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AI再次“封神”!Mureka拿下全球AI音樂頂流寶座
當美國AI音樂生成網站Suno還在炫耀其生成的鄉村音樂時,中國團隊已扔出了一款“AI音樂王炸”。
3月26日,昆侖萬維(300418.SZ)發布Mureka V6&O1,其中Mureka O1作為全球首款音樂推理大模型,引入了思維鏈推理,在權威評測中超越美國Suno、登頂SOTA。
當AI學會“寫歌”,Mureka正在重新定義音樂創作的邊界。
Mureka能把普通人錄制的聲音包裝成專業歌手,能讓橫店劇組用1%成本批量生產影視配樂。這是繼大語言模型后,中國AI在創作生成領域的又一里程碑,產品發布當日,昆侖萬維再次引起資本圈熱議,這或許意味著:全球音樂產業的權力游戲,從此換莊。
Mureka是Music與Eureka的結合。Eureka源自希臘語的感嘆詞,意為我發現了、我找到了,常用于表達突然獲得靈感的時刻。Mureka寓意著,昆侖萬維希望它可以將人們的音樂靈感爆發時刻快速記錄下來,并創作出屬于自己風格的歌曲。
產品發布的同時,昆侖萬維還全網首發了《Mureka》AI音樂人MV,由昆侖萬維Mureka團隊和SkyReels共同制作,其中Mureka負責聲樂部分,SkyReels負責動畫部分。
01
Mureka再次驚艷世界
成全球AI音樂界現象級產品
Mureka是昆侖萬維2024年4月發布的一款AI音樂商用創作平臺,其第一代音樂生成模型Mureka V1(SkyMusic)一上市就獲得了非常好的市場反響。
過去一年,昆侖萬維技術團隊、產品團隊持續對Mureka進行升級迭代,Mureka V6和Mureka O1是Mureka的兩個最新版本。其中Mureka V6是當前Mureka的基座模型,支持純音樂生成,還支持10種語言的AI音樂創作,包括英語、中文、日語、韓語、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德語、意大利語和俄語。在Mureka V6中,團隊引入自研 ICL(in-context learning)技術,使得聲場更加開闊,人聲質感和混音設計進一步強化。

而Mureka O1則是基于V6的推理過程優化版本,并且會在推理過程中加入思考與自我批判,提升音樂品質。
如今,用戶可以在Mureka提供的不同模型選項之間自由切換,選擇最適合自己想要生成的音樂風格的模型版本。

這種“風格開關”式的創作體驗,讓用戶只需輕點按鈕,就能在古典交響、電子舞曲、方言民謠等多元流派間無縫跳轉——而這一切的成果,都將在下一秒轉化為可播放的完整音樂作品。
在Mureka生成的歌曲里面,中文電子曲風以電子合成器與動感節奏為基底,通過中文歌詞演繹未來感與潮流碰撞的音樂風格。英文 R&B 曲風則以靈魂樂為基底,結合流暢的旋律與切分節奏,通過英文歌詞傳遞細膩情感,展現慵懶而富有張力的都市風情。
Mureka最驚艷的功能是音色克隆(Vocal功能)。輸入我們自己創作的詞,并選擇一個明星音色,點擊創作即可完成。
02
東方音樂魔盒重塑全球音樂產業
帶動業績新一輪增長
擁有更先進的技術的同時,Mureka還是全球首批開放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應用程序接口)和模型微調功能的高質量AI音樂平臺。不論是開發者,還是音樂平臺,現在都可以將Mureka的音樂生成能力無縫集成到自己的產品或平臺中,更容易地應用AI音樂功能拓展自己的商業價值。
Mureka帶來的技術平權,一定是音樂創作者的福音!
具體來看,開發者可以直接調用Mureka的API進行創作,同時可以上傳自己的私有數據微調模型,讓模型生成符合數據特征風格的歌曲。而這對于音樂工作室或有特定類型歌曲的音樂產品得創作效率都會有顯著提升。

Mureka不僅開放了音樂生成API,還開放了TTS API,即可以預置多個精品說話人,音色克隆,從而實現多人聲語音播客。
也就是說,用戶不僅可以選擇官方提供的多種歌手音色,還可以上傳自己的聲音,讓AI學習并復刻,精準模擬歌手音色,一鍵生成個性化專屬作品。
此外,用戶在制作曲目的過程中還可以提供歌曲參考,即將音樂本身作為提示,上傳音頻或Youtube鏈接,這比文本提示更直接更高級。

以周杰倫為例,用戶只需上傳10秒其經典歌曲片段,Mureka即可克隆標志性模糊唱腔,甚至能根據《青花瓷》中國風旋律生成融合R&B元素的新作——這相當于讓每位用戶瞬間擁有“頂配版音樂制作團隊”。
支持多語言使 Mureka 能夠吸引全球不同地區的用戶,尤其是非英語母語的創作者和市場,從而觸達Suno等歐美產品難以滲透的小語種市場,進一步擴大用戶基數,進而提升平臺內音樂作品的交易量。
如今,任何人都可以通過自然語言生成音樂,創作效率大幅提升,比如 90 秒生成完整編曲,制作時間從 72 小時壓縮到 15 分鐘。同時,AI 重構了生產流程,整合作詞、作曲、編曲等環節,實現人機協同,比如生成變奏版本供選擇。此外,AI 還推動了風格融合,如將傳統民樂與電子舞曲結合,創造新風格。商業方面,AI 生成的音樂在短視頻、影視、游戲中廣泛應用,使用量增長顯著。
“IFPI國際唱片業協會”發布的《2024全球音樂報告》顯示,全球音樂市場規模達到了28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078億元),實現了連續9年正增長。預計到2033年將達到368.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678億元)。
而根據“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的數據,2023年全球數字音頻工作站(DAW)市場規模達約3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8億元),預計到2026年,約70%的DAW企業將使用AI技術輔助音樂創作。
昆侖萬維董事長兼CEO方漢在近期采訪中提到,“去年就有大客戶,如中國聯通、中國移動,還有一些造車企業。海外小B合作也較多,我們的AI曲子在印尼流行音樂排行榜上進過前100。數字音樂市場目前全球規模約40億美金,我們介入后市場規模有望擴大到百億美金。我們憑借技術優勢和出海經驗,希望在全球市場獲得較大份額。”
截至目前,全球范圍內已經有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的用戶訪問Mureka。
03
超越Suno的Mureka
能寫出秒懂人類靈魂的歌曲
Mureka O1 的“思考與自我批判”能力,與其引入CoT(Chain of Thoughts,思維鏈)技術有關。
據昆侖萬維團隊發表的論文顯示,AR模型在生成高保真音樂方面展現出強大能力,但其傳統的“下一個token預測”范式與人類音樂創作過程存在偏差,可能導致生成樣本的樂感不足。為此,昆侖萬維提出了一種突破性的CoT提示技術——MusiCoT。項目主頁地址:MusiCoT.github.io
MusiCoT利用了CoT方法,不同于傳統自回歸模型逐步生成音頻,MusiCoT首次在細粒度音頻token預測前預生成整體音樂結構,大幅提升生成音樂的結構連貫性與樂器編排精準度。MusiCoT基于CLAP模型,無需人工標注即具備高擴展性,并顯著提高了生成音樂的可解釋性和質量。
此外,MusiCoT支持音樂結構分析(如樂器編排)和音樂參考功能(接受變長音頻輸入作為風格參考),有效解決了復制問題,成為音樂提示領域的重要方法。實驗表明,MusiCoT在客觀與主觀指標上均優于現有技術,生成質量媲美最先進的音樂生成模型。
在CoT技術加持下,通過AI基礎設施深度優化,Mureka O1實現了行業領先的低延遲音樂生成,提供即時、高質量的用戶體驗。

和美國的Suno相比,Mureka O1也在各項指標中實現領先。
在主觀測評中,Mureka O1 展現出卓越的音樂品質,在最終的總整體聽感評測超過了Suno V4。這一進展標志著Mureka在音樂生成領域的持續突破,為用戶帶來更豐富、更高品質的音樂體驗。

客觀測評中,Mureka O1無論在歌詞發音準確性、樂段精準還原程度、音樂與文本相關度還是制作質量方面都在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


可以看到,昆侖萬維如今已成破局者,正帶領中國AI重構音樂產業權力體系。
04
中國AI產品走向世界頂流的成功樣本
Mureka的突破性實踐正在深刻重塑 AI 音樂產業的底層邏輯,尤其是Mureka O1的技術革新,打破了音樂創作的專業壁壘,使普通用戶得以參與高質量音樂生產,推動行業從精英創作向全民共創轉型。
在商業模式層面,Mureka構建了“創作-分發-變現”的閉環生態。平臺不僅提供音樂生成工具,更通過歌曲商店支持作品展示、收藏與下載,并為AI生成內容提供官方版權認證,商業變現能力大大提高。
“用戶群體包括C端喜歡音樂的普通人,降低了他們的創作門檻,讓他們能自由作曲作詞;B端則主要是影視、游戲、音頻等領域的從業者,可幫助他們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商業模式上,C端免費用戶有一定使用權限,付費可獲得更高速度和優先的AI生成機會;B端提供專業功能,通過SaaS或PasS服務收費。”昆侖萬維董事長兼CEO方漢在近期接受采訪時表示。
而隨著AI應用的落地與商業化進程不斷推進,AI業務將成為昆侖萬維新的業績增長引擎。方漢還提到:“AI方面,我們既要腳踏實地,在AIGC賽道尋求盈利,也要仰望星空,持續投入文本大模型、多模態大模型領域,探索新的AI產品和商業模式。我們覺得基礎模型能力很重要,同時我們也關注生態的構建,擁抱開源,探索多種路徑。”
截至目前,昆侖萬維已完成 “算力基礎設施—大模型算法—AI應用”全產業鏈布局。以Mureka為代表,昆侖萬維展現出其在AI領域的技術儲備與商業化能力。昆侖萬維在垂直細分領域做出了代表中國創新、又受世界用戶喜愛的產品,從而實現差異化競爭和可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昆侖萬維25年一季度營收17.6億,大幅增長46%,AI業務商業化實現新突破
4月29日,昆侖萬維(300418.SZ)(以下簡稱“公司”)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