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鷹基金解聘潘李劍,韓廣哲業績不溫不火難成權益“旗手”
國慶長假后,股市繼續演繹大開大合的熱鬧行情,不過部分基金經理卻在股市潮起時離開,10月9日金鷹基金發布公告解聘基金經理潘李劍,他由于個人原因離任,此后不再擔任公司的其他職務。
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截至卸任,潘李劍的累計任職時間僅為2年半左右,他在公司總共管理過3只產品,除去管理僅13天的多元策略混合C勉強實現一個點的正回報外,其余的產品任職回報下跌至少超過了30%。
或許也是跟業績不佳有關,他在半年末時的在管基金規模僅僅約為1.27億元。
01
潘李劍最后卸任兩基金
雙雙淪落成為袖珍產品
在他在公司總共管理過的三只產品中,最早管理的金鷹多元策略混合在2023年12月中旬已經卸任,10月9日一并卸任的是金鷹內需成長混合和金鷹品質消費混合發起式。先看金鷹內需成長混合,該基金成立于2020年的8月20日。
成立至今,該基金總共經歷了三任基金經理,潘李劍作為第二任基金經理,所取得的任職總回報是三者中最低的,從2022年3月29日到2024年10月9日的成績是-38.22%:從2022年以來的分年度成績看,他在2023年所取得的-28.11%的成績是其中最差的一年,問題出在哪呢?
對比去年的三季報、四季報和今年的一季報、二季報,2023年下半年時潘李劍還是以酒類股為主要重倉公司,三季報時前三大重倉股分別為貴州茅臺、瀘州老窖、青島啤酒,對比看三花智控、中際旭創等偏成長類的標的占比較為靠后。
再到2023年基金四季報來看,更是鮮明地體現出了“喝酒吃藥”的特色,具體包括了貴州茅臺、山西汾酒、迎駕貢酒、恒瑞醫藥、聯影醫療、天康生物、錦波生物等,不過2023年的股市熱點并不在核心資產的藍籌類標的上,因此也就造成了那一年基金凈值的低迷表現。
不過當時無論是在季報還是在年報中,他對消費在2024年的前景還是信心十足:“消費投資方面,疤痕效應將減退,消費升級大邏輯不變,未來消費投資機會主要在三方面。總體來看,今年補償性的,包括服務類、場景修復類的消費會相對較好。到后期,可能會看到意愿型修復帶來的可選、改善型的消費也會慢慢地復蘇。中長期去看,如果是收入回到一個正常的增長軌 道里面,消費升級這個大的邏輯是沒有變的。除此之外,新消費、消費的制造和品牌出海也值得重點關注。”
但是對比分析2024年前兩個季度,這樣的思路明顯弱化了許多,例如時間點距離最近的基金二季報。在6月30日的十大重倉股中,來自白酒和醫藥領域的標的公司僅剩下山西汾酒和恒瑞醫藥;同時,基金的前三大重倉股變成了工業富聯、滬電股份和長江電力。在今年的二季報中,基金經理表示:“本基金重點關注以下方向:AI算力與終端及其供應鏈,長期經營穩健的紅利資產、國內消費品等國內逆周期投資方向。本基金將采取積極的投資策略,重點布局A股價值和成長方向,包括TMT、消費品、央企投資、高股息等。”考慮到該基金在今年4月30日就增聘了現任獨立管理的基金經理李恒,或許當時這樣的轉變是出自李恒之手也未可知。
同樣,他此次卸任的另一只基金金鷹品質消費,基金經理的接力棒也是交到了李恒手中,作為北大物理專業畢業的博士,他也是金鷹基金所一手培養出來的基金經理,但是問題在于他目前累計的任職時間僅約兩年半。
02
誰能扛起金鷹權益一哥大旗
倪超、陳穎、韓廣哲各存“短板”
當前李恒在公司已經管理了5只產品,不過或許是管理時間尚短的緣故,在業績層面還沒有清晰地體現出來。同時全面審視公司現有的主動權益類基金經理,管理產品數量最多的是倪超、陳穎和韓廣哲等三人。
公司網站資料顯示,其中倪超在管的基金產品達到了8只,但是半年末時合計的規模約為24.62億元,同時在管基金的最佳任期回報約為44.66%,這兩項數值顯然離頂流基金經理的標準相距甚遠。從任職回報最好的產品來看,倪超主要還是在創業板和科創板上加以重點配置。不過雙創類的標的整體波動較大,某種程度上還是會影響組合的業績穩定性。
再看管理6只基金的韓廣哲,目前他在管6只基金的合計規模約為30.86億元,在管基金的最佳任期回報約為59.38%,這一水平在內地的權益基金經理中較為一般化。從2024年以來的成績看,今年到目前僅有兩只基金實現了幾個點的正收益而已。
曾經一度為他打出名氣的是金鷹民族新興,但這只基金他在23年底就已經不再管理。從現管基金的情況看,他對于人工智能、地產、消費電子等多領域均有所涉獵和布局,但曾經非常清晰的“新能源+醫藥”雙主線的思路似乎已經徹底放棄。他管理時間最短的基金是金鷹睿選成長六個月持有混合,這只成立于2023年6月9日的基金或許是生不逢時,今年半年末時的規模僅有0.19億元。
最后再看的是陳穎,這位任職超過9年的基金經理目前共管理5只基金,不過兩項硬指標雖然比前兩位稍強,但距離行業公認的頂流明星標準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天天基金網顯示,他的現任基金資產總規模約為48.18億元,在管基金最佳任期回報為118.92%,這也是他管理過的多只產品中僅有的實現翻番的產品。
但從2024年以來在管產品的業績來看,雖然所有組合回撤的幅度不高,但是截至10月11日收盤,陳穎在管的全部基金無一實現年內正回報。
猜你喜歡
平安基金神愛前旗下基金換手率高達956%,規模遭腰斬,產品相互抄作業引質疑
平安基金神愛前管理的權益類基金,在近期大盤上漲的情況下業績表現卻不盡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