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跑出616億超級獨角獸:融資240億
10月8日,地平線(Horizon Robotics)通過港交所聆訊,IPO進入倒計時。
地平線是一家為乘用車高級輔助駕駛(ADAS)和高階自動駕駛(AD)解決方案的供應商,收入主要來自汽車解決方案,包括產品解決方案、授權及服務業務。
灼識咨詢數據顯示,按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解決方案總裝機量計算,地平線在國內所有高級輔助駕駛和高階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中排名第四。截至9月30日,地平線軟硬一體的解決方案已獲得27家OEM(原始設備制造商)采用,裝配290款車型。
地平線創辦于2015年,總部位于北京海淀區,創始人兼CEO是余凱。
余凱是南昌人,生于1976年11月,1994年畢業于江西師大附中,同年被保送至南京大學電子科技與工程學院。余凱讀大三的時候,遇到了著名聲學音頻專家徐柏齡教授,從徐教授那里知道了人工神經網絡方面的研究,迷上了這個領域,之后一直鉆研。1999年讀研期間,發表的第一篇論文也是關于神經網絡的,并且他的碩士論文方向就是人工神經網絡解決語音識別雞尾酒會效應。
2000年研究生畢業后,余凱赴德國留學,2004年在德國慕尼黑大學獲得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
博士畢業后,余凱先是在德國西門子研發中心做研究員。之后的2006年至2012年,在NEC美國研究院擔任媒體實驗室主任。在國外,余凱“主要就是做研究寫論文,發表了100多篇論文,回國的時候,可能在人工智能領域是論文引用率最高的幾個華人學者之一”。2010年,余凱帶領NEC實驗室的研究團隊拿過第一屆ImageNet的冠軍(ImageNet競賽被稱為深度學習和人工智能的奧林匹克)。
2012余凱回國,2012年至2015年,任百度多媒體部和圖片搜索產品部高級總監,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百度研究院執行院長。
2015年,余凱創辦地平線,做自動駕駛車規級芯片。當時是在中國第一家從軟件算法切入到深度神經網絡芯片的,也是中國最早做深度神經網絡專用芯片的企業。
地平線成立以來獲得多次投資,累計融資超3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40億元),2023年12月28日完成D輪融資后,估值87.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16億元)。
地平線的投資方包括上汽集團、廣汽集團、寧德時代、比亞迪、舜宇光學、高瓴資本、紅杉資本、云峰基金、五源資本、英特爾等產業資本和知名投資機構,涵蓋汽車產業鏈上下游。
其中,(IPO前)余凱個人持股比例為14.85%,上汽持股比例為8.78%,高瓴持股比例為3.24%,紅杉持股比例為2.36%,英特爾資本持股比例為1.36%,比亞迪持股比例為0.11%。
招股書顯示,地平線2021-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以下簡稱“報告期內”)收入分別為4.67億元、9.06億元、15.52億元、9.35億元。今年上半年9.35億元的營收同比增長151.6%。
報告期內,地平線經營虧損分別為13.35億元、21.32億元、20.3億元、11.05億元,虧損凈額分別為20.64億元、87.2億元、67.39億元、50.98億元,三年半累計虧損凈額超過226億元。地平線稱,虧損最主要的原因是研發的持續投入。
自動駕駛這塊大蛋糕實在太誘人了,必須技術投入搶占高地。根據灼識咨詢的數據,到2030年,高階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在駕駛自動化解決方案中所占的份額將超過60%。預計到2027年,中國乘用車部署的駕駛自動化解決方案中將有接近一半是高階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到2030年,該比例將進一步提高到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