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歲“福建女富豪”圖謀A+H,家族已在A股套現6億
一條女士碎花裙,從中國廣東佛山的倉庫“出發”,跨越邊境,輾轉來到泰國曼谷的一個轉運倉庫,再搭上泰國的快遞車,最終抵達泰國消費者的家門口。這就是“跨境社交電商企業”吉宏股份的日常業務。
2023年,廈門吉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吉宏股份”)憑借跨境社交電商等業務,年入66.95億元,成為中國B2C出口社交媒體電商領域的“老二”,占據了2.3%的市場份額。
這家公司并不是“一夜成名”。早在2016年,吉宏股份就已經登陸深交所主板,如今又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試圖沖刺港股IPO。若成功上市,將成為首家實現“A+H”雙重上市的跨境社交電商企業。

然而,這份耀眼成績單背后,吉宏股份也走過不少彎路。在A股上市的8年間,吉宏股份(002803.SZ)嘗試涉足多個熱門領域,如區塊鏈、元宇宙、防疫物資、白酒及ChatGPT等,試圖尋求新的增長點。遺憾的是,這些跨界嘗試大多雷聲大雨點小,并未在財務報表上激起太多波瀾。
與此同時,自2019年以來,公司背后的創始人莊浩及其家族已套現超6億元。
截至9月9日,吉宏股份股價報收于9.99元/股,總市值為38.45億元。
賣貨給日本人、韓國人等
年入66億元
一條連衣裙,一盞臺燈,一支簽字筆,這些標有“Made in China”標簽的商品正源源不斷地走向全球。
自2010年以來,速賣通、SHEIN等跨境電商平臺的崛起,將中國制造推向世界。而吉宏股份正是這股浪潮中的弄潮兒。與全球化布局的電商巨頭不同,吉宏股份選擇專注于亞洲市場,尤其是韓國、日本等國家。
不過,吉宏股份的故事并不始于跨境電商。2003年成立時,公司以包裝業務起家,主要為伊利、瑞幸、麥當勞等知名企業提供彩色包裝紙盒和環保紙袋。
盡管客戶都是大牌,但隨著時間推移,包裝業務的增長逐漸遇到了瓶頸。2016年上市當年,公司營收為5.7億元,較2015年的5.22億元僅增長了9.2%。上市后,吉宏股份意識到必須另辟蹊徑,于是在2017年果斷轉向跨境電商。

圖源:罐頭圖庫
在跨境電商領域,吉宏股份采用“貨找人”的模式,公司通過Facebook、Instagram、TikTok、YouTube、Line、Snapchat和X(前Twitter)等國際社交媒體平臺,精準投放廣告,將中國制造的商品直接推送到東南亞消費者的眼前。消費者點擊廣告后,可以直接跳轉到吉宏股份的商品頁面進行購買。
這些商品來自哪里?吉宏股份一邊從自有供應商系統中采購商品,另一邊則依托阿里巴巴旗下的批發平臺“1688.com”進行大規模采購。如今,吉宏股份的產品庫已經涵蓋了家居、服飾、電子、美妝等60多個品類,SKU數量超過60萬。
這些商品主要銷往日本、韓國等東北亞地區,2021年-2023年,公司從東北亞地區獲得的收入為13.98億元、17.94億元和25.27億元,占總營收的比例從49.3%升至59.4%。

圖源:《招股書》
至于盈利模式,吉宏股份的訣竅就是“低買高賣”。據《財聯社》援引業內人士觀點,吉宏股份的跨境電商模式,主要是從批發市場或供應商那里以低價批量采購商品,然后通過社交媒體廣告精準推廣,再賣給海外消費者,最終通過銷售商品賺取差價。
如今,吉宏股份靠兩條腿走路,一邊是跨境社交電商業務,另一邊是紙質包裝業務。2021年-2023年(下稱“報告期內”),跨境電商業務收入從28.37億元增長至42.57億元,占總收入的比例從54.7%上升至63.7%,而紙質包裝業務的收入則微增至20.97億元,占比從40.3%下降至31.3%。

圖源:《招股書》
整體看,2021年-2023年,公司營收持續增長。
2021年,吉宏股份的營收首次突破50億元,同比增長17.4%,達到51.78億元。然而,2022年增速明顯放緩,僅增長3.83%,營收升至53.76億元。2023年,公司營收再次加速,增長24.53%至66.95億元。
凈利潤方面,2021年公司凈利潤首次出現下滑,降幅達62.61%,降至2.09億元。
為改善局面,2022年,吉宏股份投資4000余萬元推出SaaS服務平臺“吉喵云”,專為中小企業提供廣告投放、跨境物流和支付等服務,但目前這一平臺尚未帶來實質性收入,給公司業績帶來的變化甚微。
2022年凈利潤繼續下降17.07%,至1.72億元,公司將這歸因于疫情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直到2023年,疫情結束,公司凈利潤強勁反彈,增長93.02%,達到3.32億元。
多次轉型
只漲股價不漲業績?
在主業波動不定的背景下,吉宏股份多次嘗試搭乘各種熱點概念的“快車”,在市場中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浪花。自上市以來,吉宏股份仿佛成了“熱點收割機”,無論是白酒、電子煙,還是ChatGPT、元宇宙、區塊鏈、NFT,幾乎只要市場上風頭正勁的概念,幾乎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2017年,吉宏股份大膽進軍境外社交電商,業績一路飆升。當年,公司營收同比增長98.74%,達到11.33億元;2018年更是直接翻倍至22.69億元。凈利潤也隨之水漲船高,2017年同比增長86.14%,達到8003.43萬元;2018年猛增166.35%,達到2.13億元。
截至2018年12月28日,公司股價報收于8.03元/股。嘗到轉型甜頭后,吉宏股份似乎看到了無限的可能。
2019年,趁著區塊鏈風頭正勁,吉宏股份迅速進場。當年10月,吉宏股份與一家區塊鏈公司——上海火昱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不過,彼時,上海火昱才剛剛成立一年多。11月,吉宏股份還成立了自己的區塊鏈公司“吉鏈區塊鏈”。
然而,這一計劃沒能結出多少果實。雖然在2020年年報中,公司提到區塊鏈及供應鏈業務帶來了1004.81萬元的收入,但很快,在此后的年報中,關于區塊鏈部分的收入數據就“消失”了。
盡管如此,公司的股價卻一路攀升,從2019年9月30日的12.49元/股,漲至2020年8月31日的46.74元/股,漲幅達289.5%。

圖源:wind截圖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口罩、防護服等醫用用品需求激增。吉宏股份于當年通過子公司“吉宏供應鏈”參股了口罩生產企業“長榮健康”(吉宏供應鏈持股40%)。
2020年,長榮健康營收1.05元,凈利潤為2594.44萬元,為吉宏股份貢獻了一定的收入和利潤。
但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市場需求減少,長榮健康的業績直線下滑,2021年和2022年,長榮健康營收分別為2356.76萬元、2828.74萬元,凈利潤分別為-1014.22萬元、-40.63萬元,反倒成了吉宏股份的“燙手山芋”。
也是在2021年,吉宏股份凈利潤首次出現下滑,降幅達62.61%,降至2.09億元。2022年凈利潤繼續下降17.07%,至1.72億元。公司將這歸因于疫情和原材料價格上漲。
這期間,吉宏股份股價開始震蕩下行,從2020年8月31日的46.74元/股一路回落至2021年5月31日的25.89元/股,降幅約為44.61%。
2021年,吉宏股份又將目光瞄準了白酒市場的“茅臺效應”。
2021年6月28日,公司宣布擬通過間接收購持有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古窖酒業有限公司70%的股份,進軍白酒行業。
但在該公告發布之前,吉宏股份股價連續四個交易日上漲,其中兩日觸及漲停,累計漲幅超過30%。此舉引發股價上漲,最高漲至6月29日的32.48元/股。

圖源:wind 截圖
2021年6月29日,深交所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主要說明兩個問題,即是否迎合熱點炒作股價、是否存在內幕信息交易。
7月1日,吉宏股份明確否認。吉宏股份表示:“公司嚴格控制本次交易事項知情范圍,相關主體不存在泄露內幕信息、直接或間接交易公司股票的情形。”
然而,這場“白酒夢”最終因各種原因未能如愿,收購也未能成行,白酒業務就此擱淺。
2021年6月29日后,公司股價迅速回落,至10月28日,股價降至13.81元/股,降幅達57.48%。
2023年,隨著ChatGPT引爆全球,吉宏股份也沒有放過這個熱點,3月16日,在投資者溝通平臺“深交所互動易”上回復網友稱,公司于2023年1月接入ChatGPT的API接口,希望能在跨境電商業務中實現“AI加持”。
公司股價在接下來的五個交易日內飆升超過50%,3月27日,股價達到高峰23.58元/股,隨后于4月12日回落至18.54元/股,這波漲勢再度引來了深交所的關注。5月20日,深交所下發關注函,要求吉宏股份說明在互動易上的回復是否存在誤導性陳述,以及配合市場炒作、“蹭熱點”的行為。
對此,3月24日,吉宏股份回復稱,公司不存在涉嫌內幕交易的情況,也不存在迎合市場熱點炒作股價、配合股東減持的情形。
在wind上可以看到,2017年至2023年,公司已收到5份來自深交所的關注函。

圖源:wind
在追逐這些風口的過程中,吉宏股份似乎并沒有帶來想象中的增長奇跡。如今,吉宏股份似乎也不再那么急于趕風口。在2024年與投資者在“深交所互動易”互動中,面對人形機器人、新能源等熱點話題,公司直接表示“無此業務”。

圖源:互動e截圖
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認為,上市公司“蹭熱點”的行為屢見不鮮,但“口嗨”是否違反規定,需要認定當事人發布的言論是否超出了必要的限度。如果存在虛假宣傳或者夸大事實,故意誘導投資者的,屬于違規信息披露。
“‘蹭熱點’多為‘無中生有’或‘夸大其詞’,這對于追求信披真實、準確、完整、有效、及時的證券市場而言,都是不可接受的。”華東政法大學國際金融法律學院教授鄭彧表示。
莊浩家族5年累計減持超6億
吉宏股份股價幾番大起大落背后,實控人莊浩及其家族成員也開始多次減持。
吉宏股份創始人莊浩是位來自福建漳州的55歲企業家,她在19歲時考入北京印刷學院。畢業后開啟了她的職業生涯,她在23歲時擔任福建漳州印刷總廠的技術員,并逐步晉升為制版分廠廠長。
此后,莊浩的職業生涯一路順風順水、高歌猛進。到34歲,她創立了廈門吉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出任董事長兼總經理。2016年,47歲的莊浩成功讓吉宏股份登陸深交所A股,一時風光無兩。
然而,隨著吉宏股份上市后的解禁期到來,實控人莊浩的減持行動也隨之展開。
2019年2月,莊浩減持5.49萬股,套現約100.91萬元。
2020年,吉宏股份因子公司持股口罩生產企業“長榮健康”,從而成為市場焦點。同年12月22日,莊浩減持134萬股,套現3769.42萬元。
在大筆減持套現的2020年,莊浩也首次登上《胡潤百富榜》,以41億元的財富成為福建漳州唯一上榜的女富豪。
2022年12月30日,莊浩進一步減持465.9萬股,套現約6597.14萬元。進入2023年,隨著吉宏股份引入ChatGPT概念,公司股價飆升,莊浩于1月6日減持250.63萬股,套現約3734.39萬元。

圖源:wind
據wind數據,2019年-2023年,吉宏股份實控人莊浩5年累計套現約為4.34億元。
頻繁減持的背后,莊浩的持股比例已從上市之初的34.32%降至如今的18.1%。如今,莊浩與莊振海、莊澍、賀靜穎、張和平、陸它山、西藏永悅等一致行動人共持有公司約32.1%的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莊振海為莊浩之父、莊澍為莊浩之弟、賀靜穎為莊澍妻子、張和平為莊浩丈夫、西藏永悅則由莊振海持股71.4%。
據wind數據,2019年-2023年,上述親戚在5年內,也累計套現約為1.84億元。可以說,莊氏家族合計套現約6.18億元。

圖源:罐頭圖庫
與此同時,吉宏股份還通過分紅,讓實控人和大股東們“吃到更多甜頭”。例如,2022年公司扣非歸母凈利潤為1.69億元,但分紅近9952.16萬元;2023年公司扣非歸母凈利潤為3.25億元,計劃現金分紅1.37億元。
如今,隨著副業布局零散、成效不顯著,吉宏股份似乎決定重新聚焦主業,通過港股上市募資,把資金用于海外市場拓展、升級物流倉儲、提升AI和“吉喵云”平臺的研發,試圖在核心業務上再次發力。
吉宏股份的故事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大劇,從包裝紙盒起家到如今跨境電商IPO,這家公司經歷了太多風口浪尖上的起伏,對市場熱點更是切換自如,背后創始人及其家族一路減持、套現,持股比例下降。如今看來,吉宏股份試圖在港股市場上再掀波瀾。
猜你喜歡
吉宏股份收購醬酒公司,被指蹭熱點引關注函
昨日晚間公告,吉宏股份與貴州釣臺貢酒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釣臺貢酒業”)大股東蔡啟俊、王安簽署《股權收購意向協議》,擬收購釣臺貢酒業不低于70%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