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世緣的“百億陣痛”:營收凈利雙降,省內失守省外乏力
白酒行業中的“優等生”今世緣(603369.SH),在2025年上半年卻意外顯出“差生”的疲態,結束了此前業績連續增長的勢頭,出現營收與凈利潤同比雙雙下滑。
這也是公司自2021年以來,首次在半年報中遭遇營利雙降,其中第二季度的表現尤其不佳,嚴重拖累了整體業績。
今世緣的前身是江蘇高溝酒廠,自1996年創立品牌以來,一直以“中國人的喜酒”為核心概念,并于2014年成功上市,成為江蘇第二家白酒板塊的上市公司。在2021至2023年間,公司的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均保持了20%以上的高速增長,更在2023年一舉突破百億營收大關,躋身行業“百億俱樂部”。
然而,進入2025年上半年,今世緣不僅出現營收和利潤雙雙倒退,還面臨“酒賣不動”和毛利率下滑的雙重壓力,甚至出現“省內大本營市場失守、省外擴張明顯降速”的困境。
資本市場反應同樣不容樂觀:2021年其股價曾一度沖高至67.98元,但此后便進入下行通道,每年收盤皆以陰線告終,形成了一條清晰的價值縮水曲線。

來源:百度股市通
成功跨過百億門檻之后,如何盡快擺脫傳統區域酒企的標簽,實現真正可持續的全國化發展,已成為今世緣必須直面的一道嚴峻考題。
01
營收凈利雙降低,今世緣怎么了?
在2023年營收突破百億后,今世緣曾提出2025年實現150億元的挑戰目標。2024年,公司表現穩健,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15.44億元,同比增長14.32%;凈利潤34.12億元,同比增長8.80%,在行業整體承壓的背景下仍屬不錯。
然而,面對行業逆風,今世緣于今年4月主動調整經營節奏,將全年目標設定為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12%,凈利潤增幅略低于收入增幅,釋放出降速求穩的信號。
這一戰略調整很快反映在業績上。2025年上半年,今世緣業績增長驟然放緩,出現自2021年以來首次半年報營收和利潤雙雙下滑。
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9.50億元,同比減少4.84%;歸母凈利潤22.29億元,同比下降9.46%。其中第二季度表現尤為嚴峻:營收僅18.5億元,同比大幅下降29.7%;歸母凈利潤5.85億元,同比降幅高達37.06%,相當于少賺了3.44億元。
這一急轉直下的表現與第一季度形成強烈反差。今年一季度,今世緣營收50.99億元,同比增長9.17%;凈利潤16.44億元,同比增長7.27%。該增速不僅亮眼,還高于白酒行業20家企業的中位增速水平(1.93%)。
但進入二季度,形勢明顯逆轉。半年報顯示,第二季度營收18.52億元,歸母凈利潤5.85億元,同比分別下跌29.69%和37.06%,環比降幅也分別達到63.68%和64.44%。
盈利質量也有所下滑。毛利率從2024年上半年的73.79%降至目前的73.41%;凈利率也降低了1.63個百分點,為32.07%。
除了營收利潤的雙降,存貨周轉狀況同樣不容樂觀。二季度末,今世緣存貨周轉天數達到549.79天,同比上升21.87%,較一季度末的358.14天也有明顯延長,表明白酒庫存積壓、銷售動力不足。
經營現金流凈額同比減少13.7%,為10.75億元,進一步反映出終端動銷放緩對資金回籠的影響。
此外,被視作酒企“蓄水池”的合同負債——代表經銷商打款意愿及對后市信心的指標——也從2024年末的15.93億元大幅降至6億元,降幅達62.35%,顯示經銷商拿貨趨于謹慎。
今世緣在財報中解釋,合同負債下降主要受季節性因素影響,預收款項減少屬于正常現象。公司同時強調,在白酒消費需求整體減弱的背景下,當前表現仍處于行業較好水平,環比降幅較大符合行業規律,主要仍是季節性因素。
但數據背后,這家剛跨入百億陣營的區域酒企,正經歷著從高速擴張到穩健發展的轉型陣痛。如何平衡規模增長與市場深耕,如何在行業調整期維持渠道信心,將成為其實現“150億目標”的關鍵考驗。
02
省內失守與省外乏力
今世緣一直宣稱要“精耕省內,突破省外”。在2025年的省外市場拓展中,公司通過舉辦多樣化活動提升品牌形象,并實施“六聚焦”策略,力圖推動品牌建設與銷售協同發展。
尤其自5月10日“蘇超”足球聯賽開賽以來,這場原本局限于江蘇的賽事影響力迅速擴大,遠超體育范疇,成為今世緣提升品牌知名度的重要平臺。在全部85場“蘇超”比賽中,今世緣旗下國緣V3頻繁亮相綠茵場,不僅直接觸達現場近百萬球迷,還通過電視和網絡轉播影響了數百萬乃至上千萬觀眾。
然而,高投入并未帶來預期中的回報。今世緣的銷售費用逐年攀升,從2021年的3.94億元增至目前的10.30億元。2025年上半年,銷售費用增長了10.07%,營收卻同比下滑9.46%,出現“省內失守、省外增速放緩”的尷尬局面。
這種反差在區域市場中體現得尤為明顯:2025年上半年,作為基本盤的江蘇省內市場收入同比減少6.07%至62.54億元,占整體營收比重仍高達91.93%。
具體到省內各區域,傳統優勢市場呈現全面下滑態勢:南京大區以17.53億元營收保持領先(占省內27.8%),但同比下降7.94%;淮安大區作為核心市場營收12.94億元,下滑4.32%;蘇中大區營收11.16億元,微降0.21%。蘇南、鹽城、淮海大區更分別出現11.04%、6.36%、7.33%的較大跌幅。
省內競爭加劇是業績承壓的重要原因。
在南京、蘇州等核心城市,洋河股份通過“百日攻堅”行動強化終端陳列,擠壓今世緣貨架空間;蘇北市場則面臨安徽口子窖的兼香型產品沖擊,徐州、連云港等地份額被瓜分;同時,山西汾酒玻汾系列、瀘州老窖頭曲系列在鄉鎮市場鋪貨率提升,直接擠壓今世緣300元以下價格帶產品。
省外市場拓展雖保持增長,但增速已明顯放緩。2025上半年省外營收6.28億元,同比增長4.78%,與去年同期的36.39%增速相比大幅縮水。
更值得關注的是,自2014年上市提出“3~5年開發全國市場”目標以來,省外市場占比僅從6%提升至8.07%,年均增長不足0.2個百分點,至今體量仍不足10%,全國化進程顯著滯后。
這種“省內失守、省外乏力”的困境,折射出今世緣在戰略執行中的深層矛盾:盡管通過體育營銷等手段強化品牌曝光,但渠道深耕與市場轉化效率未能同步提升;雖然銷售費用持續加碼,但未能有效轉化為經銷商信心與終端動銷。
03
禁酒令沖擊與擴產風險
今世緣的業績下滑與多重因素交織相關。除了每年第二季度作為白酒傳統消費淡季的影響外,2025年5月“禁酒令”的發布與落地執行,直接沖擊了政務與高端商務消費場景,成為導致業績承壓的關鍵變量。
作為江蘇省內常用的政務、商務招待用酒,今世緣特A+類(300元以上價位)產品高度依賴接待場景。隨著政府厲行節約政策持續深化,這類高端產品的市場空間被顯著壓縮。
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特A+類產品實現營收43.11億元,同比下降7.37%,成為拖累整體業績的核心因素。盡管特A類(100-300元)產品營收22.32億元,同比微增0.74%,但難以填補高端產品下滑的缺口。
更值得注意的是,其他價格帶產品均呈現不同幅度萎縮:A類(50-100元)營收2.32億元(降10.04%)、B類(20-50元)營收7679.84萬元(降6.34%)、C類及D類(20元以下)營收2651.71萬元(降39.38%),形成全價格帶承壓的態勢。
今世緣白酒類產品按照價位帶劃分產品檔次,特A+類為出廠指導價300元(含稅,下同)以上的產品,特A類為100—300元價位帶產品,A類為50—100元價位帶產品,B類為20—50元價位帶產品,C類、D類為20元以下價位帶產品,其他為非白酒產品。
面對市場壓力,今世緣自2024年起加速產能優化布局。
在保持原酒生產規模穩定增長的同時,企業著力提升產能儲備:一個年產2萬噸的清雅醬香車間已建成待投用,行業領先的全流程智能化制曲技術即將落地應用,陶壇儲能更擴充至20萬噸。
這些舉措雖旨在強化生產效率與品質保障,但在當前行業環境下,擴產計劃無疑充滿風險——國內白酒市場正面臨生產量下滑、終端銷售不振、庫存積壓嚴重等多重挑戰,行業實質性好轉或需待2026年下半年。
當市場調整加深、行業競爭加劇,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今世緣的“百億門檻”正面臨雙重考驗:若無法實現全國市場的突破性進展,或在省內高端市場切下更大份額,當前的百億規模或許將成為其階段性巔峰。
留給這家區域酒企調整戰略、證明自我的時間窗口,正在逐漸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