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農商行上市三年分紅147億,科技金融持續優化
今年的半年報披露中,A股上市銀行公布中期分紅計劃成為一大亮點,早在7月初時已有近20家銀行官宣了“年中紅包”。
8月17日,上海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滬農商行,601825.SH)發布了2024年半年報,并進行了中期分紅,現金分紅率達到33.07%,共計分配現金股利23.05億元,較2023年度分紅率提升近3個百分點。
這是滬農商行積極響應新“國九條”號召,提升投資者回報能力和水平的重要舉措。自上市以來,滬農商行已累計分紅146.59億元,為IPO募集資金總額的1.71倍。
大手筆分紅背后,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當下,滬農商行科技金融在持續優化,在為科技型企業發展提供更多助力的同時,也在為自身長遠發展打下更為深厚的基礎。

圖源:罐頭圖庫
01
上半年營收凈利雙增
不良貸款率低于1%
2024年上半年,滬農商行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實現雙增長。營業收入139.17億元,同比增長0.23%,其中非利息凈收入37.37億元,同比增長8.86%,在營業收入中占比26.85%,較上年同期上升2.13個百分點。
行業分析人士指出,在銀行業普遍面臨息差收窄的趨勢下,該行營收結構的優化有利于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力。盈利能力方面,滬農商行實現歸母凈利潤69.71億元,同比增長0.62%,保持穩中有升態勢。
截至6月末,滬農商行資產總額為1.45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51%;其中,貸款和墊款總額為7358.7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43%,負債總額1.33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44%,吸收存款本金為1.05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05%,規模實力穩步增長。
在資產質量方面,滬農商行表現保持良好。2024年中期,滬農商行不良貸款率為0.97%,與上年末持平,保持在1%以下的良好水平。
萬聯證券研報指出,滬農商行主要業務集中于上海地區,其中90%以上的貸款集中在上海地區。資產質量整體相對較好,不良率和關注率均較低。

圖源:罐頭圖庫
高撥備覆蓋率通常被視為銀行財務穩健的重要標志之一,能夠增強投資者對銀行未來發展的信心,有助于銀行股價的穩定和上漲。截至6月末,滬農商行撥備覆蓋率為372.42%,貸款撥備率為3.61%,保持行業較好水平,資產質量整體穩定。
基于穩健的財務表現,滬農商行于8月相繼收獲中信證券、中泰證券、湘財證券、國盛證券、萬聯證券等券商機構增持評級。
02
響應新“國九條”號召
上市三年現金分紅147億元
在保持盈利水平健康平穩的情況下,滬農商行積極響應政策,加大分紅力度。
今年4月,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新“國九條”),強調“強化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監管”。
為響應政策,今年以來,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民生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等近20家上市銀行均已透露2024年中期分紅的意向或者計劃。
長江證券認為,從投資回報的流動性角度上看,即使每年分紅金額不變,更高頻的分紅回報也會帶來高流動性價值和確定性更強的現金流。推動中期分紅也有利于投資者更穩定、長期持有紅利型銀行股。
作為上海地區唯一的一家農商行,基于自身穩健的經營情況,半年報中,滬農商行推出中期利潤分配方案,即以該行普通股總股本96.44億股為基數,每股派發現金股利0.239元(含稅),共計分配現金股利23.05億元,占合并報表中歸屬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的比率(即“現金分紅比例”)為33.07%。
事實上,滬農商行自上市以來一直保持較為穩定的分紅力度。2021年8月,滬農商行在A股上市。當年10月末,該行推出2021年前三季度分紅計劃,即每股派現0.26元,合計派現25.08億元,現金分紅比例為32.7%,這也是該行上市后首次計劃分紅。

圖源:罐頭圖庫
2021年全年,滬農商行共分紅54.01億元,現金分紅比例為55.69%。此后的2022年度至2023年度,滬農商行分紅推出每股派現0.342元、0.379元的利潤分配計劃,各期分別派現32.98億元、36.55億元,現金分紅比例分別為30.06%、30.1%,均超過30%。
自上市以來,滬農商行累計現金分紅146.59億元,為IPO募集資金總額的1.71倍,分紅率高達36.85%,股息率超過5.5%,在同業中處于較好的水平。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實行中期分紅是上市銀行落實新‘國九條’及證監會相關要求的具體措施。上市銀行增加分紅頻次,提高對投資者回報,有助于增強投資者信心、進一步穩定股價。”

圖源:罐頭圖庫
03
“科技金融”持續優化
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
上海市經濟規模位居全國直轄市首位,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位居全國直轄市首位。其雄厚的經濟基礎、合理的產業結構、蓬勃的市場活力和開放的社會文化,為地方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發展土壤。
隨著我國“加快行成新質生產力”的戰略任務在全國鋪開,當前,上海也正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并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進軍。
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科技創新,離不開金融的支持。今年上半年,滬農商行緊扣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要求,科技金融持續優化。截至上半年末,滬農商行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達1085.5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60.41億元,增幅 17.34%;科技型企業貸款客戶數3966 戶,較上年末增加691戶,增幅21.1%。規模與戶數均位列上海同業前列,已累計服務科技型企業近7500戶。
同時,今年上半年,滬農商行聚焦“(2+2)+(3+6)+(4+5)”現代化產業體系,圍繞臨港新片區、長三角G60 科創走廊、閔行大零號灣等重點產業聚集區,成立科技金融特色支行(二級),加大對郊區園區、先進制造業、戰略新興客群的金融支持力度,支持區域經濟轉型發展。截至上半年末,滬農商行郊區支行的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達到764.79 億元,占全部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的70.49%,戶數達到2947戶,占全部科技型企業貸款戶數的74.31%。

圖源:罐頭圖庫
“股份行差異化競爭的關鍵在于,結合自身在地理區位、股東和客戶資源、人才科技能力等方面的優勢,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利用自身機制靈活、市場化程度高等特點,在細分領域打造自身特色,逐步建立差異化優勢。”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李廣子指出。
具體到滬農商行,其主動融入區域經濟發展,扎實推進綜合金融,一直持續加強服務實體經濟力度。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當下,滬農商行貫徹“科創更前、科技更全、科研更先”的服務理念,將科技金融業務推進到發展新階段,實現快速增長,打造科技金融特色名片,加強賦能新質生產力,釋放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為未來長遠穩健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亦有望持續為投資者帶來更多回報。
猜你喜歡
這家700億市值農商行擬維穩,上市23個交易日便觸發穩定股價措施
9月22日晚間,滬農商行發布公告稱,公司股價已連續20個交易日低于每股凈資產8.9元/股,觸發穩定股價措施預案。滬農商行被罰740萬元,涉未按規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等“三宗罪”
9月8日消息,人民銀行上海總部日前公布的一則罰單顯示,滬農商行因未按照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規定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未按規定報送大額交易報告或者可疑交易報告,被罰款740萬元。