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第一股來了:計劃年產2億劑600人已受試
“新冠疫苗第一股”、“首只A+H疫苗股”、“科創板歷史第二高發行價”,多個熱門標簽加持下,疫苗股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的上市進程備受關注。8月13日,康希諾生物正式登陸科創板。
“肉簽”來了?
據公告披露,康希諾生物此次上市的發行價為209.71元/股。繼石頭科技每股271.12元的發行價后,康希諾生物也成為科創板史上發行價第二高的股票。
回撥機制啟動后,康希諾生物此次網下最終發行數量為1705.74萬股,網上最終發行數量為696.55萬股。
由于公司在A股、港股同時上市,截至8月12日收盤,港股康希諾生物-B總市值為462.67億港元。
8月3日,康希諾生物公布中簽率,回撥機制啟動后,網上發行最終中簽率為0.03356555%。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數字低于科創板平均水平。AI財經社根據東方財富數據統計,截至2020年8月12日,2019年起科創板的平均中簽率為0.0433%。
自8月初至8月12日收盤,科創板新股平均首日漲幅約為190%。再加上新冠疫苗概念加持,有不少投資者將康希諾視為“大肉簽”。有市場聲音認為,打新康希諾或將賺10萬元甚至數十萬元。
近日,醫藥生物板塊有所回落。12日,A股醫藥生物板塊下跌3.02%;科創板方面,生物基新材料公司凱賽生物在上市首日僅漲17.65%。有市場聲音就此提出疑問稱,醫藥生物新股首日漲幅是否存在收窄的可能性。
新冠疫苗賽道爭分奪秒
二級市場“陰晴不定”,但最近多家疫苗公司發布了新冠疫苗研發、受試、達成采購協議等動態,讓市場對疫苗的前景頗為期待。
康希諾生物方面,AI財經社了解到,公司已開展了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Ad5-nCoV臨床試驗I期、臨床試驗II期。其中,臨床試驗I期有108位受試者,臨床試驗II期有508位受試者。5月、7月,臨床試驗I期、II期的相關結果在醫學雜志《柳葉刀》上發表。
康希諾董事長兼CEO宇學峰近日在高瓴Hcare全球健康產業峰會上透露,“我們和多個國家開展臨床三期合作的談判”,目前公司正在密切聯系新冠疫情高發區的國家,擬開展國際多中心的三期臨床試驗以驗證公司新冠疫苗的有效性。
值得一提的是,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是由康希諾生物與軍科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陳薇院士團隊聯合開發。6月29日,康希諾發布公告稱,公司生產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已獲得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衛生局頒發的軍隊特需藥品批件,有效期一年。
與此同時,海外對新冠疫苗的研發、采購也在進行中。
8月1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稱,美國政府已經與美國疫苗公司莫德納(Moderna)達成了采購1億劑新冠疫苗mRNA-1273的協議,協議規模達15.25億美元。莫德納方面還表示,美國政府擁有追加采購4億劑量的選項。消息公布后,莫德納股價盤后大漲近12%,說明市場對疫苗動態熱情之高。
同是11日,據俄媒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俄羅斯已成為世界上首個在進行不到兩個月的臨床試驗后批準接種新冠疫苗的國家,并表示其女兒已經注射了這種疫苗。
該疫苗由莫斯科加馬列亞研究所研發,據外媒報道,該疫苗項目的第三階段試驗于當地時間8月12日開始,疫苗預計將在9月投入大規模生產。
目前,各國都在新冠疫苗研發賽道上爭分奪秒,康希諾生物也處于風口浪尖。
疫苗未來仍存不確定性
成立于2009年的康希諾生物是國內疫苗業的種子選手。五位核心創始人中,朱濤、宇學峰均曾在疫苗巨頭賽諾菲-巴斯德任職,研發背景深厚。
新冠疫情前,康希諾生物曾因研發的全球首個凍干劑型埃博拉病毒病疫苗獲批而引發關注。該疫苗亦是同陳薇院士團隊合作開發。
疫苗行業需要持續的資金投入。2017年4月,康希諾生物完成4.5億元的一輪融資,為彼時中國疫苗行業最大規模的私募股權融資。在2019年登陸港交所前,康希諾生物累計融資近7億元人民幣,背后包括禮來亞洲基金、啟明創投、國投創新、達晨創投、歌斐資產等資方。
不過,如今回歸科創板,新冠疫苗的研發進展仍是大眾最為關注的。
目前,冠狀病毒疫苗的研發主要有五種路線,包括病毒載體、滅活疫苗、核酸疫苗等。據宇學峰介紹,康希諾生物專注在腺病毒載體技術線上,即前述路線中的“病毒載體”路線。宇學峰稱,“公司在1月下旬決定立即開始(研發新冠疫苗)。”
在宇學峰看來,腺病毒載體技術平臺對于康希諾來說不是一個新的技術。宇學峰稱,2013年,康希諾生物做肺結核疫苗研究時意識到該技術平臺的優勢,即能夠刺激抗體免疫和細胞免疫兩種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良好;新冠疫情爆發時,“我們希望能夠開發一種起效快、有好的保護性,有平衡的體液和細胞免疫,兩種機制都能夠起作用的一種疫苗。”
目前,康希諾生物在武漢開展了新冠疫苗臨床1期、臨床II期相關實驗。康希諾生物方面表示,從一期結果來看,疫苗在所有受試者中都顯示了良好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免疫原性。
對于II期試驗結果,根據前述在《柳葉刀》上發布的論文,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在每劑5×10^10病毒顆粒數的劑量下是安全的,單針免疫后,絕大多數受試者體內激發了顯著的免疫反應。
不過,新冠病毒疫苗研發仍處于早期階段。康希諾需要通過臨床試驗III期來證明疫苗的有效性,此外還需要提升產能。
據宇學峰透露,“因為在中國沒有病人了,所以必須要在疫區,或者說高發病的地方去開展臨床三期。”目前,沙特衛生部、墨西哥外交部等宣布與康希諾生物合作開展腺病毒疫苗的臨床試驗III期。不過,兩國家的III期試驗方案尚未具體披露。
另一可能制約康希諾的要素是疫苗產能。據了解,康希諾相關廠房目前正在建設當中,預計建成后年產能達到兩億劑規模。不過,“疫苗效果再好,如果沒有產能,解決不了問題”,宇學峰坦言,康希諾生物產業化建設能否跟得上市場需求還需要時間驗證。
盈利能力待解
短期之內,疫苗企業或許難下風口。
今年以來,受新冠疫情影響,港股康希諾生物-B股價已累漲252%。截至8月12日收盤,康希諾生物-B股價報收207.8港元,總市值462.67億港元。
在科創板再次上市后,康希諾生物的財務數據也將面對新一重審視。
根據康希諾生物此次募資計劃,5.5億元將用于生產基地二期建設,1.5億元將用于在研疫苗研發,5000萬元將用于疫苗追溯、冷鏈物流體系及信息系統建設,另有2.5億元補充流動資金。
根據招股書,自2017年度至2019年度,康希諾生物分別實現營收18.72萬元、281.19萬元、228.34萬元,康希諾生物表示,公司尚未實現產品商業化銷售,營業收入具有偶發性。
由于尚未規模銷售,三年內康希諾生物分別錄得虧損6444.91萬元、1.38億元和1.57億元。
研發費用方面,康希諾生物2019年投入了1.52億元做研發,并表示在2020年至2022年內將投入9-12億元用于研發。但康希諾生物也表示,研發投入將使得經營虧損持續增加。
雖然科創板放寬了對上市公司的盈利要求,但根據相關規定,如果在上市第四年,上市公司扣非凈利潤為負且營業收入低于1億元,或者凈資產為負,可能觸發科創板退市條件。尚未盈利的康希諾生物需要警惕這一風險。
猜你喜歡
康希諾開盤逼近漲停!重組新冠疫苗列入緊急使用清單
5月19日,世界衛生組織在官網發布信息,正式將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載體)列入其緊急使用清單。康希諾生物漲近7%:新冠mRNA疫苗獲藥物臨床試驗批件,2021年營收大增171倍
康希諾生物漲近7%,新冠mRNA疫苗獲藥物臨床試驗批件,2021年營收大增171倍。康希諾生物:疫苗龍頭A+H齊大跌,4個月股價跌掉7成,A股距破發一步之遙
11月8日消息,因輝瑞近日公布新冠口服藥高療效試驗數據,疫苗股龍頭康希諾生物A+H均大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