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稱滴滴已放棄赴港IPO 敲定年內在美國上市
據消息靈通人士透露,滴滴已經放棄在香港IPO的計劃,并最終選擇了在美國資本市場上市,如果沒有意外,滴滴最快將在今年第三季度IPO,最遲也不會超過今年年內。
該說法得到了另一位資本領域朋友的證實。對方透露,考慮到外部宏觀環境的變化,中概股在美國市場可能面臨更大壓力,滴滴管理層曾一度準備在香港IPO,但最終因為估值及其它考慮決定在美國上市。
如果選擇香港IPO,滴滴不僅需要游說投資者認可其商業模式,更需要時間來證明。美國市場因為已經有Uber、Lyft這樣的網約車公司上市,滴滴不再需要向投資者解釋其商業邏輯,也因此更容易給滴滴較高的估值。
該人士補充說,滴滴與多家投行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進行過接觸,但預計香港市場給出的估值上限為800億美元左右,遠低于滴滴對自身不低于1000億美元估值的預期。
與此同時,滴滴也看到自家在全球最大的競爭對手Uber股價在過去一年中,漲幅已經超過80%,這說明美國資本市場已經認可網約車的商業模式。
公開消息顯示,作為滴滴在全球最大的競爭對手,Uber于2019年以750億美元的估值上市后,因外界質疑,股價曾一度腰斬,最低時市值曾不足300億美元,但隨著投資者對網約車概念的認可,Uber在過去一年中股價漲幅超過80%,目前市值939億美元。此外,美國銀行、野村證券等多家機構曾多次發布報告表達了對網約車行業的看好。
消息人士認為,滴滴給出的不低于1000億美元的估值相當合理,他認為美國市場會認可這一估值。做出這一判斷的依據是,Uber目前市值已經接近1000億美元,與對手相比,滴滴不僅擁有網約車,還擁有貨運、社區團購、共享單車、代駕等業務,這些業務可以與網約車形成聯動。此外,在前沿科技方面,滴滴在無人駕駛也有布局。
“與Uber相比,滴滴涉足的行業顯然更大,參考目前Uber的估值,我甚至認為滴滴1000億美的估值都是低估狀態。”該消息人士說。
記者基本認可爆料人對滴滴估值的判斷,唯一有所保留的是,目前Uber和Lyft都已公開表示過今年底將實現盈利的信息。滴滴是否還在虧損?什么時候能夠實現盈利?這些問題可能會直接影響外界對滴滴的預期。不過目前還沒有招股書信息,現在談論這些問題還有點早。
據了解,截止目前滴滴累計已完成23輪融資,融資總額為220億美元,上一輪融資的投后估值為620億美元。
23輪的投資人包括了軟銀、阿里、騰訊、蘋果、高瓴資本、紅杉資本、招商銀行、交通銀行、富士康、豐田、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高盛等。投資人名單囊括了國內外幾乎所有耳熟能詳的投資機構。
過去每年科技沒有都要傳一遍滴滴IPO,按照這次爆料人透露的信息,2021年應該是最后一年大家傳滴滴IPO的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