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鄙棄的鋼圈內衣”愛慕“,撐起120億市值?
在傳統內衣品牌中,最晚上市的愛慕,成了市值最高的品牌。5月31日,愛慕股份(以下簡稱愛慕)在上交所上市,當日收盤價為30.23元,較發行價上漲44%;以當前股價計算,愛慕市值達120.92億元。
受愛慕首日登陸A股漲停影響,港股內衣股都市麗人盤中大幅拉升,一度漲16.49%報1.13港元,市值超25億港元。即使如此,也僅為高峰期2015年的9.1港元的1/9。

不管是港股的都市麗人、安莉芳控股,還是A股的匯潔股份(曼妮芬母公司),每個內衣品牌上市后,經歷短暫上漲就進入一瀉千里的局面。站在這個不斷下探的“魔鬼曲線”面前,市值最高的愛慕會重蹈覆轍,還是另辟蹊徑呢?
一件內衣賣出120億元市值
創立于1993年的愛慕已經28歲了。在服裝行業,能夠走過28年,多數在行業內已是前輩。愛慕的招股書也顯示出穩重的一面:在過去28年里,愛慕在31個省市,建立了2156個零售終端,其中1725個是直營。2020年,愛慕賣出了33.62億元,凈利潤4.44億元。
不同于都市麗人、安莉芳和匯潔股份萎靡的股價,愛慕在上市首日還是頗受資本市場追捧,開盤后即漲停。不過,在零售市場上,愛慕的追捧度并沒有股價漲幅那么高。
5月31日下午,燕莎友誼商場愛慕門店,年輕演員辛芷蕾出現在大幅廣告牌上,勾勒線條的內衣很是吸睛,不過店內客流稀少,一名三四十歲的顧客在店內咨詢時,店員向她推薦了一款名為“花瓣杯”的鋼圈內衣產品,并稱這一款已經是店內最近第三次進貨了。這位顧客一連看中了幾款內衣,卻發現都是有鋼圈的款式,于是放棄了購買。
朝陽大悅城3層愛慕門店的產品風格偏性感,一眼望去都是深色調、大罩杯、蕾絲元素的文胸。在最顯眼處展出的,是一整排由兩層深色蕾絲組成的硬鋼圈、超薄杯文胸。轉至陳列架背面,消費者才能找到一兩件輕薄簡約的肉色款式。
即便是簡約設計,其尺碼最小也是75B。問及店內是否銷售70B及以下尺寸的文胸時,店員表示,更小的碼數主要由主打少女群體的子品牌愛美麗銷售,愛慕的店鋪則很少有這些尺碼的內衣。
愛慕旗下有一系列龐大的子品牌體系,男士、兒童、少女、家居等各個細分領域都有布局。商場運營人員趙亭向AI財經社表示,商場內的內衣品牌,偏傳統的如愛慕、愛美麗、曼妮芬、華歌爾、黛安芬、安莉芳,當然也有一些時尚潮流的如CK、維秘,還有國內新的集合店,如68等。
趙亭認為,“愛慕定價稍微高點兒,從幾百塊到幾千都有,對應的消費群體也廣泛,以25歲到45歲為主,年齡更大的也有。”確實,在一眾內衣品牌中,愛慕的消費年齡層跨度相對偏大。在今天的上交所,一起敲鐘的人中,就有著名表演藝術家蔡明女士,據稱是愛慕的“品牌摯友”。
在進駐商場的高端品牌隊列里,愛慕的競爭者很明確——日本的華歌爾和德國的黛安芬;而往下,情況更復雜,除了安莉芳、曼妮芬等傳統品牌,Ubras、內外等年輕人鐘愛的新消費品牌也開始嶄露頭角。雖然品牌數量不多,但對愛慕構成比較有力的挑戰,因為這些品牌的線上渠道往往比門店更容易吸引年輕人。
內外三里屯店的一名店員稱,“(內外)這兩年轉線下后,就出圈了,小紅書上到處都有,年輕人看了小紅書就會過來找。除此之外,內外還會定期推出設計師聯名款和季節限量款。”
庫存壓力大,唯品會成愛慕第一大客戶
愛慕顯然對于潛在的競爭是有所感知的,卻又不得不在資本運作上加緊步伐。
招股書顯示,愛慕在2017年和2019年分別引入兩起外部融資,而且都與資方簽訂了對賭協議。最早的一條有個五年約定:如果愛慕能在五年內上市,股東可以將持有股權賣出;如果不能上市,股東有權要求公司回購股份,并按年化7%的收益率給予補償。
也就是說投錢的私募基金穩賺不賠,被迫承擔所有風險的愛慕,不得不把上市最后期限提到2022年,甚至不惜冒著業績走跌的代價上市。
圖 /視覺中國
從2017年到2020年四年業績看出,愛慕股份營收分別為29.47億元、31.19億元、33.18億元、33.62億元,增速呈放緩趨勢。盈利指標更是不盡如意,凈利潤從2017年的5.52億元下滑到2019年的3.34億元,2020年才回血過來,凈利潤達到4.44億元,但也只和2018年持平,愛慕也因此將“未來經營業績下滑的風險”列為第一條風險因素。
愛慕對此解釋說,增收不增利是因為從2018年開始,公司就對旗下品牌升級變革,比如升級品牌形象和門店形象,加強線上線下推廣和產品研發等。
但這種主動進取的變革策略效果并不明顯,至少從存貨賬面價值看,2017-2020年四年里該指標處于高位且不太穩定,分別為7.47億元、9.05億元、11.32億元、9.44億元。在招股書中,愛慕將存貨管理風險單列出來。
AI財經社梳理發現,近四年里,愛慕第一大客戶都是唯品會——一家主做品牌尾貨的電商平臺。其中,2020年愛慕在唯品會平臺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為7.73%,高于之前較為穩定的5.8%,相當于該品牌在第二名王府井集團及其兄弟公司、第三名銀泰集團、第四名金鷹集團幾大百貨商場收入的總和。由此可以看出愛慕對清庫存的需求有多強烈。
從外部環境看,愛慕的處境也充滿危機感。雖然愛慕在女性內衣市場位列第一,但國內女性內衣品牌多達3000個以上,且市場分散。Euromonitor報告指出,2019年中國女性內衣市場前五名的集中度僅為9%,遠低于日本和美國的60% ,這也意味著,愛慕老大的寶座并不安穩。
愛慕也在招股書中提到了這一點,稱除了面臨德國黛安芬、日本華歌爾等國外品牌的競爭壓力外,還有歌瑞爾、內外、蒛一等產品定位更細分、價格較低,并“通過互聯網渠道形成一定規模”的品牌,與之競爭。
這些新品牌來勢洶洶,比如內外、蕉內、Ubras、奶糖派等,主打舒適無痕的無鋼圈內衣,也獲得了紅杉中國、今日資本、IDG資本等一批基金的青睞。典型的如Ubras,去年9月獲得紅杉資本領投的數億元B輪融資,此前則攬獲今日資本5000萬元A輪融資。內外品牌則在2019年10月爆出獲1.5億元C輪融資,投后估值達10億元,線下店也在逐步擴張。
“新興品牌進入線下開設實體店時,重裝修設計、視覺沖擊以及場景構建,這又進一步拉動了線上銷售。傳統內衣品牌通常依托百貨、街區門店直接進行線下體驗,產生購買行為,他們注重門店數量的多少,以及門店能夠覆蓋的人流量,對單店裝修成本投入不會太高。在傳統品牌在與新興品牌的對抗中,前者在線上線下兩個場景都在逐漸失去吸引力。”聯商網高級顧問王國平認為,愛慕的優勢在于傳統制造工藝,但對于年輕人的解讀會明顯弱于Ubras、內外等。至于愛慕旗下子品牌imis、乎兮,機動性不夠,無法像新興品牌那樣快速擴張。
為了吸引年輕用戶,愛慕在2018年推出新品牌“乎兮”,主打高性價比和無鋼圈內衣,主要渠道是電商,但效果并不盡如人意。2020年上半年,乎兮的營收不到7000萬元,對總營收貢獻只有1.22%。
此外,對唯品會渠道的依賴加重,加上年輕性價比產品的推出,讓愛慕的客單價開始出現變化。愛慕銷量在2018-2020年分別達到1860萬件、2102萬件、2411萬件,以這三年的營收31.19億元、33.18億元、33.62億計算,每件單價從167.68元降至157.84元、139.44元。
從天貓官方旗艦店數據看,愛慕粉絲315萬,內外和Ubras粉絲在350萬左右。兩類品牌粉絲數相差不大,但暢銷款內衣的銷量卻天差地別。愛慕銷量第一的是一款價格269元的無鋼圈內衣,月銷1.7萬,而內外則是一款169元無鋼圈內衣,月銷9.8萬;Ubras數據更好,128元的無鋼圈歐陽娜娜同款內衣的月銷高達22萬。
或許在很多年輕消費者心中,愛慕只是媽媽輩有鋼圈內衣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