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紅利與技術落地共振,盈利能力提升,新開普還能高飛嗎?
正值AI智能體元年,概念股新開普賺足了眼球。
2025年AI智能體行業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市場規模方面,據《百家號》等多家權威媒體報道或引用,生成式AI市場預計從2024年的209億美元增至2025年的322億美元,年增長率達53.7%,這種迅猛增長的趨勢反映了生成式AI在各行各業的應用潛力,尤其是在醫療、金融、媒體等領域;AI智能體整體市場規模將從2024年的51億美元增長至2030年的471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44.8%,未來隨著AI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場景的拓展,AI智能體市場規模有望持續增長。
技術突破與商業化加速并行,包括新開普等國內外企業深度布局,推出具備多模態交互、自主決策能力的智能體產品,覆蓋醫療診斷、物流優化、智能家居等場景。行業應用持續深化,2025年被視為AI智能體商業化元年,并據全球領先的研究和咨詢公司Gartner的預測,到2028年,將有15%的日常決策被自動化,推動企業生產力提升。
搭乘AI智能體行業東風,新開普再一次走進公眾視野。
進入2025年3月,3日新開普股價報收11.29元/股,14日最高價達21.66元/股,股價上漲了近92%,此后盡管有所回調,但仍較年初有很大的上揚。截至發稿前,股價收于15.58元/股,市值達到74.22億。

來源:百度股市通
眾多AI智能體概念股,新開普為何能脫穎而出?
01
智慧校園龍頭地位穩固,AI驅動二次轉型
據官網介紹,新開普是國內高校信息化龍頭公司,自2000年創立至今,始終縱向深耕聚焦智慧校園領域,專注于校園管理信息化、教育教學信息化解決方案建設,堅持以技術產品創新為核心,并采用聚焦、相關多元化發展的T型戰略,基于多年來在高校場景積淀的優質產品、科技服務及運維服務能力,復用中臺技術,橫向拓展相關多元化市場應用場景,如K12、中職、企事業、農業、水務等領域,實現了聚焦與相關多元化的平衡。
同時,新開普還依托從硬件、電路模組、操作系統到平臺軟件和應用軟件的軟硬件一體化產品創新體系,以及涵蓋需求、設計、開發、制造、集成、運維于一體的綜合服務體系,推動客戶數字化轉型,目前已發展成為智慧校園、智慧政企與農水綜合服務商。

新開普在智慧校園領域保持領先地位,高校一卡通市占率超40%,服務全國1400余所高校,續約率超90%。據2024年半年報顯示,新開普核心業務包括智慧校園應用解決方案(占比50.23%)、智慧政企解決方案(22.20%)及運維服務(17.26%)。2024年新開普加速AI技術融合,推出自研“星普大模型”,通過SFT+RL技術實現與DeepSeek-R1相近的推理效果,算力消耗僅為后者的1/20。基于此模型開發的“小美同學”AI助手已落地湖南科技大學等場景,單校客單價明顯提升,顯示出較強的場景穿透力和商業模式創新。

在智慧校園業務中,新開普通過中臺框架的數字基座、開放平臺、低代碼平臺等,助力學校業務數字化轉型,打造全用戶、全終端、全場景覆蓋的智慧校園服務生態。2024年上半年,K12智慧校園業務新增客戶52個,中職智慧校園業務新增客戶30個,市場拓展成效顯著。此外,新開普布局智慧政企領域,中標華為、特變電工等頭部企業項目。這種多領域滲透策略,有助于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
AI技術驅動下,新開普推出涵蓋校園全場景AI助手、智能體創新平臺、私有模型定制開發與部署等核心模塊的智慧校園AI解決方案矩陣。例如,VR數控教學智能體、水電能耗智能體等產品已實現商業化落地。同時,新開普通過自建AI團隊(牛津大學博士領銜)與外部合作(如螞蟻集團、鄭州大學教育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持續強化技術壁壘。
02
業績修復與財務韌性,在承壓中尋求突破
就最新財報來看,新開普盈利改善與結構性挑戰并存。
2024年前三季度,新開普實現營收5.70億元,同比微降0.84%,但歸母凈利潤達1037.56萬元,同比大幅增長142.99%。這種營收微降而利潤大幅提升的現象,揭示了新開普當前的經營策略調整。

歸母凈利潤的修復主要得益于兩大舉措:一是通過供應鏈優化和技術國產化替代,硬件產品毛利率有所提升;二是建立項目里程碑式收款機制,應收賬款周轉率同比提升,壞賬準備率有所下降。這種盈利模式的優化,反映出新開普在現金流管理上的顯著進步。然而,營收增長乏力暴露出新開普核心業務增速趨緩。
從分季度財務指標看,2024年第一季度營收1.65億元,同比增長4.45%,但歸母凈利潤虧損2270.38萬元;第二季度營收約1.74億元,虧損幅度有所收窄;第三季度營收2.31億元,同比下降3.2%,但歸母凈利潤達2969.99萬元,同比上升。這種季度波動反映出新開普在成本控制與收入結構上的調整壓力。

由于第四季度通常迎來傳統項目的集中交付與結算,新開普有望在此關鍵時期迎來業績的顯著提振。
就智慧校園業務板塊而言,高校市場的部分重點項目有望在第四季度完成最終驗收并確認相關收入,特別是那些前期已投入千萬級別的項目若能順利收尾,將直接為其營收和利潤指標增添亮色;同時,新開普持續深耕的K12與中職市場所積累的客戶儲備,也有望在四季度逐步轉化為實際的經濟效益。在智慧政企與農水業務領域,新開普此前已與海信、歐派等優質企業達成合作的數字證卡服務及運營解決方案項目,將在第四季度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預計將為其收入規模貢獻可觀的增長點。
03
技術浪潮中的機遇與挑戰,有望建立千億級生態平臺
AI智能體概念的持續發酵,為新開普帶來顯著的市場關注。
從行業政策看,教育部“教育數字化2.0”計劃推動智慧校園中臺建設,新開普作為標準制定參與者有望持續受益。2024年AI教育服務訂單新增超4000萬元,星工場智能體平臺支持私有化部署,適配高校、政企等多場景,2025年AI服務收入預計增長200%。此外,新開普布局智慧水利、燃氣數字化計量等新領域,2025年3月新設農水智慧裝備子公司,拓展物聯網業務。

從技術競爭格局看,市場上存在三大競爭力量:科大國盾等頭部廠商依托算法優勢聚焦通用模型開發;垂直領域玩家如新開普以場景化應用切入,構建行業知識圖譜;硬件廠商如海康威視通過設備集成提供解決方案。新開普的競爭優勢在于“場景+數據”雙輪驅動,已積累眾多高校的業務數據,構建教育領域專用知識庫,形成遷移壁壘。
然而,新開普長期增長還需解決兩大核心問題:一是技術落地能力,需加快AI產品從高校向中小學、政企客戶的滲透,如北京、南京等地中小學已試點DeepSeek大模型,新開普需跟進市場需求調整產品策略;二是現金流管理,需改善應收賬款周轉及區域收入集中度。
展望未來,作為智慧校園龍頭,新開普若能保持技術敏感度與戰略耐心,有望在教育、企業服務等領域建立千億級生態平臺,博望財經將持續關注。
猜你喜歡
昆侖萬維25年一季度營收17.6億,大幅增長46%,AI業務商業化實現新突破
4月29日,昆侖萬維(300418.SZ)(以下簡稱“公司”)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