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信投行20年沉浮錄
“狼性團隊!”
化纖業龍頭榮盛石化(002493.SZ)的董秘全衛英評價國信證券(002736.SZ)投行部。
十年前,國信投行18個業務部“各占山頭”,百名保代如餓狼尋食,瓜分市場份額,尤以深市為主。股票承銷數連續多年排名前三,國信證券也被稱為“保薦王”。
然而,風頭正盛,卻頻有投行高管以身試法。2018年因華澤鈷鎳(000693.SZ)項目遭到證監會立案調查,國信投行多個保薦項目被暫停,承銷與保薦業務收入更是創歷史新低。
IPO江湖風云變幻,國信證券、平安證券、廣發證券“三足鼎立”的局面一去不復返,取而代之的是“新三大天王”中金公司、中信證券、中信建投。
如今,隨著創業板注冊制的實施,老牌券商重回主戰場。國信證券投行業務成功“突圍”,保薦數量沖進了前3名。
1
“三胡”捧出“保薦王”
國信證券“出生證”上的日期,比深交所、證監會都要早。
1989年,深圳羅湖區人民南路一處名叫熙龍大廈的物業樓里,誕生了第一家“深國投”營業部。彼時,深圳共有三個證券交易窗口(特區證券、中行證券、國投證券),俗稱“老三家”。
國信證券的前身便是國投證券。1997年,香港回歸,國投證券完成第一次增資擴股,隨后更名為國信證券。
時任深圳證管辦副主任的胡關金請命掛帥,為國信證券開疆擴土。在他的帶領下,1999年10月,國信證券第二次增資擴股,注冊資本達到20億元,當時在全國券商中排名第四。
2002年12月,胡關金將總裁之棒交到胡繼之手中。胡繼之掌舵后,國信證券投行業務迅速崛起。
據不完全統計,2006年、2008年、2009年,國信證券的股票承銷數分別為14家、14家、21家,在券商股票承銷數中,3次喜提第一名的好成績;2010年、2011年,國信證券股票承銷數分別為40家、41家,行業排名第二。
券業觀察制圖 數據來源:中國證券業協會
2010年,國信證券完成31個IPO項目。其中,九州通(600998.SH)上市,誕生了新的“湖北首富”劉寶林,也催生了近50個百萬富翁;2011年,由國信投行業務十七部負責的榮盛石化項目,成了當時國信證券“最大的一單IPO”,首發承銷及保薦費用1億元。
此外,2007-2012年,國信證券連續六年被深交所評為“最佳保薦機構”。
國信投行走的是“小單多量”的路線。與IPO業務共同“稱雄”的,還有國信證券的投行隊伍。
早在2011年,國信的投行團隊已經接近500人。其中,保代超過100人,準保代約50人,保代數量連續12年(2006-2017年)位居行業前三。
“18支兇猛部隊各占山頭,500投行像餓狼尋食。”《理財周報》曾這樣形容國信證券的投行團隊。
據了解,國信投行被外界稱為“獨聯體”,業務部門之間財務獨立,各自承攬項目并完成,采用的是項目組承包制。國信證券的很多高管都是從這樣的團隊中成長起來的,包括原國信證券投行部總裁、江西新余的文科狀元胡華勇。
對于這種獨特的運營模式,胡華勇解釋到:“這是針對市場形勢采取的特定舉措,并依靠嚴格的后臺風險控制保證其高效運行?!?
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國信證券多個保薦項目出現變臉。
2
保薦王or變臉王?
“物是人變,感慨良多。”胡繼之離開國信證券時表示。
2014年12月,國信證券在深交所上市。而半年前,胡繼之辭任總裁之位,完美錯過了敲鐘儀式。接替他的是“北大才子”陳鴻橋。
據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在胡繼之卸任的2014年,國信證券的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排名第5位、第4位。而到2018年,國信證券在上市券商中的營收和凈利潤均位列第11位、第8位。
不僅如此,國信證券最“驕傲”的投行業務,承銷與保薦業務收入也從2014年的第4位下降到2018年的第10位。尤其是2016-2018年,無論是股票承銷家數、股票承銷金額,還是投行業務收入、承銷與保薦業務收入,都呈下降趨勢。
券業觀察制圖 數據來源:中國證券業協會
2019年,國信證券股票承銷家數為23.5家,投行業務收入為14.03億元,雖有所回暖,但仍與幾年前差距較大。
投行業績下滑,國信證券保薦上市的多家企業也出現“業績變臉”。
深圳某證券從業人員說,“國信證券的投行團隊龐大,保薦代表人多,所以在質量控制上很難統一?!?
據統計,國信證券早期IPO項目中,不乏上市一年就出現“業績變臉”的情況。2010-2012年,國信證券保薦上市的83家公司中,20家公司上市首年出現凈利潤下滑,8家公司凈利潤連續兩年下滑。
圖片來源:人民網
2013年初,證監會掀起了IPO財務核查風暴,強壓之下,不到半年時間,200多家企業主動撤單。其中,國信證券撤單量高達9%,保薦項目撤單量第一。
人民網痛批,“保薦王”還是“變臉王”?直指國信證券應該“躬身自省”。
圖片來源:人民網
3
投行業務踩雷,
老將內幕交易被處罰
因為對項目把控存在疏漏,國信證券的投行業務也時有“踩雷”。
2018年12月,寧波東力(002164.SZ)收購的年富供應鏈申請破產清算,而本次收購項目的財務顧問正是國信證券。寧波東力公告稱,國信證券自始至終都未發現年富供應鏈財務數據存在問題。
2018年6月,華澤鈷鎳因涉嫌虛假記載、重大遺漏,時任其財務顧問、保薦機構的國信證券,被證監會“沒一罰三”,共計罰款2800萬元。
圖片來源:證監會
證監會查明,華澤鈷鎳2013年和2014年年報存在虛假記載、重大遺漏。截至2013年末,華澤鈷鎳通過關聯方非經營性占用資金達8.2億元。截至2014年末,華澤鈷鎳關聯方非經營性占用資金11.5億元。
然而,國信證券出具的《華澤鈷鎳恢復上市保薦書》記載,“華澤鈷鎳不存在資金、資產被實控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業占用的情況。”國信證券出具的持續督導工作報告書亦寫道,“承諾人不發生占用上市公司資金、資產”、“未發現控股股東及關聯方占用”等情形。
對此,證監會對國信證券及其從業人員依法作出行政處罰。其中,保薦業務被沒收業務收入100萬元,并處以300萬元罰款,負責該項目的保代龍飛虎、王曉娟分別被罰款30萬元;并購重組財務顧問業務被沒收業務收入600萬元,并處以1800萬元罰款,該項目主要負責人張苗、曹仲原分別被罰款10萬元。
華澤鈷鎳被多名投資者告上法庭索要賠償,國信證券也受到牽連。裁判文書網顯示,饒某因華澤鈷鎳虛假陳述事件損失88.5萬元,國信證券在40%范圍內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圖片來源:裁判文書網
該處罰還波及了國信投行在審的其他項目,這也直接導致國信證券2018年承銷保薦收入創了歷史最低記錄。2018年,國信證券股票承銷家數14家,行業排名第10;承銷與保薦業務收入8.52億元,行業排名第10。
此外,國信證券還有多名投行老將利用工作之便搞內幕交易領罰單。
例如,2015年6月,時任國信證券投行部業務六部總經理、副總經理的戴麗君、劉興華,因借用他人賬戶突擊買入天潤曲軸(002283.SZ)原始股,并在公司IPO成功后違規獲10倍收益(獲利1.43億元),遭證監會罰沒上億元及禁入市場10年。
國信證券正是天潤曲軸2007年上市時的保薦機構,上述被罰的戴麗君為該IPO項目承攬人和協調人,劉興華是項目負責人。
中國證券業協會顯示,戴麗君、劉興華2004年就已經進入國信證券,也就是說,截至案發,兩人在國信證券至少工作了11年。
圖片來源:中國證券業協會
2016年5月,時任國信證券投行部業務三部負責人的羅先進“故技重施”,最終被罰沒共計2255萬元及終身市場禁入。中國證券業協會信息顯示,羅先進在國信證券至少工作了12年。
深圳創業投資工會秘書長王守仁曾向《時代周報》表示,“國信證券隊伍大,保薦人多,但在在內部管理已經失控,所以才會接連出問題。”
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國信證券違規事項達十余件,2017年-2018年發生違規事件超過5起,其中不乏營業部風險管理不合規、代銷金融產品業務違規、內控不完善等“老生常談”的問題。
國信證券部分處罰信息 圖片來源:企業預警通
4
保薦數量再沖3,老驥能否行千里?
《孫子兵法》云:“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痹涊x煌的人生絕不會甘于黯淡,等的只是一個絕地反擊的機會。
11年前,創業板推出,大批公司赴深交所上市,國信證券IPO迎來小高潮;11年后,注冊制實施,創業板邁入2.0時代,國信證券迎來新的機遇。
截至9月30日,深交所已經受理了381家企業的創業板注冊制首發上市申請。據統計,中信證券的保薦數量為32家,排名第1;中信建投27家,排名第2;國信證券、民生證券均為24家,并列第3。
其中,中信證券IPO項目中有15家中止審核;中信建投13家;民生證券14家;國信證券10家。如果剔除中止審核的項目,國信證券的保薦數量將與中信建投并列第2位。
國信證券擔任保薦機構的企業 圖片來源:深交所
國信證券大有重回巔峰的勢頭。
2020年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國信證券實現營業收入80.39億元,同比增長23.03%;歸母凈利潤為29.46億元,同比增長13.38%。其中,投行業務增幅最大,實現營收6.37億元,同比上升27.46%。
國信證券在財報中表示,公司以注冊制為重點,積極把握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科創板市場持續發展等重大市場契機,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全力做好項目培育及申報。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國信證券投行業務前幾年有所下滑,但若按總量來算,依舊讓其他券商羨慕不已。
截至今年上半年,國信投行累計完成541家股權融資項目,累計融資4668億元。其中,完成中小板IPO項目107個,完成創業板IPO項目61個,均居于市場第一。
與此同時,2018-2019年,國信證券保薦的14家上市企業中,11家企業股價較上市時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捷佳偉創(300724.SZ)的股價增幅高達424.61%。
券業觀察制圖 數據來源:同花順
此外,今年5月,國信證券發公告稱,原證監會發言人、上市部副主任鄧舸接替即將退休的岳克勝,擔任國信證券總裁職務。
作為資本市場的老兵,鄧舸有著20多年的監管經驗。在上市部工作期間,鄧舸曾牽頭負責并購重組監管工作。
業內人士熱議,鄧舸或將帶領國信證券重現投行業務當年的榮耀。
猜你喜歡
一汽投資:要清倉國信證券,22年累計獲益超45億
9月7日消息,國信證券發布關于股東減持股份預披露的公告。公告稱,持有2.67%股份的一汽投資計劃在公告起3個交易日后的6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合計減持約2.57億股。上市公司造假索賠重大變化:兩中介被判100%承擔股民損失
判決書是針對華澤鈷鎳虛假陳述案作出的二審判決,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判定國信證券、瑞華會計師事務這兩家中介機構應當對案件給投資者造成的損失承擔100%的連帶責任。前保代因受賄被判刑,曾經投行一哥國信證券能否重回閃耀時代?
12月25日,中國裁判文書官網披露了一份判決書《馬華鋒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一審刑事判決書》:原國信證券保代馬華鋒因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二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