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亂象難止,虛假宣傳、金融貸、退費難

        藍鯨財經一暉2021-06-28 10:38 大公司
        對于剛剛步入社會,憧憬著提升學歷、技能賺錢的年輕人,可能還沒掙到錢,就先摔了一跤。

        “為報考二級注冊建筑師繳費8000元,在工作人員的建議下報名了某大學的工程管理課程。最后卻疑似因所學專業不符合報名要求,考證失敗;尋求退款卻遭拒絕。”

        成都商報日前報道了一起關于學慧網退費難的事件。

        實際上這并非個例。去年,QTV-2(青島網絡廣播電視臺)也報道了一起關于學慧網的糾紛,涉及金額達9370元。

        學慧網甚至也不是唯一一家有相關問題的企業。在成人教育市場,始終存在著虛假宣傳、金融貸、退費難等亂象。

        “重災區”

        在第三方投訴平臺上,相比于K12、學前教育等培訓機構,成人教育培訓是投訴的絕對重災區。

        以在B站做過投放的潭州教育為例。在黑貓平臺上,這家機構的投訴案例數量竟高達8396起。這個數字有多夸張呢?對比登上黑貓投訴月度“黑榜”的樂樂課堂,其投訴量只有33起;瑞思英語投訴量只有51起。甚至去年“倒下”的學霸君,其投訴量也只有3418起。潭州教育的投訴量,是學霸君的兩倍還多。

        而開篇提到的學慧網,其投訴量也高達4732起。另一家機構師大教育,其投訴量也將近3000起。

        除了投訴量大這一典型特征,關于成人教育的相關投訴,往往涉及金額也較大。比如6月16日,一則關于潭州教育退款難的投訴,涉及金額為9680元。6月17日,師大教育的一則投訴,涉及金額則為9648元。更為夸張的是,一家名為“天公華師”的平臺,有學員被引導考了12個證,涉及金額9萬元。

        在投訴緣由上,大多數都是退費難。據消費者的投訴,多數人在各大平臺看到宣傳,進而在銷售人員的引導下付費,實際發現并不符合個人情況。而在尋求退款時,工作人員則用“打太極”、“要求等待”等方式遲遲不予退款。

        比如,有學員在潭州教育上報名學習音樂制作,繳費第二天試圖退費,卻被要求等待15天。還有報名了的學員在未上過課的情況下協商退費,對方卻先以“考籍補錄”的名義拒絕退款,后以“不符合協議退費條件”拒絕。從4月開始的退費申請,直到6月仍然未能順利退費。

        藍鯨教育發現,諸多投訴里有不少學員背上了金融貸。例如上述兩名學員,分別使用了分期樂支付和支付寶的花唄分期。在這些投訴的學員中,有不少是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在沒有豐厚收入的情況下早早背上了債務,甚至很有可能會影響個人征信。

        實際上,早在去年315,央視就曾曝光了培訓機構誘導消費者貸款。當時英孚、北大青鳥、仁和會計紛紛被點名。可一年后,很多教培機構依然存在這些亂象。

        投訴數量多、涉及金額大,且亂象始終沒有消減,成人教育目前已是教培行業投訴的“重災區”。

        需要深思的是,在有如此多投訴的情況下,為何仍然有學員不停墜入這個漩渦?

        “坑蒙拐騙”

        實際上,從很多學員的反饋來看,這些教培機構的方式都令人防不勝防。

        在前期招生上,成人教培機構的廣告投放往往采用更有吸引力的方式。比如,在B站投放廣告的師大教育,其“廣告”非常模糊且難以察覺,但主體部分卻十分強調“成為UP主接廣告”。

        而在非品牌廣告投放上,機構通常打著“免費資料分享”的名義吸引學員。而這些資料通常都導流到個人微信,隨后推銷課程。對于很多想提升學歷、或創造一份副業收入的學員來說,這些方式不容易察覺且往往有著不錯的轉化效率。

        對于有意向交費學習的學員,招生人員或是宣稱考試很簡單,或是宣稱“不過退費”。甚至還會用“優惠時間有限”等套路,鼓動學員報名交費。

        而這些機構的官網信息披露往往相當不到位,學員很難查詢到有用的信息。比如,在師大教育的官網上,從6800元的課程到17000元的課程,授課老師竟然是同一位。這位老師的介紹也十分簡單,只是號稱“自考授課1000余小時,指導超過10000名學生通過考試”,根本沒有教師資格證等相關信息。

        除此之外,這些不同價位的班型,連課程介紹都幾乎一樣。價值17000元的無憂至尊班,其課程安排竟然只寫了一個“略”字。

        而潭州教育的官網上,售價近5000元的“成為rapper”課程,其講師的介紹竟然是“急事打電話”。

        在如此有限的信息下,學員往往無法辨別真偽,更無法判定這些課程是否有價值、是否適合自己的專業、能力等等。不少課程的價格動輒上萬元,當學員無法負擔如此高昂的學費時,不少機構又會推薦金融貸: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解決了”學員的學費壓力。

        金融借貸滲透成人教育,雖然屢屢引發爭議、甚至被官媒點名,但仍屢禁不止。很多培訓機構在其中賺得盆滿缽滿。比如,上市公司達內科技的年報顯示,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有45.6%、52.3%和15%的學生使用貸款支付學費。貸款轉介服務費收入分別是1809.6萬元、1993.9萬元、780.1萬元,三年共計賺了4583.6萬元。

        用免費、賺錢等方式吸引,變相夸大課程吸引力,以金融貸進一步誘惑學員報名高價課程。通過一環套一環的方式,讓學員一步步掏空腰包。

        一旦學員發現課程名不副實,往往陷入退費無門的境地,甚至連機構也都關門大吉。

        相比其他賽道的教培機構,成人教育機構出現經營異常、倒閉、跑路的情況更加隱性。比如,今年5月,有消費者在北京市朝陽區領導留言板上投訴稱,“天公華師教育以承諾證書掛靠為名,欺騙我先后報名了智慧消防、智慧建造,全過程項目管理共計16000元。又以出售名額為名報考了BIM花費了9000元,現在微信、電話均聯系不上了,請求退費。”

        區市場監管局則表示,被訴企業未在注冊地經營,且查無下落,已將被舉報方列入異常經營名錄。

        藍鯨教育查詢天眼查發現,天公華師的實體公司北京天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早在今年4月就被列入異常經營,原因也是“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系”。可一直到今年5月10日,其還在發布招聘信息。

        魚龍混雜的市場現狀,對剛剛步入社會,憧憬著提升學歷/技能賺錢、把愛好變職業的年輕人來說,可能還沒掙到錢就先遭遇了當頭一棒。而這些現象,也必將受到進一步監管。

        今年3月,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針對專業技術類職業資格培訓機構開展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整治舉辦注冊消防工程師、建造師、造價工程師等24類職業資格培訓的社會機構,明確了培訓基本規范的“負面清單”。包括發布虛假廣告、夸大培訓效果等,并專項治理培訓機構宣傳“考試包過”、“不過退費”等行為。對于成人教育機構來說,也應當摒棄當前零和游戲的做法,真正不辜負學員的期待。

        【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博望財經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博望財經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得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聯系(微信公眾號ID:AppleiTree)。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久久AV乱码|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五月天|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久久久|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麻豆|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色欲| ASS亚洲熟妇毛茸茸PICS| 亚洲av永久综合在线观看尤物| 亚洲导航深夜福利| 亚洲国产av高清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乱码一区二区在线二产线 |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大 |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牙蜜区| 亚洲欧美国产欧美色欲| 亚洲heyzo专区无码综合| 国产亚洲精品AAAA片APP | 深夜国产福利99亚洲视频| 亚洲JIZZJIZZ中国少妇中文| 亚洲精品N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a精品不卡在线| 国产精品V亚洲精品V日韩精品| 在线亚洲精品福利网址导航|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 亚洲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亚洲日本视频在线观看| 2019亚洲午夜无码天堂| 亚洲国产区男人本色|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国产精品|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中文字幕亚洲色图| 亚洲综合伊人制服丝袜美腿| 亚洲精品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13p|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