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虧近8億元,在夾縫中尋生路,AI語音第一股云知聲上市在即
2020年,AI獨角獸們都擠在了上市的路上。近日,有“AI語音第一股”之稱的云知聲遞交了招股書。云知聲成立于2012年,完成8輪融資后估值12億美元。
對于需要大量研發投入的AI公司來說,虧損不是什么新鮮事。招股書披露,云知聲報告期內累計營收5.6億元,虧損7.9億元,對比同樣在IPO進程中的其他企業來說,虧損數額并不是太驚人。
值得關注的是過去3年,這家以AI語音起家的公司是如何在巨頭的夾擊下不斷轉變商業化方向,并試圖探索出一條生存之道。
受巨頭智能音箱價格戰波及,轉投物聯網市場
云知聲最早是做AI語音起家,2014年公司開始搭建“云-端-芯”的產品體系,在家居和醫療場景提供智能語音解決方案。2018年開始推出兩款分別面向高低端市場的物聯網AI芯片“雨燕”和“蜂鳥”,都已經實現量產和產品落地。目前有一款車規級芯片在測試中。
招股書披露,智能語音交互產品、智慧物聯解決方案和人工智能技術服務是云知聲的三大收入來源,但收入結構變化卻比較大,主要原因是受到巨頭們智能音箱價格戰的波及。
2017年,由于智能音箱和機器人市場的興起,帶動許多終端廠商購買語音模組吸引消費者,這給云知聲帶來了豐厚的回報,當年公司智能語音業務收入達到5926萬元,占總營收的96.93%。
然而這門生意的紅利卻并未持續太久。在2018年,智能音箱被視為家庭流量入口,為了搶占市場,百度、阿里等互聯網公司不惜砸錢補貼,虧本沖銷量。
這波熱鬧的價格戰雖然教育了消費者,但卻殃及了云知聲的客戶們。招股書中寫到,這導致許多規模較小的音箱客戶被迫大幅降價或者退出市場,包括2018年云知聲主要客戶之一斐訊音箱,同時,百度等互聯網公司免費開放了智能語音技術,吸引了眾多的語音模組方案商加入市場,導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單價和毛利率都大幅降低。
2019年云知聲的語音模組出貨量下降了17.21%,單價下降了33.58%,2020年疊加疫情影響出貨量下降了86.23%,出貨量只有23.92萬片。
為此,云知聲從2018年開始轉而大力自研物聯網芯片,在競爭相對不是很激烈的小家電市場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2020年上半年,云知聲已經放棄了在智能音箱、兒童陪伴機器人和兒童手表領域的業務,主要聚焦在“蜂鳥“系列芯片的銷售。
招股書顯示,公司2019年開始智慧物聯解決方案的營收不斷增加,營收占比從22.96%提升到2020年的67.25%,原來的營收大頭智能語音板塊在2020年上半年只占28.18%。
雖然物聯網市場也是巨頭盤踞的地方,2019年的一次采訪中,云知聲董事長&CTO梁家恩對AI財經社表示,他認為物聯網這塊市場其實現在沒有哪個巨頭做得非常好,大家都是問號,智能化應用沒有標準答案,所有團隊都是在摸索。在一個變化市場,巨頭不見得真的有優勢。也由此,云知聲選擇該市場。
一季度僅有2345萬營收,摸索房地產市場
然而2020年突來的新冠肺炎打亂了云知聲開拓市場的步伐。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只有2345.85萬元的營收,較上年同期下降46.44%。
第一季度,家電類產品銷量普遍下滑,庫存消化壓力增大、新產品需求下降,對芯片的需求也自然下滑。比如云知聲官網提到的客戶之一格力,董明珠說格力一季度的收入比預期少了300億元。
在智慧物聯市場,云知聲主要瞄準的智慧酒店、智慧社區和智慧醫院三個板塊也是受波及的重災區。招股書提到,由于醫院類客戶在疫情期間主要精力都在收治病患,將智能化升級等業務都延后安排,同時導致了公司語音病歷系統、病例質控系統等產品銷售的遲滯。
這次IPO云知聲計劃募資9.1億元,主要用于建設人工智能技術中臺、面向物聯網邊緣計算的人工智能芯片研發平臺和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智慧醫院解決方案。
2019年云知聲董事長&CTO梁家恩曾對AI財經社說,他認為全國三甲醫院面對的問題都是特定的,醫療行業知識密集度也很高,AI進入醫療會比教育更快。
2020年上半年,云知聲的前五大客戶主要集中在房地產開發、醫療領域。
2019年,云知聲和世貿集團合資成立子公司“云貿互聯”,探索在酒店、社區等場景下的智慧物聯解決方案。世貿集團也是云知聲2020年上半年的第二大客戶。公司預計2020年在酒店和住宅領域的智慧物聯解決方案收入也將主要來自世貿和其關聯方。
第二季度隨著國內的疫情整體得到較好的控制,各下游客戶逐步復工復產,云知聲的業務發展開始回到常態,實現了6112.28萬元的營收,較上年同期增長98.04%。
云知聲也提到:“公司將探索人工智能技術在更多行業和場景的商業化落地可能性,并適時推出新產品和方案。”但招股書也提示,如果本次疫情再次出現大范圍的反復,將對公司的業務開展帶來負面影響。
云知聲的這3年可以說是一家AI公司轉型的樣本,當AI落地進入深水區,面對巨頭們的競爭,AI公司們都需要不斷摸索和開辟出更多的生路。
猜你喜歡
昆侖萬維25年一季度營收17.6億,大幅增長46%,AI業務商業化實現新突破
4月29日,昆侖萬維(300418.SZ)(以下簡稱“公司”)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