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并購輝山乳業,劍指行業10強
今年雙11,地產商越秀集團一單花出30億元,將購物車里的輝山乳業收歸麾下。
11月11日上午,越秀集團重組輝山乳業啟動大會在沈陽召開。據悉,早前由越秀集團遞交的資產重整方案獲得輝山乳業多數債權人投票表決通過,該方案已經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正式生效。
根據重整計劃草案,越秀風行食品集團作為重組方將提供不超過30億元資金,其中越秀風行食品集團以現金20億元出資持有新公司67%股權(20億元注冊資本),以不超過10億元的共益債務借款用于清償本重整計劃草案規定的各類債務、改善生產經營或補充現金流。
輝山乳業是遼寧沈陽老牌乳企,2013年在香港上市。2017年3月24日,輝山從開盤2.81港元跌至0.42港元,狂跌85%,市值蒸發322億港元,背后其實是債務危機爆發,且不久前被做空機構渾水指責財務造假,二級市場股價避無可避,瞬間雪崩。
之后,輝山乳業一蹶不振,一直停牌至2019年12月23日退市。
據不完全統計,蒙牛、菲仕蘭、中糧集團,伊利等多家企業都曾對輝山乳業有過重組意向,但都最終放棄。
從主營業務上看,輝山在上游牧場的布局和在市場渠道的品牌價值還在。根據越秀集團的披露,輝山乳業擁有42萬畝飼料原料種植地、50萬噸精飼料加工廠、13萬多頭奶牛。早在2015年,輝山乳業營收就達到45.26億元。
2018年2月,荷蘭皇家菲仕蘭就以20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了菲仕蘭輝山乳業(雙方合資公司)的剩余50%股權,并承擔了合資公司的相關債務。2019年底,光明以7.5億元競拍到江蘇輝山乳業及江蘇輝山牧業相關資產。
相較于其他實力強勁的競購對手的方案而言,越秀集團認為,他們提交的《遼寧輝山乳業集團有限公司等八十三家企業重整計劃草案》充分考慮了債權人的權益及輝山乳業未來的長遠發展,體現出了更大的誠意和決心。
據介紹,輝山乳業集團系列企業的全部債權將分別通過現金立即清償、現金延期清償、轉為新公司股權的方式進行清償。轉股債權人的股權比例按照《重整計劃草案》的相應原則予以確定。
重整之后,越秀集團旗下將擁有“風行”、“長城”、“輝山”三個品牌,按照越秀集團的規劃,2021年至2025年,乳業板塊營收將超過100億元,成為整體營收前10的乳業企業。
根據2019年乳業企業年報統計,伊利和蒙牛以902.23億元和790.30億元名列前兩名,第三名為光明,但差距有點大,營收只有225.63億元,也是目前唯一一家200億元左右規模的乳企,第四名和第五名分別為飛鶴和合生元,營收為137.22億元、109.25億元。如果越秀集團旗下三個乳業品牌營收達到100億元,那么進入營收前10名毫無懸念。
不過,據乳業專家宋亮介紹,輝山目前的市場非常小,風行乳業一年大概七八億元的營收,長城乳業營收更少,三者加起來,大概只有10億元-15億元的營收。“不管是從上游賣生乳,還是下游賣成品,實現起來都有點困難。”
但是越秀的野心還不止于此,草案還提出將擇機對新公司與廣州風行乳業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整合并謀劃A股上市。
風行乳業很早就在籌備上市。2017年完成股改后,風行乳業方面曾表示,股改的成功,意味著公司已為登陸資本市場做了良好的鋪墊。宋亮認為,并購長城乳業和輝山乳業,相當于為資本市場講了一個全國布局計劃的故事,會拉升風行的估值。
猜你喜歡
春節經濟“熱力圖”:消費引擎強勁驅動,產業活力全面綻放
春節期間的消費場景豐富多彩,涵蓋了出行、購物、餐飲、娛樂等各個領域,呈現出全方位、多層次的繁榮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