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無印良品起訴日本無印良品!誰山寨了誰?
7月13日,最后裁判結果是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駁回北京棉田紡織等的再審申請。

7月13日,我們公布了一則關于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下稱“北京棉田紡織”)等與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下稱“無印良品上海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北京朝陽第三分公司侵害商標權糾紛再審審查與審判監督的民事裁定書。裁定書顯示,最后裁判結果是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駁回北京棉田紡織等的再審申請。
其中,為再審申請人的北京棉田紡織,是具有不錯影響力的中國家紡品牌,而被申請人無印良品上海公司則是株式會社良品的全資子公司。
這次申請起因是,北京棉田紡織等不服北京知識產權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的二審判決。2019年,原判認定無印良品上海公司、無印良品朝陽第三分公司在門店招牌、購物小票及包裝袋上使用涉案商標,系在銷售服務過程中的商標使用行為,與涉案商標核定使用的商品不相同或類似,故不構成對涉案商標專用權的侵害。
其實,關于“無印良品”文字商標,兩者的糾葛由來已久?!盁o印良品”文字商標最早在2001年就已經注冊,后北京棉田紡織于2004年經受讓取得該商標。而株式會社良品則是在2005年首次進入中國市場,因其2001年對涉案商標注冊提出異議卻敗訴而終的緣故,最后日本無印良品在中國地區只能使用英文“MUJI”字樣。目前,北京棉田紡織以“無印良品Natural Mills”品牌,在北京開設了不少門店。
【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博望財經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博望財經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得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聯系(微信公眾號ID:AppleiTree)。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無印良品預期凈利大降20%,還因出售不合格產品被罰
無印良品母公司良品計劃周四發布公告稱,預計2022財年歸母凈利潤將較上年同期下降20%,至270億日元,比此前的預期值減少50億日元。七年降價11次,“無印良品”再曝降價,有產品降幅達千元
4月12日消息,我們查詢無印良品官網顯示,多款商品下調價格,新價格已于4月9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