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平安5月份新增保費大降3成
7月12日,中國平安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回復多條投資者提問,涉及新單保費下降、管理層KPI等多個敏感問題。
據悉,有投資者提問稱,平安新增保單同比持續下降,5月份竟然下降了40%,難道沒有KPI指標嗎?如果有KPI指標是否需要降薪并扣除指標呢?平安對代理人考核嚴格,是否對管理層也需要采取淘汰機制?
對此,中國平安回應稱,1-5月壽險及健康險累計新業務保費收入同比增長,但月度之間的變化受業務節奏、經營環境、基數等多重因素的影響。
此外,中國平安表示,公司的考評機制涵蓋經濟效益指標和風險合規指標,通過結合業務規劃及風險合規要求對管理人員設定明確的年度問責目標,依據目標達成情況,每年進行兩次嚴格的問責考核,對管理人員進行綜合評價。問責結果與長短期獎酬、干部任免緊密掛鉤,綜合評價作為干部發展的重要參考依據。
中國平安是投資者互動平臺上“90天內提問數最多的公司”,問題多聚焦在公司股價下跌、管理層股息分紅及問責機制、收購來福士等多個議題。
事實上,今年以來,中國平安風波不斷。年初至今,中國平安跌幅達25%,為上市險企中跌幅最大的保險公司,其年內市值較市值最高點已跌去三成,市值蒸發超3000億元。
股價下滑的同時,中國平安的保費收入也破天荒出現同比下降。根據其公告,中國平安前5月實現保費收入3610.8億元,同比下降5.6%,其中,平安財險、平安人壽和平安養老三大板塊業務均呈下滑態勢,今年1——5月,上述三家子公司同比降幅分別為8.8%、4.2%和14.4%。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平安5月個險新單僅為72.8億元,同比減少30.7%。
在保費低迷、股價縮水的狀況下,投資者呼吁對中國平安管理層實施問責淘汰制。中國平安高管的高薪酬一直備受關注,根據中國平安披露的年報數據,2020年,中國平安董事長馬明哲稅后薪酬為482.70萬元,聯席CEO陳心穎的稅后薪酬達到1078.33萬元,薪酬收入最高;中國平安聯席CEO姚波稅后薪酬達913.17萬元,位列第二;中國平安首席投資執行官陳德賢稅后薪酬達808.51萬元,位列第三;中國平安合規負責人葉素蘭稅后薪酬達745.11萬元,位列第四。
此外,今年4月,中國平安發布2021年度核心人員持股計劃,涉及核心關鍵人員共 1754 人,參與資金總額合計人民幣 6.70億元,來源于員工的合法收入及業績獎金額度。
猜你喜歡
營收、利潤雙降,投資收益疑似與宣傳不符,陸金所能否挽回投資者信賴?
近日中國平安旗下互聯網金融平臺陸金所控股發布了2023年中期業績公告,這無疑是一份糟糕的答卷。中國平安股價卻跌回5年前,市值已蒸發一個比亞迪
A股盤中,中國平安延續跌勢。截至收盤,中國平安報40.99元/股。8月10日,中國平安盤中曾創出40.36元/股的5年來新低,總市值也跌破74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