不承認是自家食品安全不到位,反而倒打一耙。”
數據來源:黑貓投訴。
當然,這不僅僅是紫燕食品第一次被投訴。
此前2019年6月,曾有消費者反映在紫燕百味雞購買的夫妻肺片,其中雞胃出現異物,為黑色斑塊,鑲嵌在一起;2020年1月,另一消費者在微信小程序購買紫燕百味雞,存在虛假發貨,且拒不退款等等。
上述案例足可見紫燕食品食品衛生堪憂,涉及多起投訴,未來面臨重大或有風險。
綜合來看,雖然紫燕食品所處鹵制食品行業仍將獲得更快的增長,同時開辟了一條不同于絕味食品的細分賽道,拉動其凈利率持續處于高位,但行業整體集中度低以及原材料價格波動兩個因素制約行業的高速發展,此外紫燕食品帶有明顯的家族企業特征,疊加食品衛生堪憂,涉及多起投訴,未來面臨重大或有風險。但毋庸置疑的是,上述因素短期內不可消除,紫燕食品未來經營面臨較大不確定性。
紫燕食品只有認真對待消費者才能獲得后者的“芳心”。
猜你喜歡
春節經濟“熱力圖”:消費引擎強勁驅動,產業活力全面綻放
春節期間的消費場景豐富多彩,涵蓋了出行、購物、餐飲、娛樂等各個領域,呈現出全方位、多層次的繁榮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