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氪科技:兩年虧10億,淡馬錫、阿里健康投出的這家獨角獸要上市了
又一個醫療大數據獨角獸要上市了。
6月15日,零氪科技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了招股書,計劃在納斯達克上市,代碼“LDOC”。摩根士丹利、美銀證券和中金公司擔任本次IPO的承銷商。
近幾年,中國醫療大數據市場發展迅速,規模從2015年的10億美元增長至2019年的41 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達到43.9%,據Frost&Sullivan預測,到2030年,該行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 2154 億美元。
同時踩中醫療和大數據這兩大風口,零氪科技成立以來被資本熱捧,連續獲得淡馬錫、中投等多家機構投資。但成立將近六年,零氪科技雖然營收持續增長,虧損卻也十分嚴重,且盈利模式尚不明朗。對于零氪科技而言,上市之后,如何克服虧損仍是公司亟待解決的難題。
一張Excel引發的創業靈感,為350萬患者提供護理服務
零氪科技的誕生,源于創始人張天澤父親電腦里的一張Excel表格。
張天澤出生于一個醫學世家,家庭成員中有十多人是醫生,其父親則是國內資深的肺癌手術專家。據他在接受人民日報專訪時回憶,父親的電腦里記錄著20多年來治療的8000多位肺癌和食管癌患者的資料,而所有的數據僅僅是一張Excel表格。
如果可以搭建一個平臺將全國上千個專科醫生的幾萬甚至幾十萬份患者病歷,和患者的治療結果匯聚在一起,那么不僅可以提升醫生診療的能力,還能讓患者獲得更精準的診斷和治療。抱著這樣的想法,張天澤在2014年創立了零氪科技。
一直以來,醫療大數據都是大數據應用領域的重要細分賽道,大數據與醫療的結合不僅能夠提升臨床診療效果,還會對藥品研發等多個醫療健康領域產生深遠影響。但數據顯示,目前中國醫療健康數據80%以上是非結構化數據,且數據來源非常復雜,無法通過單一的技術手段一次性解決所有問題,無形中提高了企業的門檻,另一方面,臨床上對于輔助診斷的標準很高,醫學數據與結論間要求較強的因果關系,因此十分考驗企業對醫療行業的理解。
零氪科技的定位就是為客戶提供結構化的數據服務和數據應用服務,公司目前已經構建了包括LinkCare(危疾患者數字持續護理平臺)、LinkData(AI 支持的縱向醫療數據管理系統)、LinkSolutions(數據驅動的精確生命科學解決方案平臺)在內三大平臺,平臺間通過以LinkData 為中心進行相互協同。
招股書數據顯示,自2015年4月以來,零氪科技已經累計為350多萬名患者提供了護理服務,并為250多萬名患者提供了縱向護理。截至2021年3月31日,零氪科技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34個患者護理中心,范圍覆蓋全國28個省份。2021年一季度,零氪科技的生命科學公司客戶數量為169家。
營收方面,招股書顯示,零氪科技2019年、2020年營收分別為4.99億元、9.42億元(約1.44億美元),2021年第一季度,零氪科技的營收為2.23億元(約3407萬美元),去年同期營收為1.59億元,同比增長28%。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按照2020年收入計算,零氪科技是國內最大的RWS服務商,市場份額超10%。
2萬付費患者貢獻8成收入,虧損逐年增加
雖然用戶數量與營收逐年增加,但零氪科技也面臨著“成長的煩惱”。
過去兩年,零氪科技一直處于虧損狀態,營收增長的同時,虧損率依然居高不下。招股書顯示,零氪科技2019年、2020年的凈虧損分別為4.34億元、4.88億元。今年第一季凈虧1.38億元,相較去年同期6415萬元的凈虧損,同比擴大115%。虧損擴大幅度遠超營收增速。
分析其成本結構,平臺藥品銷售的毛利過低以及隨著業務擴張居高不下的員工費用,是持續虧損的主要原因。
雖然大數據是零氪科技在資本市場的“賣點”,但藥品銷售才是收入的大頭。
招股書中顯示,零氪科技的絕大部分收入來自藥品和保健產品的銷售。藥品和保健品銷售收入分別占公司2019年和2020年總收入的75%和85.5%,占2021年第一季度總收入的80.2%。
但零氪的藥品銷售業務存在多個痛點,首先是政策風險。目前零氪科技銷售的主要是針對癌癥治療的創新藥,此類藥品在供應、定價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政策風險。招股書顯示,今年一季度由于公司銷售的部分創新藥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導致產品降價,產品成本占收入的百分比因此從 2020 年同期的 91.2% 增加到94.1%。對于零氪來說,如果公司長期依靠銷售創新藥創造營收,倘若相關政策發生不利變化,公司的主要收入可能會大幅減少。
此外毛利過低也是問題。根據招股書,2019年、2020年和2021年Q1,收入成本分別占到零氪科技全部營收的87.8%、91.8%和94.1%。
零氪科技在招股書中也預警道:公司自成立以來的每個財政年度都有凈虧損,而且由于公司仍處于商業化的早期階段,在可預見的未來可能還會繼續出現凈虧損。公司預計,在可預見的未來,運營費用將大幅增加,包括通過戰略收購,建立和進一步滲透客戶基礎,發展產品和服務。
獲淡馬錫、阿里健康“加持”,醫療大數據撐起一個千億級藍海市場
盈利模式的不明朗,并不影響資本的投資熱情。
CVSource投中數據顯示,成立至今,零氪科技共拿到了6輪融資,最近的一次發生在今年3月4日,零氪科技宣布獲得阿里健康戰略投資。零氪的其他投資人還包括長嶺資本、恩頤投資、寬帶資本、匯橋資本、中金資本、淡馬錫、“國家隊投資人”中投等知名創投機構。
招股書顯示,IPO前,淡馬錫持有零氪科技11.7%的股份,為最大機構投資方;NEA恩頤投資、寬帶資本、阿里健康和MBKPartners分別持有10.2%、9.2%、8.4%和 6.3%的股份。
對于投資人看好零氪科技的投資邏輯,長嶺資本管理合伙人蔣曉冬曾公開表示:“在中國的醫療環境下,‘獲取結構化且高質量的數據’是最難的事情之一。而腫瘤數據的收集、分析、處理的難度又是所有疾病中最復雜的之一。零氪科技從最開始便選擇了做‘最難’的事情,這使其擁有了很高的壁壘。”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中國醫療大數據市場發展迅速,規模已從 2015 年的 10 億美元增長至 2019 年的41 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達到 43.9%,預計 2030 年將達到 2154 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 43.3%。
與此同時,該領域的投資規模也正在不斷擴大。根據安永發布的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醫療信息化投資總額達1456億元,預計到2024年我國醫療信息化投資總額將增加至3567億元,2014-2019年復合增長率達19.6%。
毋庸置疑,零氪身處的醫療大數據行業有著巨大的市場前景。
不過,雖然資本市場對醫療大數據公司關注度逐年提高,但行業人士普遍認為,該領域產業化仍處在發展初期,面臨技術難題多、數據獲取壁壘高等挑戰,且尚存在一定的合規性爭議。
有研究報告指出,未來,如何運用“高價值數據”來解決當前的醫學課題,這是包括零氪科技在內的醫療大數據企業們想要進一步發展所需要面臨和解決的問題。
猜你喜歡
利潤破百億,營收增速持續下跌,邁瑞醫療“喜憂參半”
2023年,邁瑞醫療營收增速首次降至15%,這是其自2017年以來營收增速首次跌破20%。2024年第一季度,進一步跌至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