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協點名:618快遞外賣負面信息超6萬條,不送貨上門成吐槽焦點
6月25日,中消協發布“618”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報告稱在監測期內,共收集快遞、外賣配送類負面信息63043條,負面信息在6月2日出現峰值。報告顯示消費者吐槽較多的配送類問題主要有:不送貨上門、鄉村取件加收快遞費等問題。
對此,中消協認為,部分電商平臺對讓促銷期間產品與服務從“送出去”到“接過來”的全鏈條、全環節服務品控監督追蹤意識和方式方法必須不斷改變。無論是平臺商家,還是投遞網絡,都不能只注重向“送出去”要效率,而無視與用戶“接過來”的感受同進退。
AI財經社發現,快遞公司不送貨上門,把快遞放到驛站的情況已成常態。據不完全統計,諸多城市多家快遞公司不再送貨上門,而是選擇放驛站或者快遞柜。網友表示,除京東、順豐之外,韻達、圓通等快遞在很多城市不送貨上門,EMS有一部分快遞會直接放驛站或快遞柜。有網友吐槽:“不送貨上門也不打電話直接放驛站,有些地方要加收費用才能取件或者送貨,向快遞公司投訴也沒用?!辈贿^也有一部分人認為,把快遞放在驛站能夠方便上班族下班取件。
另外,不送貨上門與連續增長的快件數有關。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618”期間(6月1日—20日),全行業攬收快件超65.9億件,同比增長24.2%,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84.16%。 送貨上門意味著快遞員需要花費更多時間派送,為更高的送件效率,快遞員和快遞企業未經用戶許可,選擇將快遞放入驛站和快遞柜成為普遍 選擇。
值得關注的是,《快遞暫行條例》第二十五條明確規定: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將快件投遞到約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并告知收件人或者代收人當面驗收。收件人或者代收人有權當面驗收。這意味著,快遞只有在和收件人確定后才能夠將快遞放置于驛站中,否則便是違法行為。
猜你喜歡
春節經濟“熱力圖”:消費引擎強勁驅動,產業活力全面綻放
春節期間的消費場景豐富多彩,涵蓋了出行、購物、餐飲、娛樂等各個領域,呈現出全方位、多層次的繁榮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