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兄弟實控的英力電子,關聯關系引關注,供應商身兼大客戶!
隨著“顏值經濟”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人開始注重自己形象,提升自身顏值。與此同時,一些外觀漂亮的商品亦受到大眾追捧。
安徽英力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英力電子”)所生產的筆記本外殼為商品重要的“門面”,決定消費者是否在第一時間想要購買。
近日,英力電子發布了申請創業板上市的注冊稿。公司第一大客戶與第一大供應商竟然為同一家企業。此外,公司還存在客戶集中度較高,應收賬款逐年上升等多種風險。
最后一版招股書成功發布,待審核順利通過后,英力電子便可以正式上市。如今多項風險并存,英力電子能否成功上市。
3月3日,英力電子正式披露注冊稿,公司擬發行不超過3300萬股股票,募集5.3億元資金,對主營業務進行擴產改造。其中包括PC精密結構件廠房擴建和筆記本電腦結構件改造項目。
兄弟三人齊上陣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英力電子是一家由戴明、戴軍和李禹華兄弟三人合力控股的公司。
英力電子前身為英力有限,成立于2015年4月14日。上海英準為公司控股股東,持有69.42%股權。戴明、戴軍、李禹華兄弟三人合計持有上海英準100%股權,實際控制上海英準。
李禹華直接持有英力電子1.84%股權,戴軍直接持有英力電子0.62%股權。戴明、戴軍、李禹華為親兄弟,且簽署一致行動協議。三人合計持有英力電子71.88%股份,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截圖來源于:英力電子注冊稿)
如今,3兄弟聯手,要將英力電子送入資本市場。公開資料顯示,英力電子主要從事筆記本電腦結構件模組及相關精密模具。
結構件模組為機械類、電子類產品的框架結構,由外殼、內部支撐部件、基座等在內的多種特定形狀結構組件。
英力電子主要研發、生產、銷售的產品包括筆記本電腦背蓋、前框、上蓋、下蓋等外殼配件。其中,結構件模組收入為英力電子主要營收。截至2020年6月30日,結構件模組為公司貢獻6.14億元營收,占公司總營收93.9%。
(截圖來源于:英力電子注冊稿)
筆記本電腦制造行業,現在處于完全代工模式,即品牌商將產品生產全部交給代工廠商,代工廠商生產筆記本各個結構件。
據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筆記本電腦出貨量約達1.64億臺,英力電子筆記本電腦結構件為4895.75萬件(約1224萬套),約占2018年筆記本電腦結構件市場份額7.46%,市場份額較高。
(截圖來源于:英力電子注冊稿)
與此同時,英力電子與聯寶、仁寶、緯創等多個筆記本電腦代工廠建立合作關系,公司服務的筆記本電腦終端應用品牌包括聯想、惠普、戴爾、宏碁等品牌。
也正是如此,公司業績逐年上漲。2017年公司營收7.4億元,2018年為10.38億元,2019年上漲至12.62億元,截至2020年6月30日,營收為6.56億元;扣非凈利潤則由2017年的0.65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0.75億元,2019年為1.01億元,截至2020年上半年,扣非凈利潤為0.51億元。
(截圖來源于:英力電子注冊稿)
高度依賴聯想子公司,大客戶身兼供應商
英力電子營收雖然逐年增加,但其業績與業內同行上市公司相比,還有一定距離。
(截圖來源于:英力電子注冊稿)
由于筆記本電腦品牌商、代工廠商集中度較高,導致英力電子客戶集中度較高。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英力電子向前五大客戶銷售金額分別占當期營收93.77%、95.01%、96.68%和96.69%,公司議價能力較弱。
除此之外,英力電子應收賬款逐年走高。2017年英力電子應收賬款為為3.35億元,占公司營收45.29%,兩年后(2019年)英力電子應收賬款達5.57億元,占公司當期營收44.17%。英力電子應收賬款占比雖然逐漸有所下降,但應收賬款數額卻逐漸攀升。
其中,聯寶(合肥)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寶”)為英力電子第一大客戶。2017年-2020年6月30日,公司向聯寶銷售的產品分別占當期營收39.03%、39.15%、42.09%、50.72%。第一大客戶聯寶的銷售額比例逐年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聯寶同時為英力電子第一大供應商。2017年-2020年6月30日,公司向聯寶采購的金額占當期采購總額的6.52%、6.25%、7.73%、8.16%。
原材料為英力電子產品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報告期內原材料占公司主營業務成本60.39%、62.19%、64.2%和63.26%。英力電子供應商和客戶為同一人,會相對壓縮公司毛利。
招股書顯示,英力電子向聯寶采購的觸控板全部應用于結構件模組C件。由于觸控板單價較高,嵌入觸控板的結構件模組C件產品毛利率較低。
(截圖來源于:英力電子注冊稿)
我們聯系英力電子詢問公司在與聯寶進行合作時,公司是否會處于弱勢地位,又該如何進行調整。截至發稿,未收到對方回復。
第二大股東與第一大客戶“關系匪淺”?
身兼第一大供應商與第一大客戶的聯寶,為何與英力電子關系如此密切,雙方存在怎樣的關聯?
聯寶成立于2011年,為聯想集團與仁寶集團合資設立的代工廠。聯想集團、仁寶集團分別持有51%、49%股權。2018年仁寶集團以2.57億美元的價格將所持聯寶股權全部轉讓給聯想集團。聯寶現為聯想集團全資子公司,向聯想獨家提供PC產品。
招股書顯示,英力電子第一大客戶和第一大供應商均為聯寶,主要因為公司所在行業特性所致。當前全球主要筆記本品牌商均是將產品生產全部交給整機代工廠商。
英力電子主要向聯寶采購觸控板等產品,而生產觸控板的企業相對較少。再加上聯寶有采購未嵌入觸控板或指紋鎖的筆記本電腦結構模組相關產品的需求。
據此,雙方達成合作,聯寶將生產的觸控板銷售給英力電子,英力電子將觸控板嵌入筆記本電腦結構件模組后再銷售給聯寶。
那么聯寶與英力電子在業務合作之外,是否還有其他的關聯?
野馬財經查詢發現,英力電子第二大股東與聯寶“關系匪淺”。
英力電子第二大股東是毅達基金,而毅達基金的合伙人毅達匯承的母公司是江蘇毅達,江蘇毅達的董事長應文祿與聯寶監事周研均在北京眾聯極享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快樂茄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擔任董事和監事。
此外,應文祿曾為第六屆創業板發行審核委員會委員兼職委員。
第一大客戶與第一大供應商為同一家企業,那么市場會關注其交易是否公允?是否會存在輸送利益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