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鵬汽車:雙重上市的背后考量
在紐交所上市不足一年后,小鵬汽車迅速啟動港股IPO。
6月23日,小鵬通過港交所聆訊,將成為今年首個美國紐約、中國香港兩地雙重上市的中概股。隨即在6月24日,小鵬汽車在港交所公告稱,擬全球發售8500萬股A類普通股票,其中香港公開發售425萬股A類普通股,國際發售8075萬股A類普通股,分別占全球發售股份總數的5%及95%,在港交所股票代碼為9868。以發行價180港元計算,本次IPO募資約153億港元,估值最高超過3000億港元。
根據最新招股書,主要投資人包括阿里巴巴、IDG、 五源資本、GGV等。作為資深投資者,小鵬汽車的原始股東GGV紀源資本已向小鵬汽車承諾,在全球發售完成后至少六個月期間,GGV保留其在上市時持有的至少合共50%股權。這一承諾顯示了GGV對小鵬在香港雙重上市的信心。
小鵬汽車自6月25日起開始招股,預計7月7日掛牌上市。上市進程順利完成后,小鵬汽車將成為在港交所上市的智能電動汽車第一股。
小鵬雙重上市為“屯糧”?
2020年8月27日,小鵬汽車在紐交所掛牌上市,發行價為每股15美元,發行募集資金約15億美元。小鵬汽車去年上市后一度大漲近4倍,最高達到72.17美元,創出上市新高。目前,小鵬汽車美股最新報40.95美元。
與此同時,小鵬的交付量也在穩步提升。根據IHSMarkit的數據,去年小鵬在中國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為2.8%,排名第12位,在中國中高端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為6.6%,排名第4位。
在紐交所上市前,小鵬汽車已完成多輪融資。2017年,A輪、A1輪及A2輪,總金額為人民幣12.3億元;2018年,B輪,B1輪及B2輪,總金額為人民幣62億元;2019年至2020年,C輪及C+輪,總金額超過13億美元。
小鵬汽車招股書顯示,與其他港股“第二上市”的中概股無法通過港股通接入、A股投資者無法購買投資不同,小鵬汽車赴美上市還不滿兩年,此次香港上市屬于雙重上市行為,相較二次上市將會更加嚴格。
小鵬汽車需要受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FC)的共同監管,無法跨市場流通,但雙重上市優勢在于可滿足港股通接入條件、便于A股投資者投資,此外也可借力滬深港通資金,活躍股票成交。
投資界認為,小鵬汽車雙重上市,一方面拓展了公司的融資渠道,快速納入港股通,有利于A股投資者參與投資,享受港股造車新勢力稀缺紅利;另一方面,回歸也會增加投資者對公司的關注度,從而有更多資金投資發展業務。
“我一直看好智能汽車發展,當中的市場潛力無限,而小鵬汽車從創立至今,一直堅持自主研發,是中國內地唯一一家能夠將自家研發的軟件、硬件深度整合,并且做到量產落地的企業;當中的產品研發包括自動駕駛、高級語音交互等創新技術,為更多消費者帶來安全性與未來感兼備的創新駕駛體驗,這也促成我投資小鵬汽車。” 新世界發展執行副主席兼行政總裁鄭志剛表示。
小鵬汽車正式在港股上市后,將成為自近三年前生物技術制藥商百濟神州在港交所融資9.03億美元以來,該交易所規模最大的雙重主要上市企業。
5月13日,小鵬汽車公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小鵬汽車一季度總收入為29.5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616.1%。得益于新車交付量的提升,小鵬汽車銷售收入達到28.1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655.2%。此外,公司首次確認自動駕駛軟件收入8000萬元。
得益于P7規模交付后的快速銷售增長,小鵬汽車盈利能力持續提高,實現毛利率增幅擴大。
小鵬汽車的毛利率從2018年的-24.3%到2019年的-24.0%,再到2020年4.6%,初步實現了毛利率由負轉正。而今年一季度提升至11.2%的水平,超過大多國產新能源汽車廠商毛利率水平。
在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看來,短期擁有太高的毛利是錯的。
“從長期來看,一個科技型的汽車企業應該是有很高毛利的企業。從短中期來看,我實際上一直都認為,短期有太高的毛利是錯誤的。我走我的科技道路、走我的定位,我覺得行業里面更多是用一個成熟的體系去思考,我可以理解,但是我走我的特別的道路。”何小鵬說。
而國信證券研報測算認為,小鵬汽車要想實現盈利,銷量規模需要達到12萬輛。截至今年5月底,小鵬汽車累計交付量超6.4萬輛。
雖然尚處于虧損狀態,但營收與交付均增長迅速,自身技術研發及擴大銷售網絡都需要資金支持,改善財務狀況的同時,也滿足自身發展需要。
目前,小鵬汽車的賬面上并不缺錢。招股書顯示,一季度擁有現金、現金等價物、受限資金、短期存款、短期投資和長期存款為共計362億元(55.25美元),加上此次港股上市可募得的150億港元,小鵬汽車的資金池比較充足,有利于降低風險和負債能力。
招股書顯示,此次所得款項將按以下比例分配用途:約45%用于拓展產品組合及開發更先進的技術;約35%用于加速業務擴張,通過全渠道營銷提升品牌認知度,包括在國內及國際上增加銷售及服務接觸點。約10%將用于提升生產能力;此外10%用于一般公司運營用途。
截至2021一季度,小鵬品牌超充站 172 座,覆蓋 60 個城市;小鵬免費超充體系有超過 1000 個站點,覆蓋超過 160 個城市,公司計劃至 2021 年底建設超過 500 個小鵬自有品牌超級充電站。
今年4季度,小鵬汽車將預計開始交付 P5,并對 XP3.5 進行內部用戶測試,2022 年初通過 OTA 上線。通過軟件優化,使用相對收斂的智能化硬件成本,為用戶提供更強大的智能駕駛服務。此外,小鵬計劃 2022 年推出下一代智能駕駛硬件平臺,下一代三電系統,包括高壓系統、超充平臺。
自動駕駛變現提速?
在造車新勢力中,小鵬汽車的研發效率和產能儲備比較高,自動駕駛技術處于領先水平,甚至有專業人士認為,國內新造車企業中,小鵬的自動駕駛技術高于特斯拉。
基本面上,自動駕駛科技正迅速發展并進入主流市場。IHS Markit報告顯示,中國乘用車市場2級及以上自動駕駛系統滲透率已從2018年的3.0%快速增長至2020年的13.0%,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近34.2%。
小鵬汽車在招股書中寫道,“我們的主要特色技術,即自動駕駛技術、OTA固件更新功能及核心車輛系統實現的長續航里程,使我們為客戶帶來與眾不同的智能出行體驗,加快了智能電動汽車的應用,因而直接促成了我們的成功。”
在造車新勢力中,小鵬汽車的研發效率和產能儲備比較高,自動駕駛技術走在前列。以特斯拉、蔚來、小鵬等造車新勢力為代表的垂直式模式,即它們只將自研的自動駕駛技術應用于自家的產品之中,并不向外進行技術輸出。這一模式的優點是最容易實現技術的商業化落地與變現。
今年,小鵬汽車軟件收入達到單季度8000萬人民幣,智能駕駛變現開啟提速之路。其中,XPILOT3.0選裝率達到25%,背后反映的是其優秀的輔助駕駛功能,XPILOT 3.0通過OTA升級的NGP功能,百公里人工接管次數、匝道通過能力、變道超車能力、交互體驗等測評結果已經接近特斯拉。
“小鵬花了很多年時間一直在想,智能汽車軟件或者跟軟件相關的商業化運營在哪里?是什么?如何來做?我們今天做得也不算好,但是我們踏出了第一小步,在未來的三年到十年里面,我覺得會有大量的生態運營。也就是說如何讓別人在我們這里共贏,這是生態運營。”何小鵬表示。
此外,小鵬汽車在成立之初便提出將全棧自研作為核心戰略,形成數據和算法的閉環,為功能迭代和用戶體驗差異化打下技術基礎,P7也是目前國內量產車型中自動駕駛能力最接近特斯拉的。
今年5月,小鵬P7的交付量一路走高,達到3797臺,創下自2020年7月大規模交付以來的最高月交付紀錄;根據HIS Markit的數據,在2020年下半年,P7已經成為電動車中高端市場最暢銷的五款純電動轎車之一。
智能汽車時代 “會比想象來得快 ”。
今年6月10日,何小鵬公開預測,當前一線城市電動汽車在加速跳變,到 2025 年,智能汽車在一線城市新車占比超過 60%,全國占比會超過 35%。2025年我相信在中國一線城市,智能汽車+電動汽車占比會是新車占比60%,智能汽車占到60%里面的50%以上。2028年會形成急速跳躍,我認為智能汽車時代在數年的發展動作會比我們想象來得快。”
在他看來,15萬元是智能汽車的分水嶺,低于15萬以下,要么不賺錢,要么不智能。
“我們主力的銷售價格在15—30萬以內,這是我們一直說的事情,就是做中高端、做國潮。這樣一群客戶他們有購買力,且需要在這個購買力里面獲得更好的功能、性能、能力的組合,這是小鵬去不斷探索的。”何小鵬說。
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中國區創始及管理合伙人沈南鵬表示:“我們看到中國智能電動汽車市場潛力巨大。何小鵬是一位連續創業的企業家,他已經取得了許多顯著的商業成功。在他的領導下,小鵬汽車一步步實現了自己在智能汽車領域的愿景。盡管此前他們已經創造了卓越成就,但是他們仍在交通方式變革上進行前所未有的探索。”
自2014年成立以來,何小鵬一直認為,未來是智能汽車的時代,而不是電動汽車的時代,“我們堅信5-10年后以自動駕駛為導向的自動駕駛能力,會是未來智能汽車的一個主體。”
“我認為創業最最最重要的是對節奏的把握能力,以及想到了一個很多年后會實現、當時有無數人對你質疑、不信任,但是你最后做到了的想法,我覺得要有定力,要堅持!”何小鵬說,小鵬汽車盡量不去做小定位,小定位就是在一個時間段,有一群用戶有這樣一個需求,所以做出這樣一款車,“我們更愿意在科技、在智能、在創新上面盡量走出一條直線。”
回憶去年8月小鵬汽車美股上市后,在高山大學的同學群里,理想汽車CEO李想發言并@了李斌與何小鵬,“三家加起來超過特斯拉,這是咱們明年的目標。”當時,何小鵬回復:“李斌、李想一起加電,做更好的產品并走向全球。”
顯然,李想的目標看上去還有點遙遠,三家的市值加起來還沒有超越特斯拉,反而在這智能電動車這個賽道上,今年的入局者如百度、華為、小米、360以及蘋果,從資金規模和技術研發能力來看,更是不可小覷。
當然,何小鵬給李想的回答更值得鼓勵。從今年開始,小鵬汽車正式開啟國際化的布局。先將挪威視為歐洲的起始點,進入五個國家,此后每一年再進行增加——而所謂的國際化布局,不僅僅是簡單地將車推往全球,還要針對海外市場的研發。
今年3月9日,就已有媒體報道稱,已經在美股上市的蔚來汽車、理想汽車以及小鵬汽車,都正在與數家銀行商討在香港發行股份,計劃最早于今年在香港上市。相較其他兩家公司,小鵬汽車的步伐顯然已經更快了一步。
猜你喜歡
拆解吉利新能源“陽謀”:私有化極氪如何重構“技術-品牌-市場”鐵三角?
作為吉利汽車《臺州宣言》戰略落地的關鍵舉措,此次收購不僅是資本層面的重組,更是傳統車企在電動化、智能化轉型中探索系統性解決方案的范本。中國汽車行業的最大“黑馬”,可能會是方程豹
融合了“個性化”與“性價比”戰略的方程豹品牌,在比亞迪強大的技術、產品與供應鏈賦能之下,其很有希望成為中國汽車行業下一個沖擊百萬銷量的新汽車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