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視覺第一股即將上市,依圖科技的喜與優
作為最早一批應用層面的計算機視覺算法供應商,商湯科技、曠視科技、依圖科技、云從科技在業界有著 “計算機視覺四小龍” 的名號。
如今,四小龍中的依圖科技 11 月初在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云從科技已于 2020 年 8 月辦理了輔導備案登記,曠視科技與商湯科技也基本確定計劃將于科創板掛牌上市。這意味著,人工智能領域的四小龍有望在不久的將來齊聚科創板。而依圖科技憑著先人一步的 IPO 步伐,或將成為國內 “AI 第一股”。
算法加芯片制造差異化發展路徑
伴隨計算機視覺技術應用場景不斷拓展,計算機視覺行業正進入黃金發展期。根據頭豹研究院預測,2018 年至 2023 年中國計算機視覺行業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 48.8%,2023 年規模達 603.5 億元。
圖|中國計算機視覺行業市場規模
目前,計算機視覺應用市場的基本競爭格局已經基本成型,四小龍占領了超過 60% 的市場份額。根據 IDC 數據顯示,從 2017 年到 2019 年上半年,商湯、曠視、云從、依圖都占據著計算機視覺應用市場份額前四位。其中,商湯、曠視市場份額一直穩居第一和第二,依圖和云從緊隨其后。
圖|2017 年及 2018 年下半年中國計算機視覺應用市場份額 數據來源:IDC
從企業估值來看,根據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19 胡潤全球獨角獸榜》,商湯、曠視、云從、依圖估值都已超百億人民幣。
圖|商湯、曠視、云從、依圖獨角獸排名及估值 數據來源:《2019 胡潤全球獨角獸榜》
行業進入白熱化競爭階段,如何形成自己的差異化優勢?從招股書可以看出,依圖試圖將 AI 算法和芯片作為兩大核心優勢。
自創立以來,依圖在計算機視覺領域的多個競賽中攬獲了冠軍。2017 年,依圖科技斬獲 IARPA 全球人臉識別挑戰賽冠軍;2018 年,依圖科技在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主辦的人臉識別測試(FRVT2018)中以千萬分之一誤報下的識別準確率超過 99%,繼續保持全球人臉識別競賽冠軍。
與四小龍的其他幾家公司相比,依圖的獨特之處在于將業務延伸到了 “AI 芯片”。去年 5 月,依圖提出 “算法即芯片” 的構想,推出全球首款深度學習云端定制 SoC 芯片,從設計到制造實現全面國產化,并隨之成為第一個自主研發 AI 芯片并真正開啟商用的 AI 公司。在招股書中,IPO 所募集的資金有 31% 是用于芯片相關產品的研發,其中有 23.18 億元用于新一代人工智能 IP 及高性能 SoC 芯片項目。
可以說,依圖將芯片技術與算法技術結合,在行業中形成了差異化的發展路徑。
長期虧損,是風險也是機遇
天眼查顯示,2012 年以來依圖累計融資金額高達數十億元,但處于高速成長期的依圖仍產生了巨額虧損,并面臨資不抵債的現狀。
招股書披露的財務信息顯示,從 2017 年到 2019 年,依圖的營收從 6871.89 萬元躍升至 7.17 億元,復合增長率高達 222.97%。不過,營收雖然在逐年遞增,但卻一直處于虧損的狀態,凈虧損三年半累計虧損 72 億元。這一數據初看比較夸張,也有財務計算方法的因素,實際上,這 72 億的虧損中,有 70% 是因為優先股公允價值上升導致的。
近年來依圖科技一直保持著較高的研發投入,招股書顯示,2017 年至 2020 年上半年,依圖科技研發投入分別為 0.99 億元、2.85 億元、6.55 億元及 3.81 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比分別為 147%、96%、92% 和 100%。
依圖對技術研發的重視不言而喻。創始人朱瓏曾公開提出,未來十年是人工智能算力 “超摩爾時代”,搶占人工智能發展的制高點,關鍵在人才,只有前瞻布局、才能在科技競爭中掌握主動權。
盈利時間表無期,商業應用能力仍需提高
技術投入是一方面,對于 AI 創業公司而言,實現技術落地和商業變現仍是生存的重中之重。
人工智能作為一種新基礎技術,看起來能夠應用在廣泛的領域,實際上技術真正實現落地會耗費不少的時間成本、研發成本,是否能夠真正規模化落地有非常大的不確定性。
在營收與盈利壓力下,依圖也在不斷尋找和拓展落地場景,通過快速切入某一場景來進一步拉動增長,加快商業化變現進程。
目前,依圖在醫療領域的落地情況比較突出。產品及解決方案已落地全國 300 余家三甲醫院,并在部分省市完成縣市級區域醫療中心覆蓋。通過提供醫療智能全棧式產品解決方案,依圖致力于將醫療 AI 產品快速嵌入臨床工作流。
整體上來說,依圖科技的商業化進程仍是緩慢的。雖然依圖科技過九成營收都用來研發投入,但其產品落地的過程仍然是艱難的。從其收入構成來看,軟硬件產品及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大多數都沒有實現盈利。2017 年至 2020 年上半年,依圖科技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合計分別為 0.3 億元、2.53 億元、5.67 億元及 6.95 億元,占當期的營收比分別為 44%、83%、80%、182%。
依圖科技在招股書中也聲明稱,公司的技術成果產業化和市場化進程也會具有不確定性。
從行業大環境來看,面對這些問題的不只有依圖一家。中國計算機視覺商業落地能力與商業應用領域仍有待拓寬。
計算機視覺應用昂貴,限制了其商業化應用發展,僅在政府安防、廣告營銷與大型金融機構中有較大規模采用。具體來看,2018 年中國計算機視覺行業應用領域中安防影像分析占比最高,達到 69.4%,廣告營銷、智能金融分別以 17.2%、9.6% 緊隨其后,醫療影像、工業制造、新零售、智能交通等創新領域亟待拓展。
作為 “計算機視覺第一股”,爭先上市的依圖科技,有 “第一個吃螃蟹” 的勇氣,也面臨著諸多行業浪潮前進中的隱憂。
猜你喜歡
昆侖萬維25年一季度營收17.6億,大幅增長46%,AI業務商業化實現新突破
4月29日,昆侖萬維(300418.SZ)(以下簡稱“公司”)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