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開低走前途未卜,清科創業“寒冬”上市,創始人身價超16億
12月30日,清科創業(01945.HK)正式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股價報收11.6港元/股,漲幅為5.45%。
招股書顯示,清科創業以3.1%的市場占有率處于行業龍頭位置,被譽為港股市場“股權投資服務行業第一股”。根據港交所公告,清科創業公開發行定價為每股11.00港元,超額認購約1394倍。
“清科可以說是中國股權投資行業發展從0到N的見證者。”12月30日,一位PE界人士表示。
此前清科創業已引入多位基石投資者,包括高瓴資本、盈科資本、IDG資本、紅杉中國公開市場基金等,合計認購金額約占總募資金額的45%。
創始人身價16.71億
清科創建于1999年。彼時,年僅25歲的倪正東還在清華經管學院讀博,其后與幾位同學在清華校園創辦了清科,并開始為新興的創投行業提供服務。
當時誰都無法想象,20年后的今天,中國的創投行業規模如此之大。但1999年,中國的創投行業還只是剛起步,新千年交界,互聯網泡沫就隨之而來,全球創投行業迎來寒潮,清科自然未能幸免。
2001年,公司人數從16人減到3人,連員工工資都發不出來了。不過,倪正東依然對創投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危機之下找家里人借了錢才渡過難關。
清科也在這一年舉辦了首屆中國投資人論壇,中國的投資人幾乎都來了。
“當時,整個VC圈在北京只夠湊一桌,不到20個人。“賽富亞洲投資基金創始管理合伙人閻焱也因這樣的機會與倪正東結識。當年的論壇總共只有150人參會,但那最初的150人當中,很多人日后都成為了中國投資界的翹楚。
“那個時候,誰都沒能預料到,20年之后,中國的創投行業會如此蓬勃,各行業會出現如此多的巨頭和獨角獸。”倪正東感慨道,“過去的20年是創業最活躍的20年,也是年輕人逆襲的20年。”
中國創投大潮席卷而來。“回首過去20年,中國創投發展非常高速,這里面有各個參與者不懈的努力,有投資人和創業者的耕耘,也有像清科這樣的連接者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沈南鵬如此評價。
期間,清科創業也陪伴著中國創投行業不斷前行。2007年,清科創業率先上線中國首個股權投資大數據平臺“私募通”,隨后陸續上線創業與投資領域資訊平臺“投資界”、投融資信息對接服務平臺“項目工場”、股權投資培訓學習平臺“沙丘大學”,漸漸筑起中國最大的股權投資綜合服務平臺。
20年的堅持,成就了清科,也成就了倪正東。根據招股說明書,倪正東通過JQ Brothers Ltd.持有清科創業48.0216%的股份。按照最新市值計算,倪正東的身價為16.71億。
過去并不代表未來
盡管成功登陸資本市場,但清科創業未來依舊困難重重。
對于創業投資基金和產業投資基金來說,資管新規后,包括理財產品在內的各類資管產品,作為過去最為主要的募資渠道,這些資金的入場渠道受限。
資管新規的要求疊加大環境的不友好,PE/VC們的日子更難過了。一方面,表現為PE/VC募資難度加大,甚至可以說是來到了“至暗時刻”。除了頭部機構外,中小機構很難融到資。另一方面,還面臨退出的難題。
2019年下半年來,創投市場的活躍度進一步下降,交易數量與規模相繼觸底。2020年來,本來就是在資本寒冬中的PE/VC,更是迎來新冠肺炎的沖擊。比如清科線下的活動便因為隔離及社交距離的要求,年度5個活動中的2個被迫取消。
據融中研究統計,截至2020年11月末,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已完成募集金額為6988.21億元,相比2019年下降21.98%。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募集數量繼續呈現下降趨勢,由2019年的884只下降至2020年11月末的827只。
“在整體經濟和市場情況不利的情況下,客戶可能會減少他們的營銷支出,獲得股權投資相關知識及資格的動力可能會下降,這將影響客戶對我們的營銷服務及培訓服務的需求。“清科在招股書中表示,”由于我們的成本相對固定,而且我們可能是無法在不減少收入的情況下降低我們的可變成本,或在一段時間內無法抵消因為市場和經濟狀況變動導致的收入減少。因此這可能會對我們的盈利能力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清科創業也在招股書中作了風險提示,過去的增長并不能代表未來業績。畢竟,有太多不可控因素,以中國股權投資行業發展現狀來講,2015年-2019年股權投資行業的投資金額復合增長率為-5.1%。
除此之外,大數據分析能力作為改善及升級私募通的主要技術,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顧客的穩定增長。目前,私募通主要通過大量非結構問卷進行資料收集,從而為訂閱者提供精準且有力的數據服務。但即便加大投資,更新數據模型以及算法,仍無法保證數據不出錯。
“相應的,假如我們未能留住現有客戶以及吸引更多客戶消費,這對我們業務、經營業績以及財務狀況將產生重大不利影響。因此,為了保持收入和利潤的增長,我們就必須留住現有客戶并吸引新客戶,并鼓勵彼等使用我們的服務。”清科創業在招股書中表示。
歸根結底,上市僅僅只是第一步,借著資本市場,清科創業想要取得長足發展仍需完善自身、仍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