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向陽接棒珍酒李渡面生死局:凈利、銷量下滑,行業分化加劇
大背景是“港股白酒第一股”珍酒李渡在2025年上半年交出營收同比下滑39.6%、凈利潤下滑近40%的上市后最差半年報,行業內外都在追問。這家承載著“中國白酒一號工程”傳奇歷史的酒企,為何在資本市場的光環下陷入增長困局?
業績不好,大概率都可能引發人事變動,資本市場已經無數次印證這個道理。視線回到珍酒李渡身上,近期執掌集團近20年、年薪千萬以上的“最貴CEO”顏濤突然卸任,老將湯向陽臨危受命接棒CEO一職。
第二個第三個疑問隨之而來,換帥能否扭轉頹勢,或者出新故事?在白酒行業深度調整、庫存高企的當下,珍酒李渡的破局關鍵又在何處?
針對珍酒李渡的疑問的確太多,未來的答案需要交給市場來回答。
不過有一點是確定的,即消費需求重塑與行業洗牌加劇的雙重壓力下,珍酒李渡亟需打造更多現象級爆款產品,才能穿越周期迷霧,重拾增長動力。
01
換人,卻留下了一直下滑的酒攤子
通常情況下,高管更迭往往是企業相關調整的信號,顏濤的卸任與湯向陽的接棒,明面上是企業可能基于正常程序的高管變動,背后有不少珍酒李渡業績持續承壓的嚴峻現實,新任管理層面臨的是一個營收下滑、核心產品疲軟的業績承壓狀態。
2025年10月,珍酒李渡發布管理層變動公告,宣布顏濤卸任首席執行官,繼續擔任執行董事兼董事會副主席,負責湘窖業務運營;集團副總裁湯向陽接任CEO,全面掌管集團及珍酒、李渡品牌的整體運營。
公開資料顯示,顏濤在珍酒李渡任職近20年,2024年以1538.8萬元年薪成為白酒行業“最貴CEO”,而新任CEO湯向陽則自2014年起擔任江西李渡酒業公司總經理,2023年4月起出任珍酒李渡副總裁。此次接棒還獲得了83.3萬股普通股及333.33萬股未歸屬股權激勵,個人利益與企業長期發展深度綁定。
不難發現,管理層變動的背后,是珍酒李渡不斷下滑的業績表現。
珍酒財報披露,2025年上半年,公司營收僅24.97億元,同比大幅下滑39.6%,經調整凈利潤6.13億元,同比下滑39.3%。核心支柱品牌珍酒的表現尤為慘淡,上半年營收14.92億元,同比銳減了快一半,銷量從6932噸降至4612噸,平均售價也從38.98萬元/噸下滑至32.34萬元/噸,呈現“量價齊跌”的危險態勢。
雖然李渡品牌今年上半年銷量有所增長,但噸價下滑,平均售價僅為34.8萬元/噸,與去年同期的49.2萬元/噸相比下滑超29%。
時間拉長到回顧2024年,財報顯示,公司雖然營收微增0.5%至70.67億元,可權益股東應占利潤暴跌43.1%,降至13.24億元。
更值得警惕的是,作為核心增長引擎的珍酒品牌,銷量已連續多年下滑,2021年至2024年銷量分別為14761噸、12856噸、12630噸、12284噸,持續的銷量萎縮直接拖累了集團整體業績。
所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高管變動本身并非問題核心,業績下滑的慣性卻難以輕易扭轉。顏濤卸任留下的不僅是下滑的業績,更是產品競爭力不足、渠道庫存高企的深層隱患。
湯向陽的走馬上任,有集團對其深耕行業多年經驗的認可,同樣凸顯了企業破局的迫切需求。說到底,在白酒行業“強者恒強”的馬太效應下,珍酒李渡若不能快速止住業績下滑勢頭,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進一步喪失話語權,而新任管理者可能也得進一步找到激活產品與市場的關鍵鑰匙。
02
酒企三季度報大多在跌,珍酒近年更承壓
其實,在白酒行業整體承壓的背景下,幾乎大多數酒企都難受。
2025年白酒行業整體步入深度調整期,三季度財報集體遇冷,頭部企業增速放緩,中小酒企虧損加劇,而珍酒李渡在行業下行周期中,因核心產品疲軟、抗風險能力較弱,面臨的壓力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2025年三季度,白酒行業的寒意比以往來得更猛烈。據Wind數據,A股20家白酒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營收合計3177.79億元,同比下降5.90%;凈利潤合計1225.71億元,同比下降6.93%,20家白酒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存貨總額達1706.86億元,同比增長11.32%。
看來,庫存壓力不小。
行業整體承壓的背景下,珍酒李渡的處境更為艱難。相較于頭部企業憑借品牌力和規模效應勉強抵御周期波動,珍酒李渡的抗風險能力明顯有待提升。這個道理不復雜,頭部酒企仍擁有成癮性消費、稀缺性、文化溢價三重護城河。從毛利率水平來看,各家財報顯示,貴州茅臺91.29%、瀘州老窖87.11%的高毛利率處于行業拔尖位置。
由于市場向頭部企業集中的趨勢愈發明顯,不難得出結論,在政策調整、消費分化與存量競爭并存的背景下,白酒行業競爭格局日益清晰,頭部企業強者恒強,而中小酒企則普遍面臨增長壓力。
站在產業視角,白酒行業的周期性調整是必然趨勢,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卻決定了其能否穿越周期。珍酒李渡之所以壓力遠超行業平均水平,很大一個原因在于缺乏能與頭部酒企對標的足夠強勢的品牌護城河和爆款產品支撐,在消費需求疲軟、渠道庫存高企的雙重擠壓下,業績下滑也沒辦法。
于是突破口,或許可以是產品端的創新與更多爆款的打造。
03
珍酒需要更多爆款產品
換句話說,新領導上任,面臨的挑戰不少。其中構建更多爆款可以值得被考慮。
幾乎每一家酒企都需要現象級產品,茅臺有飛天、洋河有藍色經典等,在白酒行業存量競爭加劇、消費需求迭代升級的當下,爆款產品是酒企搶占市場份額、提升品牌影響力的核心抓手。珍酒李渡當前面臨的業績困境,根源在于核心產品增長乏力,而打造更多適配市場需求的爆款,既是其扭轉頹勢的迫切需要,也是實現長期發展的戰略支撐。
也就是說,大環境不佳之時,白酒行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產品的競爭。對于珍酒品類而言,曾經支撐其增長的核心產品有些疲態,作為曾集團營收貢獻超六成的核心品牌,該品類銷量連續四年下滑,獨木難支,難以帶動集團整體增長。
產品珍十五等在次高端市場還需要更足夠的競爭力,面對茅臺、五糧液等頭部品牌的下沉擠壓,以及區域強勢品牌的圍追堵截,市場份額也需要直面競爭。
實際上,過去的成功證明珍酒李渡首先是一家能做好酒產品的企業,滿足了消費者“高品質+合理價格”的核心需求。但僅憑兩款新品還遠遠不夠,珍酒需要構建更完善的爆款矩陣,既要升級優化現有核心產品,提升其市場競爭力,也要持續推出適配不同消費場景、不同消費群體的新品,尤其是面向年輕群體的低度化、個性化產品,才能全面激活市場。
對于酒企而言,產品不在雜而在強。爆款產品的本質,是對消費需求的精準把握,是品牌力與產品力的集中體現。珍酒想要徹底扭轉業績下滑態勢,還需要更多這樣的爆款產品形成合力。
在白酒行業從“規模擴張”向“品牌價值”轉型的關鍵期,珍酒必須聚焦產品創新,以消費者為中心,重構產品價值鏈,通過爆款產品打破增長困局,才能在行業洗牌中脫穎而出。
從“最貴CEO”卸任到老將臨危受命,從行業深度調整到業績持續承壓,珍酒李渡正站在生死攸關的十字路口。文章開頭提出的“換帥能否扭轉頹勢”的疑問,答案已逐漸清晰:高管更迭只是第一步,真正的破局關鍵在于產品端的突破,在于打造更多能夠打動消費者的爆款產品。
珍酒的未來,取決于其打造爆款的能力。這家承載著“易地茅臺”傳奇歷史的酒企,能否憑借爆款產品重拾輝煌?白酒行業的深度調整中,還將涌現出哪些新的爆款邏輯?
時間會給出答案。

博望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