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億巨鯨登陸創業板:年營收兩個茅臺,背后郭鶴年家族
A股又迎來了一家巨無霸企業。
2020年10月15日,金龍魚的運營主體益海嘉里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益海嘉里”)正式登陸創業板。上市首日,金龍魚開盤價為48.96元,較發行價25.70元大漲超90%。截止發稿前,金龍魚市值達2521.04億元。
憑借“1:1:1”的廣告語,金龍魚食用油在國內市場稱得上是人盡皆知,甚至家中必備。不論是車水馬龍的城市還是廣袤遼遠的山野村莊,都能買到金龍魚的產品。可以說,金龍魚糧油幾乎覆蓋了整個中國市場。
事實上,這個看起來頗接地氣的品牌實為外資絕對控股。根據益海嘉里招股書,金龍魚的公司控股股東為Bathos,持有公司99.99%的股份。新加坡上市公司豐益國際則依次通過WCL控股、豐益中國、豐益中國(百慕達)間接持有Bathos 100%的股權。
這意味著,豐益國際持有公司99.99%的股權,而益海嘉里的實際掌舵人則為亞洲“糖王”郭鶴年之侄——郭孔豐。
郭鶴年是東南亞商業大亨,也是一位低調隱秘的富商巨賈,常年穩居華人富豪榜前十位。他一手建立起的商業帝國不僅涉及白糖、糧油、保險、傳媒等行業,更是擴展到亞洲最大的酒店香格里拉與北京國貿等地產酒店項目,資產堪稱富可敵國。
在2019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中,郭鶴年以128億美元的財富值排名第104位,并且在2019福布斯馬來西亞50富豪榜中位列第一。
1年營收為茅臺2倍,創業板巨無霸誕生
柴米油鹽醬醋茶,傳統糧油生意的賺錢能力果然不可小覷。
根據益海嘉里招股書,2017年、2018年、2019年及2020年1-6月,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507.66億元、1670.74億元、1707.43億元及869.73億元。同時期內,公司實現凈利潤分別為52.84億元、55.17億元、55.64億元和30.08億元。
單從收入數據來看,2019年這一年,益海嘉里的營收約為茅臺的2倍。茅臺業績數據顯示,2019年,茅臺的營業收入為854.3億元。
招股書同時透露,結合當前市場趨勢及公司實際經營情況,經初步測算,2020年1-9月,益海嘉里預計公司實現營業約為1310億元至1370億元,同比增長約5%至10%;預計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約40億元至46億元,同比增長約15%至30%,業績增長穩定提升。
作為國內最大的農產品和食品加工企業之一,益海嘉里旗下產品不止有廚房用油產品這一個品類。事實上,近年來,為了鞏固競爭優勢,益海嘉里推出了更豐富、更多元的品類及產品組合。招股書顯示,目前,公司在掛面、調味品、日化用品等細分產品領域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在小包裝食用油產品方面,很多人都耳熟能詳的品牌其實都是益海嘉里的業務線,包括胡姬花古法花生油、歐麗薇蘭高多酚特級初榨橄欖油、KING’S亞麻籽油等等。
招股書提到,益海嘉里的主營業務是廚房食品、飼料原料及油脂科技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根據尼爾森數據,報告期內,公司在小包裝食用植物油、包裝面粉現代渠道、包裝米現代渠道市場份額均排名第一。
不過,雖然業務線眾多,但益海嘉里的營收主力仍集中在廚房食品領域。2017年-2019年,益海嘉里廚房食品的營收分別為902.8億元、993.1億元與1087.8億元,占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60.09%、59.59%及63.90%。
另外,從招股書也可發現,益海嘉里還非常重視品牌建設與渠道管理。公司針對不同的產品以及銷售渠道,設立了不同的事業部進行專業化管理。
以廚房食品為例,按照不同的銷售渠道,益海嘉里設立了不同的渠道事業部,比如零售渠道、餐飲渠道以及食品工業渠道的產品銷售分別由消費品渠道事業部、餐飲渠道事業部以及食品工業渠道事業部進行管理。
而在零售渠道方面,除了農貿市場、糧油批發商店、零售店等傳統渠道外,益海嘉里也采用了福利團購、加油站、藥店等特殊渠道以及京東、天貓等電商渠道。公司還積極推動渠道下沉,在積極開拓發達城市的同時,與阿里巴巴“零售通”、京東“新通路”等社區零售電商平臺開展合作,以提高對終端客戶的全覆蓋。
外資絕對控股,背后豪門家族浮出水面
不同于金龍魚品牌的家喻戶曉,益海嘉里幕后的掌舵人甚為低調隱秘。
根據招股書,益海嘉里的最終控股股東為豐益國際,后者通過多級子公司間接持有前者99.99%的股權。公開資料顯示,豐益國際成立于1991年,由華僑郭鶴年和他的侄子郭孔豐共同投資成立,總部位于新加坡,是一家地道的外資企業。
豐益國際主要業務分為棕櫚及月桂酸油、油籽和谷物、糖及其他業務四大板塊,為新加坡交易所上市公司。在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豐益國際位列285位。
益海嘉里及豐益國際的董事長均為郭孔豐。“這是第一次,我在幾個侄兒中發現一個能力與我不相伯仲的商人,看起來孔豐是郭家下一代中最有才干的人。”郭鶴年曾如此評價郭孔豐。在郭鶴年眼中,“只有孔豐具有特殊的創業天賦,能夠發現機遇并將它轉化成無限商機。”
于是,在1980年代,郭鶴年意欲向中國糧油業進軍之時,果斷地選擇了這個不二人選——郭孔豐。
郭鶴年眼光是精準的,商業嗅覺敏銳的郭孔豐果然不負期望。1988年,郭孔豐來大陸考察時發現,當時中國家庭食用油主要用的是散裝的“二級豆油”,烹飪時油煙很大而且十分影響健康。
郭孔豐提議將家族產業中的食用油資產整合起來,與中糧全資子公司鵬利公司合資建立中國第一家油脂生產企業——南海油脂。緊接著,1991年,金龍魚品牌橫空出世,在中國市場率先開始了小包裝食用油的生產。
據郭孔豐后來回憶:“改革開放前,中國基本不進口食用油,后來進口。國內主要(食)用的是散裝二級油,當時我就想建立精煉廠生產小包裝,跟叔叔說,他立刻批準,1988年(有了)第一個項目。中國那時候發展非常快,糧食市場也是(最大的),中國的工廠得是最大最先進的。”
事實上,在商界中,郭鶴年的名字幾乎無人不曉,被稱為“亞洲糖王”與“酒店大王”。他同時還是一位頗為傳奇的華裔巨賈,商業帝國龐大且復雜。
1923年,郭鶴年出生于馬來西亞,祖籍為福建省福州市。據悉,郭鶴年受父母的影響很大,其母親鄭格如畢業于福州協和大學,是受過新式高等教育的知識女性。郭鶴年也曾直言,母親是對他一生影響最大的人。
郭鶴年的父親也對他影響至深。“由于父親是一位商人,諸如‘商業道德’、‘誠實’、‘一言九鼎’是他經常提到的詞匯,這些都對我有潛移默化的影響。”郭鶴年曾表示。
1947年,郭鶴年在新加坡創立了他生平以來的第一家公司——力務克公司,經營船務經濟等生意。1949年,在母親鄭格如的建議下,郭鶴年在新加坡組建了郭氏兄弟有限公司。該公司繼承了郭氏家族東升公司的傳統業務,經營大米、面粉、豆類、食糖等。
1959年,郭鶴年又敏銳捕捉到了進口替代工業的機會。于是,郭鶴年與馬來聯邦土地發展局合資,創辦了馬來亞糖廠。短短時間內,郭鶴年的糖廠生意就迅速崛起,并獲得了巨大的利潤。隨后,郭鶴年便利用在糖業積累下來的資本開始向各個領域大舉擴張投資。
如今,郭鶴年的商業觸角已涉足地產酒店、保險金融、礦業、傳媒等多個行業,創造了無數個傳奇。這其中,最富盛名的就是香格里拉酒店集團及北京的地標性建筑中國國際貿易中心(國貿)。
毫無疑問,依托廣闊的資本版圖,郭鶴年自身的財富積累稱得上是富可敵國。
同質化現象待解,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
任何一個行業似乎都要面對產品同質化的難題,糧油行業自然也繞不過。
目前,糧油市場食品品類繁多,產品同質化嚴重。快消行業專家朱丹蓬就曾坦言,中國食用油行業的創新空間非常有限,這導致了食用油產品的同質化現象很嚴重,在創新不足情況下打價格戰。
透過益海嘉里的招股書可發現,除了中糧集團這個最大的競爭者外,益海嘉里在各個細分領域都有著不同的對手與市場逐鹿者,包括九三集團、山東魯花、道道全、西王食品、五得利等。
益海嘉里在招股書中也坦言,中國廚房食品行業競爭激烈,公司面臨來自消費者喜好及消費趨勢變化、消費者品牌忠誠度、新產品推出、競爭對手定價策略、替代產品取代本公司產品、區域地方經濟發展等多種行業競爭壓力。
而公司的盈利能力將取決于本公司預見及應對該等競爭壓力的能力。如公司由于競爭而導致現有市場份額減少或利潤下降,公司的業務發展和經營業績可能會受到不利影響。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整個糧油行業的利潤水平普遍偏低,益海嘉里的整體毛利水平卻處于行業極低水平。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8年及2019年,益海嘉里的毛利率分別為8.42%、10.21%和11.40%。同時期內,道道全的毛利率為10.80%、12.48%及9.18%;西王食品的毛利率則為35.59%、36.30%與32.84%。
不過,雖然企業及行業問題尚存,但業界人士仍然看好益海嘉里上市后的未來及龍頭地位。“目前來看,金龍魚所能掌握的資源能力非一般糧油企業能比,包括上游資源、全球供應鏈資源、糧源資源等等。金龍魚不僅是中國市場數一數二的糧油企業,其在全球市場中也相對較有話語權,甚至可以左右全球的糧油市場。”鮑躍忠曾對投中網表示。
在鮑躍忠看來,不管是從行業角度還是資本市場角度,益海嘉里都不是一家普通企業。伴隨近幾年金龍魚在中國市場快速完善物流體系,同時也同步完成全球物流體系的布局,金龍魚具有超高的企業壁壘。即使未來會面臨某些問題,也在其可調整范圍內。
猜你喜歡
貴州茅臺,依舊是一個不錯選擇
大多數投資者在投資上都無法獲得很好收益的一個重要根源是,他們從不愿意去展望10年,更不愿意去等待10年,而只是希望一夜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