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立法禁止采集人臉識別信息,戴口罩識別率仍高達97.77%
《天津市社會信用條例》12月1日表決通過,市場信用信息提供單位不得采集自然人的宗教信仰、血型、疾病和病史、生物識別信息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采集的其他個人信息。
.jpg)
11月2日消息,據光明日報報道,《天津市社會信用條例》12月1日表決通過,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稐l例》第十六條規定,市場信用信息提供單位采集自然人信息的,應當經本人同意并約定用途,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市場信用信息提供單位不得采集自然人的宗教信仰、血型、疾病和病史、生物識別信息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采集的其他個人信息。據此,企事業單位、行業協會、商會等被禁止采集人臉、指紋、聲音等生物識別信息。
近期,一則“戴頭盔看房”的小視頻在網上流傳。視頻中還有字幕:“為保護個人信息,戴著頭盔去看房”。導致看房者如此行為的,正是售樓處的人臉識別系統。據媒體調查發現,為了滿足房企需求,多家公司推出了“人臉識別渠道風控”產品,疫情發生后,看房者往往戴著口罩,但人臉識別系統的識別率仍然高達97.77%。據公開資料顯示,南京、徐州等地的某些樓盤也是有人臉識別系統的。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這種已經被廣泛應用的人臉識別、無感抓拍技術,屬于非法收集和濫用公民個人信息,涉嫌違反《網絡安全法》與《民法典》。目前,已有多家售樓處接到相關部門電話通知,要求拆除現有的人臉識別系統。
隨著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計算機科學技術的進步,人臉識別應用越發廣泛。前瞻研究院數據顯示,目前中國人臉識別市場規模約占全球市場的15%左右。2010-2018年,中國人臉識別市場規模逐年增長,年均復合增長率達30.7%。2018年,我國人臉識別行業市場規模為25.1億元。預計未來五年人臉識別市場規模將保持23%的平均復合增長速度,到2024年市場規模將突破100億元。
【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博望財經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博望財經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得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聯系(微信公眾號ID:AppleiTree)。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交行人臉識別被騙子破解,6用戶被盜刷超百萬,法院卻判其無過失
據鳳凰網科技報道,交通銀行的人臉識別系統已被6名用戶起訴,因人臉識別漏洞,用戶被盜刷存款已超百萬元。小區物業不能再強制安裝人臉識別門禁了,最高法作出解釋明確紅線
7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司法解釋,對人臉識別進行規范。一位安防人士對AI財經社說:“政策趨緊趨嚴了。”南寧:多名業主被騙超千萬元,被人臉識別坑,刷臉后房子被過戶
除了黎先生之外,其他售房者也遭到了如此欺騙,僅僅被韋遠鵬一個人騙的受害者已經超過10人,受騙總額超1000萬元。這些售房者都是在完成刷臉認證后,房子當天就被過戶出去,而且立刻被買家抵押給第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