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鵬汽車:上市兩天股價超越蔚來、理想,目標成為千億美元市值企業
小鵬汽車上市儀式上,董事長何小鵬第一個被邀請上臺,用顫音完成了六分多鐘的致辭。
原本何小鵬自己準備了一篇演講稿,但由于在現場過于激動,基本沒按稿子說,以至于鬧了個笑話,錯把2014年說成了自己人生第一次創業的時間。
激動下的口誤是有原因的,2014年對他而言確實有著特殊意義。這一年,何小鵬的人生發生了幾件大事:
第一,十年前創辦的UC被阿里巴巴以超40億美元估值收購,何小鵬也因此實現了財務自由。
第二,UC跟隨阿里上市,何小鵬感覺“既興奮,又有一點點遺憾”,因為他沒能同UC的老朋友們一起上臺敲鐘。
第三,何小鵬以天使投資人的身份投資了小鵬汽車,六年后,能夠帶領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登陸資本市場,在他看來是“補足”了當年的遺憾。
作為自己人生的第二個創業項目,在小鵬汽車內部,何小鵬本人扮演的角色是復雜的。一位小鵬汽車員工告訴AI財經社,何小鵬既是一個董事長,又是一個“首席產品經理”,他不僅會制定“大的戰略”,同時也會關注“小的細節”。
可以這樣說,在智能汽車這條賽道上,小鵬汽車的方向盤正是被何小鵬緊緊握在手里,賽道的前方,是一家千億美元市值的企業。
對于小鵬汽車而言,上市,正是踩下“電門”后的加速階段。8月27日,小鵬汽車登陸紐交所,股價開盤即飆升超過60%,盡管后期稍有回落,但仍是當前中國造車新勢力中股價最高的企業。
在一些分析人士看來,這樣的結果并不令人驚訝。汽車分析師張翔對AI財經社表示,除了小鵬汽車的銷量表現、智能化技術和續航里程等因素外,作為互聯網行業的知名人士,何小鵬本人“非常勵志”的創業故事,也打動了資本市場。
創業在于“折騰”
小鵬汽車上市后第二天,何小鵬發了一條微博,其中寫道,“為追逐夢想而折騰自己”。事實上,何小鵬的折騰常常是帶有明確“目的”的,他一直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1996年2月,何小鵬17歲,春節后回學校,人生第一次坐飛機,路上他看了一則勵志故事,一個年近四十歲的女士,在多個國家擁有公寓,擁有自己的事業,還有著1000萬元的存款。
當時,何小鵬只是一個“來自小城市,沒有家庭背景”的大學生,父母在深圳擺攤賣豆漿。故事中的數字他來說“巨大無比”,他感覺那簡直是人生巔峰了。所以,他給自己定下第一個人生目標——在四十歲實現財務自由。
大學期間,結合自身“只會學習”的情況,為了補足短板,何小鵬開始針對性學習提升自身能力的課程。在此期間,他還打了很多工,靠幫同學組裝電腦賺了不少錢。
大學畢業時,導師載著一車學生前往外企亞信和兩家國企面試。第一個開到的是亞信,何小鵬和另外3個同學一起跳下車,導師問他們:想好了?每個人只能去一家公司面試。”于是,有兩個人回到車上,最后也只有何小鵬面試成功。
時至今日,盡管何小鵬會調侃自己“跳得晚了,沒收回去”,但同時也說,當年自己想找一份具有挑戰性的工作。他不止一次公開表示,“一件事情,既然干 100 分也是難,干 150 分也是難, 干 200 分也是難,你為什么不選擇一個 200 分的?反正都是很難。”今年疫情期間,何小鵬在給武漢年輕人的一封信中寫道:別害怕做選擇,一些時刻,人生真的只是跳下車那一瞬間。
在亞信工作期間,何小鵬每隔一兩年就會從周圍人里挑一個榜樣,看人家身上有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學習,過兩年后再來對比。而在此期間,他開始意識到有一個人自己永遠無法逾越,那就是他當時辦公室的老板。
在一次訪談節目中,何小鵬回憶說,“我覺得形象、社會資源、閱歷、年齡,他所有東西都比我強,所以在那條道路上,我覺得我不可能超過他。”所以,何小鵬選擇了辭職創業,后來就有了UC。2014年,UC被阿里收購,何小鵬第一個財務自由的人生目標比他的原定計劃提前了4年。
可是,搬進阿里提供的大辦公室后,“痛苦、空虛和彷徨”也隨之而來,據當時媒體報道,UC被阿里整編后大概半年的時間里,何小鵬經常面色凝重的把自己關在辦公室,總在打電話,總在找人談事,歇著也難以安分下來。
此時的何小鵬什么都有了,唯獨缺少一個新的目標。不過,在空虛與彷徨中,幾年前在心中埋下的造車種子卻在漸漸發芽。
作為一個產品人,何小鵬一直想做出一款改變世界的產品,汽車恰恰能夠滿足這種愿望。2012年,何小鵬聽說了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的故事,可當時并沒有太大感覺,也沒有開過特斯拉。當時,何小鵬曾給馬斯克發過一封郵件,想問他一個“制造+科技”的問題,卻沒收到回復。
2013年,何小鵬開始認識到智能汽車的前景,但以UC當時的情況,根本沒有能力獨立造車。2014年6月,特斯拉向全球開放全部技術專利。何小鵬再次聯系到馬斯克,詢問專利的使用事宜,得到回復說,“你們可以用這些專利,但是至于怎么用,和我們無關。”
此時,何小鵬已經成為了特斯拉鐵粉,后者的開源,令他再次看到進軍智能汽車領域的可能性。阿里整合UC后不久,何小鵬就提出在阿里體系造車,卻未能如愿。隨后,他便以天使投資人的身份參與了小鵬汽車早期的創立。不過在最初的幾年里,何小鵬并未介入具體運營。
2017年2月,升級為奶爸的何小鵬剛剛抱上兒子兩分鐘,就接到了紀源資本合伙人符績勛的電話,對方告訴他,智能汽車這個賽道已經開始了,如果不沖進去,這個賽道的窗口期過一兩年可能就關閉了。
何小鵬體內的“折騰”基因再次發揮作用,他想自己應該走出舒適區,進入一個更大的、變化更多的場景。這個決定背后也有一個父親的期望,他曾對媒體回憶當初的想法,“是不是我應該做一件讓兒子更驕傲、更開心的事情?”
2017年的8月,從阿里離職7天后,何小鵬以董事長的身份全職上崗小鵬汽車。他在當天的朋友圈寫道:“創業一輪回,苦辣酸甜咸,歸來仍是少年。”
超級“鵬友”圈
一位小鵬汽車早期員工對我們表示,小鵬汽車在發展過程中,何小鵬一直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是在融資方面。”該員工回憶說,在何小鵬正式入職之前,小鵬汽車也曾遇到過資金困難的情況,而每當這時,“UC的何小鵬”這個名字總會給到員工些許安慰。
在小鵬汽車的歷輪融資中,的確隨處可見何小鵬的身影。據不完全統計,何小鵬先后以個人身份參與了小鵬汽車超過四輪融資。從阿里離職擔任小鵬汽車董事長之后,后者更是在短短一年中就完成了4輪融資,總額度超過65億元,無論是規模還是頻次,均在同期領先中國其他新造車企業。
而在同一時間里,曾備受一級市場青睞的蔚來汽車和其創始人李斌卻僅僅完成了一輪融資。相比之下,上述員工對AI財經社感慨,何小鵬“朋友圈的確強大”,在這幾輪以及隨后的融資中,都少不了他的推動。
在幾天前的上市儀式上,“感謝”是何小鵬演講中的最常出現的關鍵詞之一,他感謝投資人在小鵬汽車“最苦悶、最寂寞的時候,拿真金白銀投資我們”。
若梳理小鵬汽車的投資人名單,會發現其中諸如小米雷軍、阿里巴巴、晨興資本和GGV紀源資本等多個投資者均來自何小鵬的朋友圈,并伴隨了他兩次創業的多輪融資。
其中最重要的一次發生在2018年,彼時資本市場正遭遇寒冬,一系列負面新聞也令新造車企業們面臨著普遍質疑,裁員的消息此起彼伏。在那段時間,何小鵬同樣也頂著巨大的壓力,感覺花錢速度太快,想要重新審核花錢流程。
2019年11月,時隔B+輪融資一年多后,小鵬汽車終于迎來C輪融資。此輪融資中,除何小鵬之外,IDG資本、晨興資本、經緯中國等同樣繼續加碼,對何小鵬“亦師亦友”的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則從集團層面投資了5000萬美元。
早在小鵬汽車天使輪時,雷軍就以個人名義參與了投資,2017年12月,雷軍名下的順為資本也參與了小鵬汽車的A+輪融資。何小鵬在上市現場致辭中第一個要感謝的就是雷軍,他說,雷軍是他的夢想導師,是雷軍告訴了他,一個互聯網人也可以做硬件很厲害。
作為小鵬汽車C輪融資的領投方,IDG資本合伙人俞信華這樣闡述投資動機:何小鵬在已經財務自由的情況下敢于跳出舒適圈,并不計風險下重注,“我們既然支持,就會幫到底”。
事實上,很多投資者之所以選擇小鵬汽車,正是看中了何小鵬其人。IDG資本合伙人楊飛回憶稱,何小鵬當年創辦UC,已經驗證了“從0到1”和“從1到N”的操盤能力。“所以,當他有創業的想法時,我們也非常鼓勵。”
晨興資本總經理劉芹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他回憶說,小鵬汽車在進行天使輪融資時,何小鵬給他打過一個電話,問要不要投一點。可是了解到對方身份同樣是天使投資人時,劉芹這樣想,“小鵬如果不all in,哪怕估值再便宜我們都不投”。
事實上,上述這些名字只是何小鵬“鵬友圈”的一小部分。
十幾年前,還在居民樓創業的何小鵬用自己的產品打動了彼時的中國首富、網易創始人丁磊。后者不僅向何小鵬提供了80萬元貸款和免費服務器,還借給他一間辦公室。在網易辦公期間,何小鵬認識了在隔壁辦公的、時任網易總編李學凌。同一年,經另一位朋友介紹,何小鵬與IDG資本合伙人楊飛相識。
通過李學凌的關系,何小鵬在2006年與時任聯想投資副總裁俞永福結緣,此時聯想并沒有決定要投資UC,但俞永福卻找到雷軍,并得到答復,“你去UC,我就投。”于是,俞永福從聯想辭職,帶著雷軍投資的400萬元加入UC。
圖/由左至右:俞永福,何小鵬,雷軍
一如何小鵬所言,他的兩次創業均離不開朋友的幫助。正是在此前的創業過程中,何小鵬一步步構建了自己龐大的“鵬友圈”。
董事長和首席產品經理
在廣東的互聯網圈子里有一個公認的說法:打造微信的張小龍出現之前,創辦UC的何小鵬是大多數人心目中最優秀的產品經理。
可是,造車與互聯網的思路畢竟不同,對何小鵬來說,這是一個全然未知的領域。對于這一點,何小鵬有著清醒的認識,all in造車之前,他就深知這并非自己擅長的事,在他的所見所聞中,互聯網人轉型去做硬件都很難成功。
有媒體報道稱,何小鵬入職小鵬汽車后,在召開的第一次董事會上,第一句話就是最近見了哪些人、花了多長時間到處跑,對汽車行業更有敬畏之心了。他曾公開表示,“以前看別人做車覺得 100 億太夸張,現在自己跳進來才知道 200 億都不夠花” 。
然而,作為一名汽車行業的門外漢,何小鵬還是主導小鵬汽車完成了大規模招聘、確立智能化及“all in銷服”發展方向,以及放棄Mobileye方案并采取智能軟件全棧自研戰略等。
為了合格扮演一名企業家角色,自稱“有些木訥”的何小鵬也在嘗試著改變。酒量只有“二兩”的他如今囤了幾千瓶茅臺,創業后社交環境多了,喝酒的次數也就多了,“有政府的、有行業的、有跟工作完全無關的。”2020年5月13日晚,何小鵬在北京一位朋友開的餐廳聚會,幾瓶茅臺和紅酒下肚之后,桌上10人全部下單小鵬P7,當晚就完成300萬元銷售額。
不過,在接受騰訊新聞《潛望》采訪時,何小鵬卻自認為并不是一個合格的銷售,“技術人員還是臉皮比較薄。李斌就比我牛,以前我們一群朋友一起吃飯,就看到他跟人說我們車特別好你下個單怎么樣,我連這句話也講不出來”。
他的身上依然留有產品人的影子,這就注定了他對細節的關注。有媒體報道稱,何小鵬在離開辦公室去吃飯時,會隨手把燈關上。小鵬汽車的餐廳也分別承包給兩家不同的服務公司,通過競爭來保證員工的伙食水準。
除了企業管理,產品研發也是何小鵬工作的重心所在。一位小鵬汽車員工告訴AI財經社,何小鵬十分注意產品的細節,小到一個門把手的設計都會參與進來。產品人的思維處處體現在工作中,該員工稱,何小鵬可能是最好也是最難“伺候”的老板,他的思路十分“簡單粗暴”——我想要什么?你能給我什么?用什么方法?花多少錢?需要多少時間?
不過,由互聯網人主導造車常常會令下屬痛苦不堪。一位同樣在新造車企業工作的員工告訴AI財經社,在同樣是互聯網出身的、某頭部新造車企業創始人手下工作非常不易,因為對方“常常以為改進汽車的某項功能會像互聯網修復一個bug那樣簡單”。
何小鵬也面臨過同樣的情況,在一次訪談節目中,他回憶說小鵬G3曾有一項硬件功能做的令他感覺不是很舒適,當時他想“今天提了,明天就該好”。可是,經過溝通才知道“需要九個月時間,要花500萬元”。
上述小鵬汽車員工告訴我們,何小鵬近年來在關于研發投入的態度上有了很大改變,“一方面是不缺錢了,一方面也是互聯網與汽車業的磨合”。該員工表示,何小鵬為小鵬P7傾注了很多心血,“不敢說P7會讓所有車主滿意,但它一定是輛何小鵬滿意的車。”
不久前,伴隨著理想汽車的上市,其嚴格的成本控制曾引發過廣泛討論。事實上,在小鵬汽車品牌營銷上,何小鵬也是非常“摳門”,他甚至不止一次當著媒體的面表達過,“我是很小氣的”。
不過在人才招聘上,小鵬汽車從不吝嗇。成立之初,小鵬汽車就堅信人才是企業未來快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特別是何小鵬全職加盟后,在自動駕駛、整車制造、研發等各領域進行了大規模的人才招聘。隨著上市之后“糧草”的充足,小鵬汽車還會繼續加大對人才的投資和管理。
目標:千億美元市值
有行業人士對我們分析稱,美股市場已經存在蔚來和理想兩家中國新能源車企,小鵬再行進場事實上并未給投資者帶來更大的想象空間。而與特斯拉相比,無論是在體量、品牌還是技術積累上,小鵬汽車暫時還不具備明顯優勢。
不過,在資深美股投資者、Anlan Capital執行董事陳達看來,選擇赴美上市對小鵬汽車而言卻是個不錯的選擇,原因除了登陸美股流程走的更快一些,更重要的是美股市場中有特斯拉等智能電動車企業作為對標,“市場可以更容易理解這個行業”。
小鵬汽車資本市場的表現印證了陳達的看法。此前眾多投資者也參與了認購了小鵬汽車發售的至少5億美元股票,其中包括阿里巴巴至少2億美元,Coatue至少1億美元,卡塔爾投資局(QIA)至少5000萬美元和小米至少認購5000萬美元。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現有股東PRIMECAP也意向認購了小鵬汽車1億美元股票。
8月27日上市首日,小鵬汽車開盤價23.1美元,較發行價上漲56%,盤中漲幅更是一度達到66%,盡管后期股價稍有回落,但當天收盤漲幅仍為41.47%,并且連續兩天保持了增長勢頭。截至8月28日美股收盤,小鵬汽車報價22.79美元,較發行價上漲52%,總市值為164.4億美元,超過了理想汽車148.8億美元的市值。
何小鵬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要超越特斯拉,可上市前接受媒體采訪時,他卻表示要收回當初的話,而是要感謝馬斯克,因為特斯拉的股價給了投資者信心,讓很多人相信智能電動車的未來,“頂級的投資人才開始注意到小鵬汽車”。
兩家企業的確有著諸多相似之處。
正如特斯拉一樣,小鵬汽車也十分重視智能化和自身的研發能力。這首先體現在投入上,據小鵬汽車招股書,在其超過3600名員工中,約43%為研發崗,其中66%、17%和17%的員工分別專注于汽車設計與工程、自動駕駛和智能操作系統。從2019年底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6個月中,小鵬汽車的研發費用分別占公司總收入的89.2%和62.9%。
在招股書中,小鵬汽車表示,“我們是目前唯一一家開發用于自動駕駛商業化的全棧專有軟件的中國汽車公司”。據悉,小鵬汽車搭載的車載操作系統Xmart OS和自動駕駛系統XPILOT均為自主研發,具備更高級自動駕駛功能的“XPILOT3.0”也將于2021年推出。
此外,小鵬汽車還與特斯拉一樣強調從額外軟件和內容訂閱中獲益的能力。據招股書數據,目前約有50%的小鵬汽車車主選擇訂購2萬元的小鵬XPILOT 3.0。2020年6月,小鵬汽車已OTA升級增加了額外的音樂流媒體訂閱服務,未來還將增加更多軟件及內容訂閱。
美股市場或許并不需要另一家特斯拉,但卻需要一家“中國本土”的特斯拉。何小鵬曾多次表示,特斯拉并不符合中國國情,小鵬汽車的一大優勢就是實現了本土化。
據其招股書,截至2020年6月30日,小鵬汽車在中國完成了2510萬公里的路測信息收集,車道保持功能累計使用1110萬公里行駛。自動駕駛數據集已經收集了約290萬張帶注釋的圖片,并基于深度學習神經網絡開發了自然語言處理和自然語言理解功能,以期能夠更好的對中國本土駕駛環境和溝通語言進行識別。
盡管何小鵬曾多次拿特斯拉與小鵬汽車對比,但他也表示并不想做“中國的特斯拉”。此前在一次采訪中,他許下愿景希望小鵬汽車成為一家用戶體驗很好的中高端科技公司。在上市活動現場,小鵬汽車副董事長兼總裁顧宏地表示,小鵬汽車的目標是成為一家千億美元市值的公司。
不過,在實現上述愿景的路上,小鵬汽車依然面臨著諸多挑戰。
小鵬汽車在招股書中透露,其賬上有現金類資產合計21.183億美元,再算上IPO募得的約15億美元以及IPO前的9億美元C+輪融資,令其成為當前中國新造車中錢袋子最鼓的一家。但是,面對造車這樣一個持續燒錢的行業,這樣的資金儲備還遠遠不夠。在特斯拉、蔚來和理想均已經實現毛利轉正的情況下,小鵬汽車還處于負毛利階段,提升銷量和盈利水平將是小鵬汽車接下來的一大重要任務。
張翔告訴我們,一家車企至少要達到年銷量要超過10萬輛的水平才能達到規模經濟效應,將前期投資回收并實現盈利。何小鵬此前在回應“何時盈利”的問題時,也表示當月交付輛達到1萬輛時可以達到盈虧平衡。以現在的銷量來看,“小鵬汽車要完成這個指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值得一提的是,招股書顯示,小鵬汽車2018年至2020年上半年毛利率分別為-24.32%、-24%和-3.6%,總體而言其毛利水平在逐年改善。特別是隨著小鵬P7度過產能爬坡以及后續更緊湊車型的推出,小鵬汽車銷量將進入全新階段,其負毛利的情況也將會進一步改善。
量產交付和敲鐘上市是中國新造車企業生存之路上面臨的兩大分水嶺,小鵬汽車成功邁過這兩大門檻,對于未來千億美元市值的企業和激烈市場競爭下碩果僅存的“唯三”新造車品牌,小鵬汽車不過剛剛走出了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正如何小鵬所說,“上市只是企業里程碑,但是作為智能汽車代表,小鵬汽車才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