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上市的快手 還將面臨哪些隱憂?
快手一哥辛巴的意外翻車將這家即將上市的短視頻公司推上了風口浪尖。
在監管加強對在線直播帶貨管理的當下,這件事無疑對快手有一定的影響。不過,辛巴已就此事道歉認賠,這次事件并沒有如同當年順風車司機殺人一樣擴展成為社會性事件,也沒有形成強大的輿論導向對快手上市計劃造成致命打擊。
不出意外的話,快手將超過名氣更大的抖音,在年內成為短視頻第一股。不過,流量日漸接近瓶頸、未來變現能力將成為考驗快手未來在資本市場表現的關鍵。
01
誰的快手?騰訊還是兩位聯合創始人
上市之際,快手的股權結構也隨之披露。
很多人驚訝地發現,聯合創始人程一笑與宿華,其實并不是公司第一大股東,二人持股合在一起也不過22.67%,和騰訊21.567%的差不多。
招股書顯示,目前程一笑為公司首席產品官,持股10.02%;宿華為負責公司運營的CEO,持股12.65%。IPO完成后,宿華將通過Reach Best擁有及控制4.27億股A類股和0.57億股B類股,程一笑則通過Ke Yong擁有及控制3.39億股A類股和0.46億股B類股。
這類“AB股”架構,通常每股A類股可投十票,每股B類股可投一票。這才是這兩位聯合創始人的殺手锏。通過這種同股不同權的股價結構安排,基本上可以保證二人在公司的控股股東地位,同時也避免了公司做大后被投資方左右的可能。
快手之所以形成目前的股權結構,與其多年來多次融資有關。
2013年,程一笑團隊與宿華團隊合并前,GIF時期的快手,僅僅獲得晨興資本的幾百萬美元的天使輪融資;兩家合并后,快手融資金額與次數均大幅增加,先后獲得八輪融資,總融資接近70億美元,投資方包括騰訊、紅杉,百度,順為資本,云峰基金等。在最后一輪融資后,快手估值已達到286億美元。
與美團等互聯網公司上市前一樣,為鼓舞士氣,快手也開展了較大規模的員工持股計劃。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4551名快手公司員工認購5.24億B類股份,人均持股11.5萬。此外,還有4546名非快手在職員工認購3.21億相關股份。
根據招股書融資額推算,快手本次IPO每股約在5.7-6.8美元。那么,快手員工人均獲利近超過400萬元。看來,快手上市,不僅是機構投資者的
盛宴,公司員工也是利益共享者。
02
業務畫像:這3個數據代表未來?
快手最早不過是一款動圖生成工具,后來轉型為社區,接著步入短視頻賽
道。
客觀地說,進入短視頻賽道之初,快手給人的印象“很low”, “毀三觀、秀下限、土掉渣、擦邊球”類視頻保有量很大。抖音雄起后,這種對比似乎愈發強烈,知乎上關于快手“很low”的討論也是層出不窮。
不過,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時至今日,觀眾或許還是那個觀眾,快手則遭已不是那個快手。
這兩年,快手吸收大批不同圈層、不同地域的用戶,正從之前有些佛性的社區,迅速進化為一只立足短視頻流量的又一只電商獨角獸。
招股書顯示,過去三年,快手年復合增長率高達67.4%:2017年到2019年,營收從83.4億元漲到391.2億元,利潤分別為6.08億、-5.21億、6.89億元。
顯然,打賞分成、電商直播和廣告,已成為快手三大利潤來源。
瀏覽快手的招股書,上面有關經營的數據很多,但《博望財經》認為,最值得關注的數據是以下3個:68.5%,72億,1096億。這3個數據,大體代表了快手未來的商業發展方向。
68.5%,這是直播打賞占2020年上半年快手凈收益總額的比例。這個數字2017年—2019年分別是95.3%、91.7%、80.4%,2019年上半年還是86.9%,快速下滑的原因則是快手實現了商業多元化發展,線上營銷和直播電商收入均有所提升。
72億,這是快手2020年上半年線上營銷服務收入。2017年—2019年這一數據分別是3.9億、16.65億、74.18億,應該說,這一項收入前兩年增速非常快,2020年上半年收入已經接近2019年全年,增速雖然有所放緩,但在較大基數上有這個進步還是比較可觀。
1096億,指的是2020年上半年快手電商業務GMV即商品交易總額已達1096億元。這個數據比較受市場關注。畢竟,這是業內比較通用的觀察電商平臺實力的一個關鍵數據。快手在招股書中,引用調研機構艾瑞咨詢的表述稱,按此數字計,快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直播電商平臺。也就是說,按GMV算,快手目前已是國內僅次于淘寶的直播電商平臺。
更重要的是,快手稱,其用戶平均月復購率超60%。這意味著其電商業務增長潛力很大。
當然,快手這塊業務的缺陷是過度依賴頭部主播,中腰部主播的話語權較小,貢獻率也較低。數據顯示,2019年,辛巴及其家族的直播帶貨GMV133億,占到快手平臺的22.32%。這個比例確實偏高,難怪這次辛巴出事后,不少媒體擔心假燕窩事件影響快手正常上市。
業內人士告訴《博望財經》,之前,快手電商成交場所有四個:大部分流量導向淘寶,少部分流量導向魔筷、有贊,極少部分導向快手自營商品。因此,某種意義上,快手只是個導流平臺。
2020年5月27日,快手與京東零售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打造短視頻直播電商新生態。業內人士認為,快手有流量,但沒電商運營經驗,也缺乏基礎設施,而聯手京東,則可以有效彌補自身短板。
03
月活與虧損同步增長,瘋狂燒錢值不值?
快手招股書發布后,很多人都注意到:截至2020年6月30日,快手營收253.21億元,同比增長48.27%;但凈虧損為63.48億元,同比下降425%。而之前三年,快手在業務高速增長的同時,一直處于盈利狀態。
具體到營收和凈利潤來看,2017年至2019年,快手營收分別為83.40億元、203.01億元、391.20億元,經調整利潤分別為7.77億元、1.82億元、12.3億元。
上半年出現這么大虧損,除了股權激勵因素外,最核心的是快手營銷費用大幅增長,高達132.85億元,同比增長354.1%,占總收入的比重達到52.5%。這其中,快手極速版及其他應用的營銷開支占據了重要部分。但不少人認為,這些錢燒下去的效果不甚理想。
2019年,快手拿下了2020央視春晚的紅包項目,據說預算費用高達40億,為了讓快手日活突破3億,快手真是拼了。Questmobile數據顯示,春晚當天,快手與抖音的DAU之差曾一度縮小至6000萬,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與抖音的日活又擴大到了1億差距。借著春節流量高峰,快手完成3億DAU目標,而抖音DAU已經突破4億。
目前,快手上半年主App及小程序月活躍用戶數為7.76億,日活躍用戶數為3.02億,日均使用時長超過85分鐘。而數據顯示,8月份,抖音(包括抖音火山版)日活突破6億,二者依然存在較大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快手大數據研究院2月份發布的《2019快手內容報告》顯示,快手日活在2020年初已突破3億。也就是說,快手132.85億元的燒錢大營銷,在春節之后其實對用戶增長貢獻不大,轉化率十分不足。看來,快手通過燒錢來換取用戶的做法,效果究竟如何,仍需驗證。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博望財經》,總體來看,快手截至目前的各項數據都還不錯,選在這個時間窗口上市,快手考慮更多的是估計還是為了獲取更多資本加持,便于前期投資者套現,至于沖刺“中國短視頻第一股”,與抖音比高低的說法,更多是一種江湖傳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