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中國單季收入超9億美元,主要增長來自新店,客單價下滑9%
近日,星巴克發布了2021財年第三季度財報,從數據來看,星巴克全球綜合凈收益75億美元,增長78%。中國市場上,星巴克收入為9.05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8.93億元),同比增長45%;同店銷售額同比增長19%(含上年增值稅免稅約6%不利影響);但客單價同比下滑9%。
對于客單價下滑,星巴克中國對AI財經社表示,上年增值稅免稅約6%,移動端的訂單比例也在增加,所以對客單價(造成)小幅影響。
財報顯示,2021財年三季度,星巴克在中國新開門店162家,總數達5135家。按照星巴克規劃,本財年內,中國還將新增600多家門店,并在下一財年達到6000多家門店。
星巴克首席執行官凱文·約翰遜在財報后的分析師會議上表示, 中國的大部分增長來自開新店,目前星巴克在中國市場處于建設階段,對長期增長機會充滿信心。凱文·約翰遜還披露了移動訂單數據,“移動訂單占到了整體銷售額的34%,明顯高于上一年的23%,并且是疫情前水平的兩倍多。”
星巴克中國首席執行官王靜瑛也參加了此次分析師會議,她表示,現在已經完全恢復到疫情之前的發展步伐,“我們總收入增長的近 70% 來自新店。”王靜瑛認為,中國有不斷增長的咖啡消費和潛在市場,有不斷增加的中產階級人口和可支配收入,因此星巴克仍處于這個市場增長故事的早期階段。
根據《2017-2021年中國咖啡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我國咖啡消費量每年增幅可達15%-20%,而全球市場咖啡消費的平均增速僅2%。中國的咖啡市場在在過去一個月時間里格外熱鬧,Seesaw、SECRE時萃咖啡、M Stand等品牌相繼宣布完成過億元的融資,如果將時間拉開到上半年,還有更多的咖啡品牌活躍在投融資消息中。
不同于瑞幸咖啡時代對標星巴克的發展路線,這一波咖啡創業浪潮中,更多的是精品咖啡概念,面對更細分的消費群體,Manner、M Stand等品牌現在熱衷于在一二線城市開店,而星巴克在5000家門店的基礎上,更偏愛去下沉市場開店,目前星巴克已經覆蓋了200家城市,在二三線城市的門店數量,已經超過了其在一線城市的分布。
雙方還未直面競爭,但星巴克其實也沒把這些只有幾十到數百家門店的創新咖啡品牌放在眼里,王靜瑛認為,“沒有其他特色咖啡品牌的餐飲零售商能在速度、質量、覆蓋全國范圍、數字生態系統和客戶參與度、創新渠道、品牌實力方面做到(星巴克)這一點。”
猜你喜歡
協鑫能科2024年度扣非歸母凈利同比上升190.83%
立足多業態綠色能源資產管理,打造多品類綜合能源服務,協鑫能科以新質生產力引領能源業務的高質量發展,致力于成為中國領先的能源生態服務商。粉筆2024年凈利潤2.4億元,AI戰略鎖定增長確定性
粉筆通過“AI+職業教育”戰略強勢突圍,2024年收入27.9億元,已率先將技術優勢轉化為商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