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科技大手筆介入半導體,產業鏈協同是挑戰,百億收購中環
TCL科技百億收購中環集團落地一個月后,近日,TCL在天津舉辦新動能戰略發布會。發布會上,TCL表示,除原有半導體顯示和材料外,將中環的光伏和半導體材料納入TCL賽道。
此前在7月15日,TCL科技公告,公司成為中環集團100%股權的最終受讓方。中環集團于2020年5月20日起在天津產權交易中心公開掛牌轉讓100%國有股權,交易底價為109.7億元,
中環集團旗下有4家上市公司和3家新三板掛牌企業,其中最核心的子公司是中環股份,主要從事新能源和半導體材料的研發和生產。AI財經社獲悉,在最初階段,至少有17-18家公司對中環集團表示出興趣。TCL科技最終勝出。
“TCL科技的業務和中環半導體業務契合和互補,行業的協同性比較大。”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表示。自從將終端業務剝離上市公司,并將原上市公司名由“TCL集團”改為“TCL科技”以來,以華星光電為代表的半導體顯示及材料成為TCL科技的主業。
雙方所處產業均有高科技、重資產、長周期的特點,但也有聲音質疑二者的協同效應會有多大,畢竟半導體材料和顯示行業并不是一個產業鏈條。有業內人士稱,“業務協同關系需要有能夠相互交流的產業鏈,但TCL和中環之間沒有產業鏈上下游關系,協同關系不是很大。”
對此,李東生稱,他們在考察中發現,TCL華星光電顯示行業供應商和中環半導體供應商,有“相當大的比例是相同的”,在制造工藝技術和管理邏輯上,雙方亦有關聯性和相似之處。“TCL并非幫助中環半導體,而是強調相互賦能。”李東生在接受AI財經社等媒體采訪時表示。
據介紹,中環在晶體生長工藝方面的積累會加速TCL在Micro-LED等領域的突破。但AI財經社觀察,賦能的早期,TCL科技能給予中環的 ,是民營管理機制中的活力和金融能力。
中環股份董事長、總經理沈浩平透露,在國資背景下,管理機制對創新的容錯率很低,“我們的管理體系絕不允許創新成果失敗”,沈浩平還補充道,“希望在李東生董事長的帶領下,我們更多、更敢創新,更努力創新。”
而李東生介紹,未來中環集團會成為TCL北方總部的載體,中環集團重組之后留下的管理團隊將會和TCL北方總部合署辦公。
除了管理決策方面,半導體是技術密集、資本密集的長周期行業,需要長期、大量的投入。在制造業內,TCL在整體融資成本和資金結構方面有一定經驗。截至2020年一季度,TCL科技資產負債率約為61.88%。
近年來,TCL科技通過重組后保留下的“產業金融及投資創投業務”,支撐了半導體顯示主業走出業績低谷。2019年,金融業務利潤占公司凈利潤的28%。在2020年一季度半導體顯示因疫情虧損的情況下,金融業務錄得凈利潤4.4億元。
TCL方面介紹稱,TCL會幫助中環和銀行、其他金融伙伴,把未來幾年中環的資源和資本結構安排得更有效。AI財經社了解到,TCL已有相關工作人員和中環方面會面并溝通。
李東生透露了TCL的投資規劃,合計在津投資規模在百億元量級,包括未來3年計劃向中環投資約62億元。
這62億元主要投資中環股份的新項目,或者協助已有項目擴張,該規劃系TCL方面和中環方面聯合做出的中期規劃,項目會在今年陸續啟動。中環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中環股份董秘秦世龍介紹稱,中環股份目前有智慧化切片工廠、疊瓦組件端、面向第三代半導體的高速芯片等項目落地或正在啟動階段。
不過,雙方的合作剛剛開始,協同效果還要看未來的實際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