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逼上市的小電科技
共享充電寶行業“三電一獸一團”五強中,又有一家開啟上市之路。
4月30日,杭州小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披露招股書,正式開啟港股IPO之路,中金、瑞銀為公司聯席保薦人。
根據招股書,成立于2016年的小電科技主營業務是運營共享充電分時租賃設備(俗稱“共享充電寶”),創立4年多來,小電科技成功構建了覆蓋全國的共享充電寶便捷租借網絡。
數據表明,小電科技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總收入分別為人民幣4.23億元、16.36億元和19.11億元,2018年至2020年期間,復合年增長率為112.5%,而同期行業水平為63.3%。
招股書數據顯示,2020年小電科技共享充電服務點位數已達71萬個,投放充電寶近600萬個,其中直營與第三方渠道的占比為93.6%和6.4%。而在站點覆蓋率這一數據指標上,小電科技以29.2%在行業內位居第一,其中,在星級酒店覆蓋率高達47%,餐飲覆蓋率也逼近30%。
另外,截至2020年12月31日小電科技注冊用戶數已達2.37億,日峰值訂單數為210萬次,累計訂單數為11億次。
小電科技招股書截圖
而從股東方面看,小電科技也是創投大佬云集的獨角獸企業。金沙江、“紅杉系”紅杉辰信、螞蟻集團子公司上海風報、高榕資本旗下的西藏榕安分別持有小電科技7.17%、5.66%、4.97%、4.69%的股份。另外,騰訊關聯公司林芝利新以9.77%的持股,成為小電科技的第一大機構股東。
頂著點位覆蓋面全國第一、投放充電寶的數量和訂單數名列前茅的帽子,小電科技的上市似乎被認為是理所應當。
而仔細分析招股書不難發現,小電科技的上市,實際上是被堪憂的財務狀況和業務現狀逼出來的。
增收不增利
招股書顯示,小電科技2020年的營收破天荒達到19.11億元,復合年增長率112.5%。問題是,公司不僅沒能實現盈利,且業績波動加大,2020年更是轉虧。
2018年到2020年,公司分別實現凈利-0.36億元、1.37億元及-1.04億元。從調整凈利來看,公司三年分別實現盈利-0.45億元、1.94億元及-1.07億元,且2020年不僅轉虧,還比2018年的虧損增加了1倍多。
小電科技招股書截圖
可是,招股書還有數據顯示,共享充電寶其實是一個增速超乎尋常的市場。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共享充電寶的規模于2016年至2020年期間快速擴大,復合年增長率為151.1%,且預計將于2020年至2028年期間按36.9%的復合年增長率進一步增長,市場總規模于2028年將達人民幣1,061億元。
這就出現了一個矛盾,一方面整個市場是一個急速增長的背景,而小電科技也不遺余力實現了超過100%的營收增長;另一方面企業卻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地步,在創歷史新高的營業額達成之后,也出現了創歷史新高的虧損。
分析原因的話就更有意思了。
在小電科技所有的支出之中,分銷以及營銷開支占了大頭,差不多有14.72億元。對這一個事項進行拆分,小電科技向答應可以放置共享充電寶柜子的商家支付的進場費和業務分成,已經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小電科技招股書截圖
招股書數據顯示,2020年小電科技對答應可以放置充電寶的商家支付的分成費用超過7.1億元,進場費用超過3億元,僅這兩個部分小電科技就付出了超過10億元的成本。此外,2020年全年收入19.11億里邊有4個億左右是充電寶和柜子等物品的購買成本。這意味著毛收入的2/3,都被小電科技拿來與同意放置充電寶的商家分享了。當然,招股書中相關的內容也對此進行了解釋。
根據小電科技的相關敘述顯示,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小電科技需要向點位合作伙伴及渠道合作伙伴提供有競爭力的條款,以確保有效的市場擴張。而數據也顯示2020年小電科技給所有商家的激勵費用超過54%,進場費用支付的比例也超過16%。
小電科技招股書截圖
其實這點非常好理解。
首先,共享充電寶是一個低頻次使用環境的市場,對于很多用戶來說,這是一個救急的選擇,而不是必需品。因為非必需,所以用戶對這種服務的需求并不明確,而且無法預測它發生的時間和規模。
其次,由于這是一個非必需的市場,使得用戶對品牌的忠誠度幾乎等同于沒有。只要他需要共享充電寶的時候,附近存在就可以選擇,不一定非是必須要選擇某一家的產品。
這兩個共享充電寶市場的弊端,就使得所有的行業企業在競爭中必須要注意允許放置共享充電寶商家的態度。因為這些商家可以選擇讓客戶推薦共享充電寶,也可以選擇有意識的屏蔽某些品牌的共享充電寶。
“所以,為了在競爭中保持自己的份額,基本上各家共享充電寶企業對于放置共享充電寶商家給予的分成都超過了50%”,曾經是一家共享充電寶企業地區推廣總監的吳先生對數科社表示,大家都是被逼無奈,“因為你不給這么高的分成別人給了,商家真的有可能會把你的充電寶電源拔掉謊稱故障,推薦另一家的充電寶給用戶使用。”
這恰恰就是整個行業的現實。而在這樣的現實情況下,小電科技受到的壓力無與倫比,畢竟掙錢越多虧損越大,這放到哪家正常的公司都沒有辦法承受。
危險的現金流
營收越高虧損越大,必然會影響到小電科技的現金流。一旦現金流出現問題,小電科技如果無法解決資金的獲取,就不得不把上市作為自己的優先選擇。
這也是為什么短短不到一個月時間內在國內上市不成的小電科技,又毅然轉移進軍港股的重要原因。
浙江證監局官網顯示,2020年7月小電科技與浙商證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擬在創業板上市。2020年7月至2021年1月,小電科技完成3期上市輔導工作。
不過到了2021年4月,浙江證監局官網發布了浙商證券關于終止小電科技輔導備案的申請報告。報告稱,“鑒于小電科技戰略調整,公司決定暫時調整上市計劃,雙方經友好協商,一致同意終止小電科技擬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輔導”。
而就在這份公告發出20多天后,小電科技赴港上市的IPO申請書就已經遞交到了港交所。當然,這樣一個過程也可以看出小電科技對于上市的執著和決心。
實際上,小電科技目前的現金流已經問題十分嚴重。
小電科技招股書截圖
財務報告顯示,截止2020年底小電科技真正能掌握的現金以及現金等價物4.266億元左右。雖然其負債規模較小,但貿易應付款項以及應付票據有8.24億,應計費用以及其他應付款項有3.41億。兩者相加,小電科技在未來一段時間必須支付的款項超過11億人民幣。
根據香港的財務制度,能列入貿易應付款項目及應付票據的數額,一般情況下處理時間不超過6個月。而根據上市申請書相關的數據顯示,小電科技不到一年的應付賬款,差不多將近7.5個億。
小電科技招股書截圖
招股書中也對此進行了詳細解讀,增加的這些應付賬款大部分都是小電科技應該支付給允許擺放充電寶商家的分成款,以及額外增加擺放點位造成的充電寶與充電柜成本。
這意味著小電科技在2021年年底前必須想辦法湊齊近4億元的現金,解決掉所有的應付賬款,不然就會出現債務違約。
對2020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居然純收入是負值的小電科技來說是一大難題。尤其小電科技目前流動資產與負債之間的差距8000多萬,已經處于輕微的資不抵債狀態。
其實,小電科技已經意識到原有商業模式是存在問題的,并開始不遺余力地推進新業務的增長。招股書數據顯示,小電科技在原有共享充電寶租賃業務以外,還存在廣告收入和充電寶銷售的收入。
小電科技招股書截圖
但一方面這兩個新興業務的收入都在千萬水平,占總體銷售收入的比例過低,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另一方面兩個新興業務其實對于小電科技現有商業模式不但沒有促進,反而存在反作用。
首先,充電寶銷售業務2020年比2019年的增速超過了400%,在很多媒體報道中成為小電科技未來發展的一個主營業務突破口。
實際上,銷售充電寶業務就是小電科技力推的“尊享會員”服務。根據相關介紹,用戶花146元從小電科技淘寶旗艦店買上一個尊享會員IP充電寶,就可以在全國各個小電科技的充電柜無償換取滿電的充電寶使用。
這本來對于小電科技來說是一件好事,一次性就能將充電寶的成本和利潤回收。但問題是在現有的充電寶競爭格局之下,所有的充電寶企業都在增加給允許布局充電柜的商家分成比例。
如果出售充電寶的這種尊享會員,真成為小電科技未來業務的主流,那么地方商家對于擺放小電科技充電柜的熱情還有多高就要打一個問號。
其次,小電科技現在力推的廣告業務,可能影響用戶對于小電科技品牌的觀感。幾乎已經到了饑不擇食的地步,小電科技APP以及小程序中內嵌的導流廣告五花八門,只要用戶進入下一個界面就會出現廣告的位置,想忽略都很難。
數科社實操截圖
這讓用戶進入APP或小程序之后使用的感覺非常不爽,很可能會影響用戶最終對小電科技產品的選擇與否。
當然小電科技也在不遺余力的渲染自己的科技公司本色,試圖將行業的信息化技術打造成自己未來的主營產品。
招股書透露,小電科技已研發出包括云端硬件管理系統、CRM和ERP系統、數字化供應鏈系統,以及業務拓展運營管理等數字化工具。實際上,小電科技的科研戰略是企業服務賽道,這是目前國內互聯網巨頭都尚未吃透的領域,小電科技如果真的能殺入這個市場,尚有更廣闊的、比共享充電寶還巨大的機會。
但是,如果真的想要以數據分析、智能技術撬動企業服務市場,小電科技的科技屬性依然不夠強烈,其2018年、2019年及2020年,投入研發資金分別為0.373億元、1.02億元,1.19億元,分別占同期總收益的8.8%、6.2%及6.2%。
這個數據上可以看出,目前2020年19個億的收入中只有不到1.2億的研發經費,如果小電科技想把自己成型的技術變成行業內企業服務的產品,所需要走的路還非常長,需要投入的資金還非常多。
但結合小電科技目前的財務狀況來看,已經不支持他長期投入到這樣一個高技術和資本密集型的行業。
因此,不管是從財務狀況、業務體系,亦或是沒有成型的新業務來看,小電科技都不得不走上市的路程,哪怕會被碰得頭破血流。
因為走上市的路很可能獲得一筆急需的資金,從而暫緩企業發展中遇到的阻礙,而如果不走這條路的話,小電科技的倒下可能就是分分鐘的事情。
這還真不是危言聳聽。
猜你喜歡
春節經濟“熱力圖”:消費引擎強勁驅動,產業活力全面綻放
春節期間的消費場景豐富多彩,涵蓋了出行、購物、餐飲、娛樂等各個領域,呈現出全方位、多層次的繁榮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