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董事長被約談:豬懸疑靴子落地?一項數字仍被質疑……
天地俠影說:有點意思。
因3月風波被約談
5月12日,豬肉股龍頭牧原股份(002714.SZ)發布公告,稱董事長被證監會約談。
起因要追溯到今年3月13日,知名“證券打假人”,雪球論壇網友,“天地俠影”發表了《牧原會是驚雷嗎?》一文,對“豬茅”牧原股份提出多項質疑,包括固定資產偏高、關聯交易、少數股東凈資產收益率過低等問題。
該文引發廣泛討論,在媒體和網絡社區上各方展開激辯,深交所隨即發函關注。
3月15日,牧原股份向證監會提交了啟動發行可轉債相關材料,并出具書面意見,表示公司不存在影響發行上市和投資者判斷的重大事項。秦英林作為牧原股份法定代表人兼董事長,在相關材料上簽字確認。
在被媒體質疑,且被深交所問詢并要求核查說明之的情況下,牧原股份頂風提交申請材料,這一做法違反了證券發行相關規定,即“上市公司發行證券前發生重大事項的,應暫緩發行,并及時報告中國證監會。該事項對本次發行條件構成重大影響的,發行證券的申請應重新經過中國證監會核準”。
因此證監會決定對秦英林采取監管談話措施,牧原股份公告稱秦英林已在規定時間內到中國證監會接受監管談話。
“天地俠影”對此評論:“有點意思”。
來源雪球
發債被批準,靴子或已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在牧原股份董事長被約談之前一天,公司一筆短期債券和一筆可續期債券被證監會批復同意發行,規模都是30億元。
違規申請發債被約談,同時債券獲準發行。這似乎說明3月風波并未進一步發酵。
野馬財經也向公司證券部進行了核實,對方確認本次約談與公司財務基本面情況關系不大,此前回復問詢函之后也沒有收到新的問詢函。
就在被深交所發布問詢函后,3月16日晚間,牧原股份發布長達33頁的回復。
針對質疑的公司固定資產占銷售收入的比重遠高于同行業的問題,牧原股份回復稱,系公司與同行業上市公司的生豬養殖模式存在差異。全自養模式需牧原股份自主投資建設生豬養殖場。所以,牧原股份固定資產占營業收入的比例較高、固定資產周轉率較低。
針對質疑的少數股東ROE遠低于母公司股東ROE,牧原股份回復稱是因為項目投資規模較大,但該部分子公司生豬養殖場的建設與產能形成需要一定的時間。
至于和建筑公司關聯交易和“大存大貸”等問題,牧原股份都給出了回復。
豬肉價跌,牧原堅挺
隨著豬價進入下跌周期,2021年生豬養殖企業正面臨業績危機,行業頭部企業盈利驟降。
包括新希望、正邦科技(002157.SZ)、天邦股份(002124.SZ)等多家頭部生豬養殖企業的一季度業績凈利同比大幅下降。
而行業老大牧原股份(002714.SZ)卻逆勢大增,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01.5億元,同比增長149.72%;歸母凈利潤69.6億元,同比增長68.54%。
牧原股份表示,隨著國內生豬產能逐漸恢復,2021年一季度生豬價格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由于公司生豬養殖規模有所擴大,一季度銷售生豬772.0萬頭,較上年同期增長201.09%,以量補價實現業績的同比增長。
四川鳳求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肖竹青對野馬財經表示:“整個豬肉行情,一個方面是進口豆粕價格在上漲,另一方面整個終端市場的豬肉的行情在下跌,那么這個奇怪的豬周期背后,考驗的是每個生豬企業供應鏈的管理能力、成本的控制能力和品牌溢價的能力,但兩頭擠壓之下,整個周期對整個養豬行業的影響將是巨大的。”
肖竹青進一步表示,“那些有完整的產品體系的企業,比如除了白條豬還有豬肉制品等,它就能夠具備一定的抗周期,而周期之后生豬行業一定會洗牌,這些都是在考驗一個養豬企業的產品規劃能力。”
國信證券研報分析,在非洲豬瘟疫情常態背景下,未來生豬養殖規模化進程有望在未來2-3年內加速完成。公司憑借自繁自養養殖模式,防控疫情優勢明顯,市占率有望快速提升;另外,考慮到公司成本低&出欄速度快,是行業優質成長股,業績有望維持穩健增長。
從業績來看,牧原大力發展養豬基建和控制全產業鏈等做法,在本輪周期中體現出優勢。
死淘率被市場質疑?
業績大好,不過市場對于牧原股份的質疑聲仍在。
牧原股份在2020年報中表示:“我國生豬養殖行業呈顯周期性特征,生豬價格周期性波動明顯,一般3-4年為一個周期……2019年受豬周期、非洲豬瘟疫情等因素疊加影響,生豬出欄下降,豬價呈現前低后高的走勢,全年均價同比漲幅較大。進入2020年,行業產能呈現逐步恢復趨勢,生豬價格呈現高位回落態勢。”
而“天地俠影”在5月5日轉發一篇分析文章,指出從2020 年報中保險賠償一項數字可推算,豬瘟之后牧原生豬死淘率高企。亦有投資者就此事在公開互動平臺向牧原股份發問。
來源雪球
來源同花順
野馬財經查閱年報發現,2020年牧原股份保險賠償超8億元,而2019年則不足4億元,同比翻倍;牧原股份2020年公司銷售生豬1811.5萬頭,而2019年銷售生豬1025.33 萬頭,增加約八成。
來源2020年報
牧原股份證券部回復我們稱,保險賠償大增主要由于公司期內出欄量增加,但對于死淘率這一數字并沒有掌握。
在公開互動平臺,牧原股份回復投資者稱:“生豬保險多為政策性保險,全國各地的收費和賠付標準不同,無統一的保費及賠付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