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淡出啟明創投的鄺子平,4.5億向“河南富豪”買殼
管理層變動傳聞兩個月后,啟明創投創始主管合伙人鄺子平在資本市場做出大動作。
據天邁科技(300807.SZ)1月6日晚間公告,公司控股股東郭建國及其一致行動人郭田甜、大成瑞信與蘇州啟瀚正式簽署《股份轉讓協議》,擬將旗下1776萬股協議轉讓給蘇州啟瀚擬設立的并購基金“啟明基金”,占公司總股本的26.1%。啟明基金也由此將成為公司控股股東。
蘇州啟瀚的實際控制人便是投資大佬鄺子平。公告顯示,此次股份轉讓總價為4.52億元,轉讓完成后,鄺子平將成為天邁科技實際控制人。
投資大佬直接入主A股上市公司,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認為,除了少數屬于原股東借道減持的情況外,當前IPO放緩、海外上市估值低,機構控股上市公司后可以作為退出通道。控股上市公司后,將自己或其他機構投資的項目以并購方式注入上市公司,機構要尋找其他退出機制,并購是比較可行的方式。
受消息刺激,公告發布后,天邁科技連收兩個漲停板,但很快又回歸冷靜,截至1月10日,天邁科技報收36.2元/股,總市值24.63億元,較實控人擬變更公告發布前漲了5.89%。

01
連虧三年后
鄭州“富豪”賣殼
被鄺子平看上的天邁科技前身為2004年成立于河南鄭州的天邁有限。公司自設立以來一直專注于智能交通領域,當前主營業務為基于車聯網、衛星定位、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為城市智慧交通提供綜合解決方案。業務領域以智慧公交為主,主要產品包括數字公交系列產品、商用車智能座艙、新能源充電等。
據悉,公司創始人郭建國夫婦均出自鄭州公交,還有不少核心成員具有數十年的公交行業工作背景,對公交行業、公交公司所需產品和服務有深入的了解。
隨著業務越做越大,天邁科技業績一直增長穩定,并在2019年在創業板敲鐘上市,成為河南第81家上市公司。據悉,上市當天,天邁科技股價就較發行價大增44%,此后,天邁科技更是連收10個漲停板。
然而,2020年,天邁科技業績驟降,營收下滑53.93%,凈利潤下滑96.47%。天邁科技認為,其主要原因是疫情導致公交客運量銳減,疫情防控導致運營成本增加,公交企業普遍收入減少,采購和招標出現減少或延遲,市場需求相比疫情前有所萎縮。

圖源:罐頭圖庫
但疫情結束后,天邁科技的業績也沒有明顯回暖。2021-2023年,公司凈利潤連續虧損,合計虧損0.97億元。2024年,公司凈虧損進一步擴大,前三季度,天邁科技營業收入5582.24萬元,同比下降45.06%;凈利潤虧損5287.19萬元,上年同期虧損4960.94萬元。
天邁科技也曾謀求轉型突破,2023年公司發布定增預案,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對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15億元,用于智能座艙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然而,2024年6月,天邁科技最終還是終止了此次定增,并表示這是綜合考慮公司業務發展情況、行業發展現狀等因素后做出的決定。
轉型不成,郭建國夫婦開始謀劃賣殼,并最終找到了啟明創投創始主管合伙人鄺子平接盤。
02
“資本大佬”接盤
鄺子平1963年生于廣州,曾在美國留學。他擁有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計算機科學學士學位,美國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及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MBA。
創辦啟明創投前,鄺子平曾是英特爾投資部中國區總監,主導英特爾在中國大陸的戰略投資業務。加入英特爾前,他在思科中國任職5年,擔任過多個高級管理職位。鄺子平在硅谷開始了他的職業生涯,早年曾是軟件工程師,后又在數字通信領域擔任技術管理。鄺子平擁有30多年的企業管理和投資經驗,1999年開始從事風險投資。
啟明創投創立于2006年,當時,鄺子平已經在Intel capital中國做了6年,當他的思科前同事Gary找到他的時候,兩人一拍即合開啟了啟明創投的籌備。
目前,啟明創投旗下管理11只美元基金,7只人民幣基金,已募管理資產總額達到95億美元。自成立至今,專注于投資科技及消費(Technology and Consumer, T&C)、醫療健康(Healthcare)等行業早期和成長期的優秀企業。
啟明創投投資企業中,很多已經成長為各自領域中最具影響力的公司,包括小米集團(1810.HK)、美團(3690.HK)、嗶哩嗶哩(9626.HK)、知乎(2390.HK)等等。
鄺子平主要關注在信息科技、人工智能、自動化設備、區塊鏈等方面的投資,啟明創投官網顯示,鄺子平負責投資過的公司包括:石頭科技(688169.SH)、文遠知行(NASDAQ:WRD)、優必選(9880.HK)、云知聲、禾賽科技(NASDAQ:HSAI)、運泰利自動化、長亭科技、七牛智能(2567.HK)等。
鄺子平目前還是中華股權投資協會理事長,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風險投資委員會委員。并曾經入選2020、2021、2022及2023年福布斯全球最佳創投人榜。
2024年12月,鄺子平曾在“第二十四屆中國股權投資年度大會”上表示,“在投資方面,今年最讓我興奮的兩個賽道就是AI和創新藥。”他講述了啟明創投投資的自動駕駛企業文遠知行在美股上市,同時表示,從總體來看,A股市場的上市流程是緩慢且具挑戰性的,在退出方面,啟明創投還有一些其他可以有所作為的方向。

圖源:罐頭圖庫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認為,首先,對于創投直接接手上市公司這一行為,一些創投大佬可能更傾向于通過控制上市公司來推動其業務發展和戰略轉型。而從趨勢的角度看,隨著創投行業的不斷發展和資本市場的日益成熟,創投接手上市公司可能成為一種越來越常見的現象。
其次,創投直接入主上市公司對公司來說,可以帶來新的資金、戰略資源和管理經驗,有助于推動公司的業務轉型和升級。同時,創投的介入也可能帶來更加市場化的運作機制和激勵機制,提升公司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第三,對創投來說,直接入主上市公司可以為其提供更加直接和有效的退出渠道。通過推動公司的發展和轉型,創投可以實現其投資價值的最大化,并在適當時機通過出售股份等方式實現退出。
03
啟明創投正在“換血”
“老將”資本市場頻出手
值得注意的是,鄺子平這次在資本市場高調出手的兩個月前,啟明創投剛剛經歷了管理層變動的傳言。據“投中網”消息,啟明創投內部已制定一份“管理團隊傳承規劃”:擬以未來十年之期,實現管理團隊交接班。其中,啟明創投主管合伙人梁颕宇將第一個完成交棒。而鄺子平也將在未來逐步退出。
與此同時,由胡旭波、周志峰和陳侃組成的新管理團隊正在走到臺前。
胡旭波2006年加入啟明創投,2015年7月晉升為主管合伙人,他深度參與了60多家初創企業的投資與發展,對醫療健康投資板塊的創建和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周志峰是前沿科技領域最活躍的投資人之一,他目前關注的領域包括人工智能、機器人、虛擬/增強現實、半導體、新能源汽車和企業軟件等,他2024年5月剛晉升為啟明創投主管合伙人;陳侃2016年加入啟明創投,致力于生物科技投資,2022年1月晉升為合伙人。
據悉,這三位繼任者的平均年齡只有四十多歲。

圖源:罐頭圖庫
但從目前來看,正在讓位的梁颕宇退出后并不打算退休。梁颕宇出生于1970年,她2006年在啟明創投成立之初就加入公司,是啟明創投的主管合伙人。2024年12月1日,交班的消息傳出后,梁颕宇在面向職場的社交平臺領英發文:“我很高興地宣布,我開始在Leyden Labs擔任投資人這一新職位了!”
Leyden Labs是荷蘭一家抗病毒藥物研發商,公司成立于2020年,自成立以來,憑借其強大的技術實力和廣闊的市場前景,贏得了資本的青睞,完成了至少3輪融資,其中啟明創投也是最近參與的投資機構之一。
而僅一個月后,她的老搭檔鄺子平也在A股高調出手,拿下一家上市公司的實控權。
猜你喜歡
中國植入式腦機接口領域創新先鋒階梯醫療完成3.5億元B輪融資
本輪融資由啟明創投、奧博資本和禮來亞洲基金和知名產業投資機構共同領投,天使輪投資機構源來資本持續跟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