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麥郎沖A,與統一分道揚鑣后市值能達多少?
康師傅和統一早已奔赴資本市場多年,而行業另一巨頭的今麥郎卻遲遲未能享受資本盛宴。
如今,今麥郎終于正式沖刺A股。作為方便食品領域的一大巨頭,今麥郎近年來業績表現如何?
近日,河北證監局網站發布公告稱,中信建設證券擔任今麥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今麥郎”)上市輔導機構。
今麥郎創始人范現國最早是從一個生產冰糖的家庭作坊開始創業的,1992年,32歲的范現國靠著賣“老冰糖”積攢了20萬元的積蓄。1993年,范現國和幾個合伙人開始投資生產方便面,并把重點放在了中國的農村市場。
經過多年發展,今麥郎食品的產品遠銷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韓國、日本等海外36個國家和地區。年產方便面120億份,日處理小麥5500噸,年轉化小麥180萬噸,生產能力位居世界同行業前六名,國內入圍前三強。
如今,今麥郎也算是在方便面食品領域爭得了一席之地。根據2020年10月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發布的《2020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顯示,今麥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東——今麥郎投資有限公司2019年的營收為218.49億元。
該營收與統一相差無幾,根據統一在2020年3月25日發布的年報顯示,其2019年全年營收為220.197億元。
此外,銷售份額方面,今麥郎呈穩步上升趨勢。全球領先市場研究咨詢公司英敏特數據顯示,按方便面銷售額份額計算,2018年-2019年,方便面兩大龍頭康師傅的份額從48.2%下降到46.6%,統一從17%下降到16.3%。而今麥郎則從14.1%上升到15.8%
2020年8月,今麥郎宣稱,其主打的一桶半/一袋半方便面5年累計銷量已突破50億份,意味著平均每秒就有32份今麥郎方便面售出。
此消息發布后,今麥郎董事長范現國就公開宣布:過去30年是“康統”之間的競爭,2020年將開啟“康今”競爭的時代。
但是,從其營收和所占市場份額來看,相對于康師傅來說,今麥郎還存在較大差距。
其實,就今麥郎和統一而言,兩家企業曾于2006年有過一段時間的合作。今麥郎集團除了定位面品領域外,也在飲品界悄悄努力,兩家企業的合作也是從飲品開始的。
2006年2月19日,今麥郎與統一共同投資18億元創建“今麥郎飲品(北京)有限公司”。爾后,2016年5月,統一“清盤”了持有今麥郎飲品的股權,轉讓給“亞洲獨立私募基金”駿麒資本。
對此,今麥郎飲品稱,公司因避免同業競爭,引進了駿麒資本,出資全額收購統一所持有的全部47.83%的今麥郎飲品股份有限公司股權。
業內則普遍認為,今麥郎和統一合作是為了借助統一的資源進軍飲料行業的,但對統一而言,今麥郎飲品的發展未達統一預期。
與統一“分手”后,今麥郎飲品主打飲用水中的熟水領域,產品主要為今麥郎涼白開。尼爾森數據顯示,憑借涼白開的快速崛起,今麥郎飲品連續9個季度保持行業增速第一。
對此,朱丹蓬曾向“財經新媒體”直言,今麥郎的飲料板塊整體較弱。其方便面是一線品牌,但飲料身居二線。畢竟飲料市場強手如林,今麥郎涼白開并不具備切入行業頭部梯隊的品牌勢能。相較于統一、農夫山泉等深耕飲料行業多年的優勢品牌,今麥郎還需要投入更多資金和時間。
對此,記者聯系了今麥郎相關人士,截止發稿并未獲得回復。
今麥郎謀求上市之路也并非一帆風順。
早在2017年,創始人范現國便在今麥郎面品有限公司上市啟動會上道出了他的愿景:融資,上市,“打造大營銷平臺,將來實現一千億的收入?!钡?,今麥郎上市事宜卻無疾而終。
2年后,今麥郎打算借殼萊茵體育上市,然而還是以失敗告終。
作為方便面食品行業的三大巨頭,截止發稿日,康師傅(00322.HK)股價報收13.46港元/股,市值達757億港元(約合人民幣631.52億元);統一(00220.HK)股價報收8.54港元/股,市值為369億港元(約合人民幣307.83億元)。
2020年也有眾多食品企業紛紛走向資本市場,農夫山泉(09633.HK)、金龍魚(300999.SZ)等眾多食品企業甚至一躍成為資本寵兒。而今麥郎食品的資本之路才剛剛開始,上市后市值又能達到多少呢?
猜你喜歡
春節經濟“熱力圖”:消費引擎強勁驅動,產業活力全面綻放
春節期間的消費場景豐富多彩,涵蓋了出行、購物、餐飲、娛樂等各個領域,呈現出全方位、多層次的繁榮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