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來股份:理財虧掉1年利潤,都是“莊股”濟民制藥惹的禍?
上市公司也被割了韭菜……
繼杭鍋股份(002534.SZ)4000萬購買的信托產品踩雷后,中來股份(300393.SZ)近日也說自己“理財踩雷了,還可能拖累業績”——斥資2億元購買的4只私募基金踩雷“閃崩股”濟民制藥,上個月虧損97%,或會血本無歸。
而杭鍋股份曾于去年宣布預入主中來股份。股權收購還未完成,倒是先來了一波“共苦”。
我們發現,中來股份基金踩雷背后還有諸多謎題。中來股份購買的4只基金出自2家私募,為何如此巧地全部重倉被疑為“莊股”的濟民制藥?有2位自然人為中來股份這筆巨額理財提供兜底擔保,這兩位又是何方圣神?中來股份購買私募基金時并未走規定的審議程序,是誰、又是如何選中這幾只“踩雷”基金的?
上市公司也被收割?買私募虧掉一年凈利潤
2021年1月12日,中來股份公告稱,已向2家私募——泓盛資產管理(深圳)有限公司(下稱“泓盛資管”)和深圳前海正帆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正帆投資”)、2家券商——申萬宏源和國泰君安、2位自然人——人李萍萍和李祥提起訴訟或仲裁,索要本息合計2億多。仲裁委和法院均已受理。
對于通過起訴、仲裁無法追回的部分,中來股份董事長、總經理林建偉承諾會進行差額補足。
而原因為中來股份此前斥資2億元從上述私募購買的基金,上個月虧掉97%。中來股份認為上述私募在整個基金運作過程中存在諸多違規,才導致自己如此慘重損失。
2億理財巨虧的消息出來后,中來股份單日股價暴跌20%。但在隨后的司法途徑和董事長承諾“雙保險”作用下,其股價立馬回溫。
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中來股份先后四次合計用2億元閑置自有資金購買私募基金,具體認購情況為:
2019年11月15日,3000萬元認購泓盛騰龍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騰龍1號”)
2020年1月10日,5000萬元認購泓盛騰龍4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騰龍4號”)
2019年11月21日,6000萬元認購方際正帆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正帆1號”)
2019年12月9日,6000萬元認購正帆順風2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正帆2號”)
騰龍1號和4號的基金管理人為泓盛資管,基金托管人為申萬宏源(此外,申萬宏源旗下承銷保薦子公司為中來股份保薦機構);正帆1號和2號的管理人是正帆投資,托管人為國泰君安。
自然人李萍萍、李祥為上述基金產品的差額補足義務擔保人,對中來股份認購的騰龍1號基金、正帆1號基金、正帆2號基金合計1.5億元做出承諾,即“保證中來股份能夠收回本金并獲得年化10%的投資收益”。
事實上,中來股份購買上述私募基金的流程并不合規。
《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公司規范運作指引》第8.4.4條規定:“公司進行證券投資、委托理財或者衍生產品投資事項應當由公司董事會或者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不得將委托理財審批權授予公司董事個人或者經營管理層行使。”
而中來股份花2億買私募基金并未及時提請履行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程序。
直至2020年4月,中來股份才公告說明2億理財情況,并發布致歉聲明。同時,宣布向私募申請贖回全部基金。中來股份的保薦機構申萬宏源證券承銷保薦有限責任公司對上述事項出具了核查意見,并表示會持續關注后續贖回情況。
中來股份稱,公司于2020年4月、5月、7月、11月等多次與泓盛資管、正帆投資溝通基金贖回事宜,但總被推辭,僅于去年8月成功贖回不到(本息合計)2000萬。
2021年1月,中來股份收到上述基金凈值表顯示,4只私募基金于2020年12月虧損15.87億元,較年11月虧損幅度為97.18%。
后經中來股份調查發現,上述4只基金使用杠桿重倉了濟民制藥。而濟民制藥12月份連吃10個跌停,股價從41.79元/股跌至13.52元/股,其它持倉股票同樣出現虧損,從而導致基金巨虧。
2億本金收回不足2000萬,對于這筆投資損失,中來股份進行了全額損失確認,預計2020年歸母凈利潤為0.9億元~1.15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52.71%-62.99%,主要系投資理財損失造成。2018年、2019年,中來股份的扣非凈利潤分別為0.7億、1.89億。
按過往三年的業績表現,若該筆投資理財損失無法追回,相當于中來股份一年的辛苦都白費?
兩位擔保人和兩家私募背后的淵源
整個事件中,讓券業觀察頗為疑惑的是,中來股份購買的4只基金出自2家私募,為何持倉情況高度相似,還全部重倉了濟民制藥?
要知道,濟民制藥從2019年開始就被質疑是“莊股”,醫藥股千千萬,這兩家私募卻獨選了這只問題股。
此外,為中來股份這筆巨額理財提供兜底擔保的兩位又是何方神圣?
這兩點也成為監管層關注的重點,但截至目前,中來股份并未就此做出回應。
公開信息顯示,兩家私募——泓盛資管和正帆投資都成立于2015年,泓盛資管的控股股東為馬偉杰,正帆投資由黃建杰全資持有。
二者雖無股權關系,但注冊地址均為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區前灣一路1號A棟201室。
據“券業行家”統計,泓盛資管和正帆投資的規模分別為3.6億、2.95億,排行業1000位前后。中來股份選擇這樣兩家小私募合作也頗讓外界意外。
而兩位擔保人——李萍萍、李祥,似乎既與中來股份無淵源,也與兩家私募沒牽扯。
但有意思的是,天眼查數據顯示,注冊地在“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區前灣一路1號A棟201室”的公司遠不止兩家。
其中,還有一家私募名為“深圳市中科杰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中科杰瑞”),法人為李萍萍,持股84%。此外,李萍萍曾在多家公司任職,還是金證互通(838334.OC)子公司金證智通的第二大股東兼總經理。
天眼查自動關聯的李萍萍合作伙伴之一為李祥。李祥曾是中科杰銳的股東,目前還持有私募“融泰匯通”49%股權。
也就是說,賣給中來股份基金的兩家私募、以及給中來股份做擔保的兩位自然人,四者之間表面上雖無直接關聯,但背后有不少淵源。究竟是誰想入股濟民制藥?還是多個機構聯合操盤?
一位知情人士告訴券業觀察,“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區前灣一路1號A棟201室”這個地址其實并非實際辦公地址,是由政府提供的一個商務秘書地址,很多電子商務公司、金融類企業掛靠在這里。
誰在操控濟民制藥
濟民制藥之所以被指疑似莊股,是因為其從2018年中開始股價一路高歌猛進,但卻并無太多利好消息或相應的基本面支持。甚至在面對外界業績質疑、媒體坐莊質疑等負面消息,股價仍毫不受影響。
2018年6月,濟民藥業股價多在9元/股上下徘徊;2020年3月股價遠超50元/股,期間漲幅逾500%。但同期上證指數幾乎原地踏步。
2020年4月,多位股民爆料稱自己股票賬戶被盜,賬戶內全部股票被惡意清倉,然后全倉買入濟民藥業。
央視也曾發問《誰在操縱濟民制藥》。
面對坐莊質疑,濟民制藥曾對媒體回復,確實有“黑嘴”通過微信群、QQ群及直播間向股民薦股等方式,忽悠散戶高位接盤濟民制藥。
那么,誰在操控濟民制藥?
央視在報道中指出濟民制藥幾位股東席位更替有序,其中便提到兜售給中來股份私募基金的正帆投資。
Choice金融終端數據顯示,正帆投資出現在濟民制藥2019年中報,三季度繼續加倉,2020年一季度又開始減倉。截止2020年三季度末,正帆投資通過“正帆敏行4號”持有348萬股股票。
但中來股份購買的騰龍1和4號、正帆1號和2號分別持有282萬股、212萬股、182萬股、384萬股(2020年二季度末數據),與“正帆敏行4號”持倉差距不大甚至略高,卻始終未出現在濟民制藥的機構股東名單中。
哪個數據在撒謊?中來股份此次間接被濟民制藥割韭菜還有諸多真相有待還原。
猜你喜歡
中來股份、特變電工公告將投資140億、176億建設多晶硅項目
3月15日晚間,中來股份公告稱,擬投資建設年產20萬噸工業硅及年產10萬噸高純多晶硅項目,第一期擬投建年產20萬噸工業硅、年產1萬噸高純多晶硅項目,第二期擬投建年產9萬噸多晶硅項目連收2個“20CM”漲停板后,中來股份引來監管關注,沾上華為概念
7月1日,中來股份收到深交所下發的一紙關注函,要求說明公司6月29日在公眾號發布與華為合作光伏業務相關文章的原因和動機,是否存在主動迎合市場熱點、炒作公司股價的情形。中來股份大漲20%,沾上華為概念,市值再破百億元
6月29日午后,中來股份股價異動拉升,一度觸及漲停板。截至當天收盤,該公司股價報收10.3元/股,漲20.05%,目前總市值為112.2億元。中來股份:理財虧掉1年利潤,都是“莊股”濟民制藥惹的禍?
繼杭鍋股份(002534.SZ)4000萬購買的信托產品踩雷后,中來股份(300393.SZ)近日也說自己“理財踩雷了,還可能拖累業績”——斥資2億元購買的4只私募基金踩雷“閃崩股”濟民制藥,上個月虧損97%,或會血本無歸。委托理財抱團踩雷,中來股份慘遇“殺豬盤”
在坑了不少散戶的同時,高度疑似“殺豬盤”的濟民制藥也坑了上市公司中來股份(300393.SZ)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