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力全年銷售目標遇阻?拿地金額跌出top100
曾經的“華南五虎”之首,年少成名的粵系房企富力地產,獲得過中國房企綜合榜實力第一名,2007年僅次于萬科、中海等少數幾家房企。
可是在多年發展中,富力地產逐漸掉隊。此后試圖追趕的富力地產,在2017年發力增長后,逐漸陷入困局。今年在公開土地市場上,遠不及萬科、中海的千億拿地表現,縮減規模明顯。
近日,據中華網財經報道,今年富力地產在臨近年關時,才首次在自己的總部廣州,以11.2億元的底價拿下廣州花都一塊宅地。
對此,我們聯系了富力地產,詢問其大規模縮減拿地的原因,截至發稿前,對方還未答復。
01
逐漸消失在土地市場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作為房企來講,土地市場的儲備表現,決定著該房企未來的規模發展程度。
現在保持高速增長的房企,無一不是擁有充足的土儲規模。2016年,富力地產千億目標折戟后,就率先在土儲上發力,進行下一次沖擊。
2016年,富力地產拿地金額160億元,同比2015年45億元增長255%。雖然這一年的千億計劃落空,不過2017年,富力地產董事長李思廉就重提千億計劃,而這一次顯得信心十足。
其理由很簡單:2017年上半年富力地產新增1140萬平方米土地儲備,未來可售貨值充足。
2017年,富力地產在土地市場上花了584.3億元,較2016年再次增長265%,新增土儲1811萬平方米。這也是富力地產這五年來,在土地市場上,表現最強勢的一年。
此后,富力地產拿地開始有所放緩。2018年,富力地產在土地市場上支出371億元,拿下1405萬平方米的土儲。2019年拿地金額再次下降至244.14億元,新增土儲939萬平米,在上半年拿地金額176.3億元下,下半年拿地速度快速下滑。
今年以來,富力地產拿地速度再度放緩。2020年上半年,富力地產僅在6個城市拿下8幅地塊,拿地金額60億元。
在中指研究院公布的2020年1-11月房企拿地的最新榜單中,沒有在榜單里發現富力地產的影子,已經跌出前100名,遠不及2019年全年拿地金額排名48位的名次。
對于逐漸減少拿地,李思廉曾對外表示:“由于我們有大量的舊城改造項目在結轉當中,所以招拍掛方面接下來會放慢一點,通過招拍掛拿地的都是短平快項目。”
李思廉提到的“短平快”指的是在12月內產生現金流回報快速的資產周轉項目。并且他還說道:“大型100多億的項目我們盡量不參與,大多數招拍掛都是控制在10億元金額左右。”
02
“三道紅線”壓頂,富力的“節源開流”
富力地產為何在土地市場是如此表現,或許我們能從財報中,找到一些原因。
據《新京報》報道,截至2020年三季度,富力地產貨幣資金359.5億元,短期借款93.47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659.23億元,短期有息負債共752.7億元,現金短債比0.48,貨幣資金遠不能覆蓋短期債務。
除此之外,截至到三季度,富力地產的資產負債率和凈負債率分別為80.37%和166%,如果剔除預收款,其資產負債率或降至70%左右,或許能夠翻綠一條。
另外,富力地產多年來現金流為負,無法從經營上獲得充足現金,今年又連遭穆迪、標普等多家評級機構下調評級。
而評級機構的“負面評價”又會反作用于富力地產,導致其在融資渠道及融資成本上更加艱難,降負債成了富力地產的當務之急。
今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李思廉提到,未來一段時間還是會再減輕負債,年底再降10%左右。
在“三道紅線”和高負債的壓力下,風云地產界注意到,富力地產除了在土地市場上節流之外,從去年開始已經大幅裁員,公司員工逐漸減少。
數據顯示,截至去年末,富力地產有員工62305人,今年中期已經縮減到39244人。總員工成本從34.79億元縮減到14.6億元,節約開支約20億元。
富力地產并沒有只是選擇節流,同時也在忍痛割愛,積極開源。
11月,富力地產以44.1億元的對價,將唯一的物流園廣州國際機場富力地產綜合物流園70%的股權賣給了黑石集團。此外也傳出了,富力地產將出售廣發證券總部大樓40%和轉讓廣州黃埔舊改項目股權等其它資產項目的傳聞,其開源的步伐還未停止。
03
銷售目標受阻,規模成長能否持續?
受債務壓力傳導,開源節流的富力地產,在縮減拿地規模后,銷售表現上,可以說是不盡人意。
2017年,快速拿地的富力地產,在2018年取得了1311億元銷售額,同比增長了60%,成功晉升為千億房企。
隨著2018年拿地速度放緩,富力地產雖然將2019年銷售目標制定在1600億元。但最終只完成銷售目標的86%,實現了1381.9億元的銷售額,同比增長5.14%,增速較2018年下滑54.74%。
2019年銷售目標不及預期的富力地產,談及2020年規劃時,將銷售目標定在了1520億元。截至2020年11月末,富力地產銷售金額為1172.8億元,同比下降了2.55%,僅完成年初目標的77.15%。
目前來看,僅剩1個月時間的富力地產,銷售目標受阻明顯,今年完成銷售目標的計劃或將再次落空,銷售金額能否實現正增長,還留有懸念。
如今逐漸減少在公開土地市場拿地,富力地產將重心放在了城市更新轉化項目上。截至2020年上半年,富力地產擁有超過80個處于不同階段的城市更新項目,其中,92%位于一線及二線城市,以及54%位于粵港澳大灣區。在城市更新項目中的潛在可售面積為4000萬平方米。
不過,城市更新項目雖然成本遠低于新推地塊,但是因為其體量大、持續時間長、搬遷成本高,轉化周期遠不及招拍掛土地。富力地產出于降負債而放緩拿地,但是舊改項目占用資金也并不小。
截至2020年6月,富力地產擁有土地儲備約為5683萬平方米,較2019年末5800萬平方米略有縮減。富力地產在年報中表示,目前的土儲規模可以支撐其未來四至五年開發之用。
如今,放緩拿地的富力地產,能否通過城市更新項目轉換來補足缺失的土地市場拿地,來維持規模的持續增長,還需要時間告訴我們答案。
不過就目前來看,縮減拿地的富力地產,在銷售目標的表現上,是未能達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