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佳科技等17家企業受影響,證監會離職人員“突擊入股”遭嚴管
上市前夕突擊入股,涉及巨大的利益問題,因此一直是證監會關注的重點。近日,證監會系統離職人員突擊入股擬上市公司成市場關注焦點。證監會回應稱將制定規則,禁止系統離職人員不當入股擬IPO企業 。
證監會的表態背后,一大波IPO企業或受影響。
針對證監會系統離職人員突擊入股擬上市公司,證監會表示:“會始終注重加強對突擊入股、利益輸送、‘影子股東’、違規代持等行為的監管規范。”
圖片來源:證監會官網
證監會稱,“堅持從防范違法違規‘造富’、維護市場‘三公’秩序、加強監管隊伍廉政建設的高度出發,堅持問題導向、舉一反三,全面排查在審企業,對存在系統離職人員入股情形的,加強核查披露,從嚴審核把關,同時正抓緊補齊制度短板,系統規范離職人員入股行為。“
對于市場最為關心的涉及證監會系統離職人員投資入股的IPO申請,證監會表示“均正常受理,并嚴格依法推進審核復核程序。”
明泰股份股東中涉及3位證監會離職人員
引發證監會系統離職人員投資入股擬上市企業事件的首推明泰股份。浙江明泰控股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明泰股份”)是專注從事緊固件產品的生產商,預計此次通過IPO發行募集9.2億資金投向“汽車標準件研發生產”等三大項目,并計劃于上交所主板掛牌交易。
明泰股份產品主要分為螺栓、螺母、異型件三大類,廣泛應用于汽車發動機、傳動系統、制動系統、轉向系統、座椅系統、車身及車身附屬裝置和安全防護裝置、新能源汽車電池包等。
經過多年的發展,明泰股份與眾多中外知名汽車制造商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主要客戶包括上汽通用、上汽大眾、一汽大眾等合資品牌汽車生產企業,以及吉利汽車、比亞迪、奇瑞汽車、江淮汽車等自主品牌汽車生產企業,涵蓋了國內大部分乘用車品牌。
圖片來源:明泰股份招股書
雖然有很多知名客戶,不過明泰股份的股東陣容算不上豪華。招股書顯示,明泰股份上市前多次增資,股東幾乎都是公司員工和關聯人士,并沒有引入知名的投資機構或者戰略投資者。
直至2019年9月,也就是明泰股份提交上市申請的前半年左右,6家外部投資機構突擊入股明泰股份,且各個來歷不凡。
我們梳理發現,此輪突擊入股的6家外部投資機構中,4家投資機構涉及3名證監會系統離職人員。原證監會浙江監管局稽查處副處長倪某某通過平陽樸明持股2.08%;原浙江省證監局上市二處的薛某某通過溫州甌瑞持股1.1%;原證監會IPO主板發審委員宋某某則通過寧波通泰信和寧波通元優博合計持股1.65%。
值得注意的是,平陽樸明成立時間為2019年9月16日,也就是說,平陽樸明成立當日便立即參與了明泰控股的增資。
因為IPO前夕突擊入股或牽涉巨大的利益問題,所以證監會始終注重加強對突擊入股、利益輸送、“影子股東”、違規代持等行為的監管規范。
今年2月,證監會發布實施申請首發上市企業股東信息披露指引,進一步壓實中介機構責任,加強股東穿透核查披露,強化臨近上市入股行為監管,從嚴懲治違法違規行為。
對于這種情況,證監會一直堅持建立內審復核機制,對相關企業的審核工作強化內審監督,確保審核過程公平公正、依法合規。
如今,隨著明泰股份證監會系統離職人員突擊入股一事引發關注,市場都在關心與此相關的待上市企業上市進程是否會受影響?
對此,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表示“會有些延緩,但不是什么大事。主要是需要中介機構核查和發行人自查,這需要一些時間。絕大部分發行人并沒有這種情況,所以不會有太大影響,核查時間也會很快。”
還有16家企業IPO將受影響?
如果待審企業存在這類股東,需要中介機構充分核查,比如是否存在利益輸送、以及資金來源是否合法等,要經得起反復詢問。
那么,除了明泰股份外,還有哪些公司的IPO進程會受影響呢?
我們梳理上述明泰股份股東中的3位證監會系統離職人員的持股情況發現,宋某某2016年創辦通元資本后,通過成立的投資基金進行了多次投資。截至目前,宋某某持股的企業中有3家是待審企業。
其中一家與宋某某有關的待審企業寧波喜悅智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喜悅智行”),于2020年7月6日正式提交上市申請,擬登陸創業板。截至目前,宋某某通過其創辦的通元資本持有喜悅智行4.8%的股份。
此外,浙江世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世佳科技”)也于2020年12月30日提交了上市申請,擬登陸創業板,截至目前,宋某某通過通元資本持股5%。
從目前來看,宋某某除了已有的3家待審企業外,還有3家企業正處于上市輔導中,2家企業已終止上市審核。
除此之外,證監會系統離職人員倪某某、薛某某和宋某某還有多家投資企業處于股權融資階段。
數據來源:天眼查、choice
數據整理:野馬財經
證監會離職人員“下海投資”遭嚴管
近年來,證監系統監管干部下海創辦私募股權或私募證券基金的情況備受關注。如果這類人士入股擬上市企業,不免會產生利益輸送、錢權交易的質疑。
2021年1月,原證監會稽查總隊長歐陽健生的受賄以及內幕交易風波,在經歷了五年的調查后終于迎來一審判決,其相關涉案金額高達5000萬元。
2015年8月,在歐陽健生離任證監會三個月后,因涉內幕交易落馬。據叩叩財訊報道,2016年初,歐陽健生從此前的協助調查轉為正式刑事拘留之后,該案的定性便是以“特大受賄案”進行偵辦,涉及到IPO利益輸送的則是“大頭”。
對此,按照依法行政、強化監督的原則,證監會正在研究制定相關制度,禁止系統離職人員不當入股擬上市企業,“有針對性采取加固措施,扎緊扎牢制度籠子”。
中國證監會進一步解釋:一是明確不當入股情形,重點盯防利用原公權力謀取投資機會、入股過程存在利益輸送等行為;二是人員離職前進行專門談話提醒,要求做出不得違規入股的書面承諾,研究離職人員入股禁止期要求;三是制定專門審核指引,強化發行審核中對系統離職人員不當入股的靶向監管,發現涉嫌違法違紀的,及時移送、從嚴處理;四是完善內審監督復核程序,嚴格執行公務回避、與監管對象交往報告等制度規定。
隨著證監會監管的加強,對于涉及到的未提交上市申請的企業或者待審企業,還會產生哪些影響呢?對此,王驥躍稱“對于存在離職人員入股事宜的,會耽誤時間,需要監管局確認不存在違規問題后才能繼續;對于不存在這種問題的,幾乎沒影響”。
猜你喜歡
中國智能手機企業如何進化?
當前的中國智能手機企業競爭都已經是明牌。決定勝負結果的不是戰略的差異化,而是誰更專注,更具用戶導向,更能夠將這些戰略落實到極致,誰就更能贏得更多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最終“剩者為王”。阿里美股回落,盤前一度漲10%,央行未受理螞蟻設金控公司申請?
6月17日消息,阿里巴巴美股17日收漲0.78%報102.24美元/股。美股盤前,阿里巴巴股價一度漲超10%。證監會重申!賈躍亭終身禁入證券市場,處2.41億巨額罰款
最終,證監會維持兩份決定書對賈躍亭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和市場禁入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