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刻回應在美遭起訴,稱毫無依據已應訴
悅刻這個端午節突遭美國股民起訴。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一群投資者正在起訴悅刻母公司霧芯科技,稱這家中國電子煙公司在美國提交首次公開募股文件時,夸大了財務狀況并謊報潛在監管風險。
AI財經社求證霧芯科技,對方回應稱:“有原告針對本公司在美國法院提起證券相關的訴訟,指控本公司在IPO過程中對監管政策等的事實有不實陳述,本公司認為這些指控毫無根據,已委托美國律所應訴,并計劃全力維護自身的名譽,積極抗辯此類訴訟。”
投資者提交的訴狀稱,悅刻在去年10月的IPO招股書里,忽略了中國監管機構持續收緊電子煙銷售的影響,以至于“隨著股價下跌,投資者損失了數億美元”。
其中,最大的政策風險莫過于今年3月22日的一則消息。當時工信部和國家煙草專賣局準備針對《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向社會征求修改意見,里面有一條提到“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參照本條例中關于卷煙的有關規定執行”。換句話說,在未來監管上,電子煙可能會與普通煙草同等對待。
消息一出,股市震蕩。電子煙龍頭霧芯科技當晚暴跌47%,單日蒸發市值超930億元;次日,港股的電子煙代工龍頭思摩爾國際大跌27%,單日蒸發市值超890億元。
根據《煙草專賣法》規定,傳統卷煙受到嚴格監管,生產、批發流通、零售環節都需要專門的許可證。如果電子煙日后也這樣,品牌可能會在經營中失去主動權。
尤其在流通和零售環節,線下渠道一度是悅刻能后來居上的法寶,也是如今它引以為豪的“護城河”。截至2020年末,悅刻品牌專賣店有1萬多家,還有1.4萬家其他類型零售店作為補充渠道。但如果日后門店都被納入“專賣”體系,悅刻的代理商和經銷商也會被架空。
另一塊影響是稅收帶來的利潤減少。大和研究報告稱,目前中國電子煙被歸為普通消費品,只有13%的增值稅率,而傳統香煙包括消費稅在內的總稅超過50%。如果參考普通煙草的征稅標準,電子煙公司的利潤會縮水不少。
目前,悅刻的業績走勢還在較快增長當中。今年一季度,霧芯科技實現營收24億元,環比增長48%,GAAP下虧損2.67億元,非GAAP下的經調整凈利潤為6.1億元。
但從資本市場表現看,投資者們已經開始用腳投票。思摩爾去年7月上市,此后股價在今年1月25日達到近期最高點,但隨后不到5個月,其股價已跌去47.7%。霧芯科技在今年1月下旬登陸美股,距離1月25日的最高點35美元股價,按截至發稿的6月14日盤中股價9.24美元計算,不到五個月跌去73%。
猜你喜歡
春節經濟“熱力圖”:消費引擎強勁驅動,產業活力全面綻放
春節期間的消費場景豐富多彩,涵蓋了出行、購物、餐飲、娛樂等各個領域,呈現出全方位、多層次的繁榮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