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擊國內金融科技第一股,京東數科優勢何在?
國內兩大金融科技公司的 IPO 正在加速進行中。
9 月 5 日有消息稱,螞蟻集團已選定高盛擔任 IPO 主承銷商,且最快將于本月底尋求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若過程順利,將謀求 10 月中旬在內地、香港同步上市。科創板上市委最新公告顯示,螞蟻金服將于 9 月 18 日首發上會。
而京東數科內部人士也透露,最快將于 9 月底完成科創板 IPO。
IPO 加速
7 月初,證監會官網公告,京東數科與國泰君安、中信證券、五礦證券、華菁證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擬沖擊創業板。
今年 6 月下旬,京東集團通過將利潤分成權轉換為股權以及增資的方式,持有京東數科共計 36.8% 的股權。這一交易也側面透露,京東數科當時估值已接近 2000 億元。
因《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規定,“參與聯合保薦的保薦機構不得超過 2 家。”9 月 3 日,京東數科與中信證券和華菁證券簽署了終止輔導協議書。
業內人士就此分析,從先前入圍的 4 家券商中選定 2 家作為保薦機構,標志著京東數科即將快速完成上市輔導期進入 IPO 的下一階段。
截至目前,京東數科的上市輔導已超 2 個月,而從公示輔導備案到完成輔導報告,螞蟻集團也只用了 10 天。目前京東數科尚未提交申請。
想要趕在螞蟻集團之前先行上市,京東數科真的要加快步伐了。
京東的數字化轉型
早在 2015 年,在螞蟻金服之前,京東金融就提出科技公司的定位。次年 11 月,京東金融宣布將對外輸出數據技術。
此后,京東金融依托 “京東行家”、“安全魔方” 等產品不斷進行數據與風控等科技能力的輸出。
2018 年 11 月,京東金融正式更名 “京東數科”,納入了智能城市、數字營銷、AI 機器人等數字經濟新業務,從 C 端消費金融業務轉向 B 端產業數字化。
曾有業內人士表示,“京東金融的轉型其實是 2C 向 2B 轉化的一個典型套路:由電商和互金業務積累了數據、技術和解決方案,從而進行跨行業的橫向輸出和賦能,因為底層的邏輯是相通并可以復制的。”
也有人指出,京東數科的轉型其實也有金融業務成長不及預期的原因,轉型的基礎是人才儲備比較充分。
轉型后的京東數科在 2019 年實現了提速增長:一年內完成了去金融化,在鞏固拓展現有業務的基礎上也不斷完善著四項新業務的布局。
在今年初的年會上,京東數科 CEO 陳生強透露,京東數科 2019 年收入和利潤同時實現高增長,實現連續 2 年盈利,且金融科技等新業務已成為支撐公司實現收入和利潤高增長的核心。
近期開幕的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陳生強也分享了自己對于智能城市發展趨勢的洞見,京東數科以數字科技助推產業數字化的實踐,也在央視的專題報道中得到了肯定。
獨角獸們的實力比拼
在今年 8 月發布的 2020 年胡潤全球獨角獸榜單中,排名前 5 位的中國金融科技獨角獸公司分別是螞蟻集團、陸金所、京東數科、微眾銀行、蘇寧金服。
按照最新估值,能與京東數科相比的只有螞蟻集團和陸金所。動點科技將從核心能力、優勢、產品、業務等方面將三者進行橫向對比。
螞蟻集團的核心能力在于多場景服務用戶的過程中積累和發展出來的數據分析能力,其優勢在于依托自身生態鏈,形成了從支付到本地生活服務的閉環,思路清晰。
螞蟻的三大業務板塊:場景支付、數字金融、科技服務,旗下產品包括支付寶、余額寶、招財寶、螞蟻聚寶、網商銀行、花唄、芝麻信用、螞蟻金融云、螞蟻達客等等。
螞蟻布局 2B,走的是 T2B2C 模式,以 “科技+技術” 的模式,通過服務、助力、賦能 B 端,間接為更多 C 端客戶提供服務。
科技賦能 B 端,離不開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等底層技術的支撐,而阿里系在這五大領域都有積累。其中螞蟻金服擁有全世界最多的專利申請,今年 7 月,螞蟻區塊鏈正式升級為螞蟻鏈,目前已擁有超過 50 個落地場景。
目前螞蟻金服對 B 端企業的助力,已經從金融領域,擴展到了醫院、出行、機酒、娛樂、公共服務等非金融領域,地域上,螞蟻的技術出海也碩果累累:全球各國各個版本的本地錢包交易量、市場規模持續攀升。
未來,螞蟻集團的價值可能更多體現在市場份額提升與可能的定價權空間。
京東數科的產業數字化能力較強,優勢在于用技術賦能產業。今年 6 月發布的《中國產業數字化報告》指出,平臺模式是數字化轉型和落地的主要實現方式。
依托 AI 科技、智慧城市、數字營銷、金融科技四大核心業務日漸成熟的體系和領先行業的技術能力,京東數科已經成為產業數字化的重要服務提供商。
隨著新基建及產業數字化的推進,京東數科正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產品方面,此前知名度較高的 C 端產品有京東金融 App、京東白條等,B 端產品有京東城市、鉬媒、京東來客、京東稻田、R 系列機器人、風控超腦等等。
產業數字化的賽道足夠寬,在綜合考慮數字化空間大小、技術能力匹配度、投入產出比等關鍵因素后,京東數科總能選到合適的細分賽道,與其他的巨頭錯位競爭。在幫助客戶降本增效的同時,也能為自身贏得利潤空間。
雖沒能向螞蟻一樣實現全球化的市場拓展,京東數科也在以資本輸出的方式進行著自己的布局,其與高盛、鋒銳資本投資的電商平臺花生好車也剛剛躋身獨角獸的行列。
陸金所背靠平安,核心能力是母公司長期從事金融業務所積淀的成熟風控體系。2016 年初剛完成 9 億美元融資后,陸金所估值飆升至 185 億美元,是當時京東金融估值的 2 倍多。C 輪融資后,陸金所投后估值一度達 394 億美元。
逐漸剝離 P2P 業務后,陸金所的業務以財富管理與個人信貸為主。
綜合近期發布的平安半年報和一些公開數據,陸金所控股與平安醫保科技最新估值合計約 380 億美元,這個數值已經小于之前陸金所一家完成 C 輪融資后的估值,陸金所的估值正在下滑。
平安集團 2019 年年報中,陸金所財富管理業務交易規模同比下降近三成,其中消費金融資產規模下降 44.7%,這表明,陸金所消費金融的轉型并不成功,甚至拖累了平安科技業務的發展。
巨頭們都集體轉向提供 2B 服務的時刻,陸金所還在 C 端苦苦掙扎。與前兩家相比,陸金所控股科技賦能個人金融服務的定位似乎有些上不得臺面。
目前這三只獨角獸都在尋求 IPO,螞蟻集團計劃募資 300 億美元,龍頭地位一時間難以撼動。而陸金所 IPO 募資金額一降再降到現在的 20 億美元。雖然京東數科的募資金額還未披露,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陸金所的估值繼續下滑,其國內金融科技獨角獸第二的位置,將很快被京東數科取代。
猜你喜歡
螞蟻集團:捐贈500萬元,馳援西藏日喀則地震災區
1月8日12時,愛德基金會使用備災資金采購的第一批救災物資已運抵日喀則市定日縣受災較重的曲洛鄉、措果鄉和尼轄鄉。蘇州銀行:金融科技點亮新質生產力,創新引擎驅動服務升級
蘇州銀行秉持“以客戶為中心”的一體化經營戰略,致力于通過金融科技的力量,為客戶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