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青年的逼格,救得了中年亞朵嗎?
近日,中高端連鎖酒店品牌亞朵酒店正式提交招股書,計劃以“ATAT”為證券代碼登陸納斯達克掛牌上市。
根據招股文件,截至2021年5月31日,亞朵旗下一共擁有639家酒店和74811間客房。2020年總營收15.66億元,全年凈利潤3782萬元;2021年Q1總營收4.2億元,凈利潤1147萬元。
早在2017年,亞朵C輪投資方君聯董事總經理周宏斌曾公開表示,亞朵將在3年左右登陸A股,但最終在今年4月停止中金公司的上市輔導工作,轉戰美股。而在三年間,新冠疫情加上競爭對手的沖擊,也讓亞朵未來的發展有了更多變數。
文旅行業開始復蘇的當下,沖刺美股奮力一搏,可能是困境中的亞朵最好也是最后的選擇。
最好的故事,最難的路
亞朵曾經是中國酒店連鎖品牌中最好的故事之一。
亞朵酒店創始人王海軍是酒店行業老兵。1995年從燕山大學旅游系畢業后,王海軍在攜程工作了5年。2001年看到快捷酒店的市場機會,王海軍加入如家,成為如家的6號員工。2004年,他隨季琦一同創業,建立漢庭酒店(華住酒店集團),成為公司創始人之一。
2012年王海軍從漢庭離職,與其余兩名聯合創始人組建團隊,并在2013年正式創立亞朵品牌,定位是有文化、有溫度的中高端酒店,主打商旅人群。
2013年正值房地產市場疲軟,大量資金涌入商業和旅游地產行業。亞朵還沒正式創立,2012年底就已經拿到了德暉資本1600萬美元投資。2015年1月,亞朵再次獲得去哪兒領投的3000萬美元B輪投資;到了2016年底,亞朵完成第三輪融資,君聯資本和阿里前CEO陸兆禧個人投資亞朵1億美元。
這也是亞朵公開的最后一輪融資。根據招股書,上市前王海軍持有公司31.3%的股份,君聯資本作為第一大外部股東持有30.4%,德暉資本持股16.2%,與去哪兒合并的攜程持股14.8%,是第四大股東,這三家機構的代表也分別擁有一個董事會席位。
完成C輪融資后,亞朵和王海軍雄心勃勃,投資人也表現出了極大的信心。2017年接受媒體采訪時,君聯資本董事總經理周宏斌表示,亞朵已經有了明確的上市計劃,希望三年左右在A股完成上市。
三年之期將至,2019年6月亞朵找到中信建投開始接受上市輔導,沖刺A股,半年后換成中金公司,但始終沒能成功掛牌。2021年4月,中金公司在證監會官網披露亞朵酒店輔導工作終止,這也意味著接受輔導近2年后,亞朵A股上市計劃付之東流,隨后財聯社報道稱亞朵酒店計劃赴美IPO,募資3億美元。
亞朵管理層對于掛牌失敗的原因三緘其口,外界猜測財務表現平平加上突如起來的新冠疫情,導致估值和募資額度難以讓投資人和管理層滿意或是直接原因。
亞朵開始創業的2013年,中國酒店行業已經是一片紅海。為了建立差異化的定位,在一眾同行的包圍中彎道超車,王海軍沒有選擇做如家、漢庭時期做過的快捷酒店,而是致力于打造以文化主題為賣點的中高端精品酒店,瞄準消費能力更強、對品質有一定要求的精英商旅人群。
2016年前后,亞朵先后推出一系列IP酒店,包括與吳曉波合作的吳酒店、戲劇主題的The Drama、籃球主題酒店,以及與網易嚴選、知乎、網易云音樂、QQ超級會員合作的各類主題酒店。
這種差異化營銷策略讓亞朵一時風靡,不少文藝青年和小眾亞文化的愛好者,跑到全國各地打卡。
但好景不長,看到消費升級的機遇,過去主打經濟型酒店品牌的酒店集團紛紛提高中端和中高端品牌占比,以王海軍的老東家華住為例,截至2021年3月31日,華住中高檔酒店的總數已經達到2484家,全季酒店、桔子酒店、星程酒店三個品牌就有1935家。
大批同行的涌入很快把中高端這個藍海品類變成了一片紅海,亞朵IP化的戰略也從客觀上拖慢了新酒店的布局速度,再加上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酒店行業遭受重創,亞朵登陸A股受阻也就在情理之中。
而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隨著疫情在國內得到控制,酒店和文旅行業在二級市場的表現也得到了回升。華住股價從疫情時最低的25美元,今年2月一度達到64美元,漲幅超過150%;A股上市的錦江酒店,股價也從低點的48元上漲至65元,漲幅近30%。
這樣的背景下,亞朵終止在條件相對嚴苛的A股上市,轉去美國資本市場募資也在情理之中。但打鐵還需自身硬,想要解開美國投資者的腰包,亞朵還需要交出一份更加漂亮的財務數據。
亞朵難題:要小而美,還是要擴張?
酒店客房間數、入住率、RevPAR是三個衡量酒店運營狀況的常用指標,再加上營收、利潤、現金流這些財務數據,就能得出一個酒店品牌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如何。
先看財務數據。2019年、2020年亞朵的總收入分別是15.67億元和15.66億元,同比略有下降,主要受去年疫情的影響。分季度來來看,疫情影響最嚴重的2020年Q1和Q2分別較上一年度下降了33%和12%,所幸下半年的旺季國內控制住疫情,亞朵明顯回暖,全年來看收入下降不多。
但由于2020年上半年虧損嚴重,2020年亞朵凈利潤從2019年的6083萬元下降至3782萬元,降幅近40%。不過從Q3開始明顯復蘇,2020年Q3、2020年Q4的凈利潤分別是8450萬元和1.02億元,相比2019年同期(5819萬元和694萬元)大幅增加。
再看現金流的情況。截至2021年3月31日,亞朵賬面還有8.85億元現金和等價物,比2019年底增加了1.3億元。2020年運營現金流1.19億元,相比2019年的2.24億元大幅減少。
截至2021年5月31日,亞朵旗下一共擁有639家酒店,包括606家管理經營酒店和33家租賃經營酒店,前者是特許經營授權的酒店,后者則是亞朵直接管理運營的酒店。
亞朵一共有74811間客房,扣除掉被政府征用應對新冠疫情的酒店,2020年整體入住率為67.1%,比2019年下降了6.3個百分點,其中2020年一季度的入住率只有37.2%。而隨著疫情緩解,今年4月和5月亞朵入住率分別達到80.4%和78.4%,明顯回升。
疫情不僅影響了亞朵的入住率,客房售價也受到影響。2020年亞朵ADR(注:ADR=客房收入/實際售出客房數量。)為389.8元,相比2019年下降了9.3%。
入住率和房間價格的下降導致衡量酒店運營的綜合指標RevPAR(注:RevPAR=客房實際總收入/客房總數)有所下降。2019年亞朵RevPAR為329.5元,2020年RevPAR下降至275.1元,同比下降了16.5%。
相比同行,亞朵在疫情期間表現出了很強的韌性。以行業龍頭華住為例,2020年華住集團RevPAR為149元,相比2019年的198元下降了24.7%,下降幅度比亞朵多了8個百分點。
亞朵的IP化戰略雖然讓其在疫情期間表現不錯,但其擴張速度也受到影響。2020年亞朵凈增加酒店數量為150家,同期華住凈開業1051家,錦江凈開業892家,新增酒店絕大多數都是中高端酒店。
面對同行的合圍,光靠IP主題和一些文藝青年的追捧,顯然已經不足以幫助亞朵解決所有的問題,是繼續堅持精品化路線,還是拿到IPO的幾億美金后走上加速擴張的道路,是“七年之癢”的亞朵必須在走到二級市場后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